周肇义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喷雾塔内雾粒粒径对传质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研究了喷雾塔内的两相混合及雾粒粒径对传质行为的影响.建立了描述粒子群在塔内运动和传质规律的数学模型,这一模型既考虑了两相的返混,也考虑了粒径的影响,即所谓粒子群的向前混合.通过稳态浓度剖面法求解模型方程,得到了两相的返混准数Pe_x、Pe_y及粒子的真空传质系数K_(oco)用线性最小二乘法关联得到计算这些参数的经验方程.这些关联式可用于计算塔内的真实浓度剖面,并能适用于不同结构和尺寸的喷嘴.
- 周肇义龙军
- 关键词:喷雾塔传质
- 发酵液中添加物对气泡聚合的影响
- 1997年
- 详细叙述了发酵液中无机和有机物对气泡聚合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气泡聚合机理,实验表明:对不同的无机盐和有机物都存在一个使气泡聚合频率急速下降的过渡浓度区。
- 张红晶周肇义
- 关键词:发酵液添加物有机物
- φ350mm非均匀开孔率穿流塔板板效率的研究
- 在φ350mm非均匀开孔率流塔中进行了流体力学及传质试验。研究了非均匀开孔率穿流塔板(以下简称非均匀板)的传质系数,塔板效率与塔板结构参数,气液负荷等之间的关系。并将非均匀板与常用溢流式浮阀板和筛板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 蒋述曾洪犬章周肇义
- 关键词:塔板传质率流体力学淋降板板效率
- 全混模型的判据
- 讨论了在测定塔板传质系数时采用全混模型可能引起的误差,以及允许近似采用全混模型的数据。该文结果对其它连续操作的传质设备,如气泡塔,填料塔也同样适用。(本刊录)
- 周肇义于明
- 关键词:塔板传质率数学模型物料平衡衡算
- 射流搅拌发酵罐自由射流气泡区的气泡直径和气含率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研究了气速、清液层高度、混合器尺寸和倾斜角度等因素对射流搅拌发酵罐自由射流气泡区的气含率与气泡直径的影响。由理论分析及实验数据关联了气含率、气泡直径与气速、清液层高度、混合器尺寸和倾斜角度等之间的关系。关联式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 杨瑞周肇义蒋述曾
- 关键词:气含率气泡直径
- 筛板上气泡群的传质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采用不稳态解吸平均浓度法研究筛板上液相体积传质系数.该方法不需要测定复杂的混合参数,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实验是在直径为142mm的筛板塔内进行CO_2的解吸,研究了孔径、开孔率、空塔气速、清液高度和液体性质对液相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根据气泡直径分布密度函数,导出了气泡群传质模型,并用以关联实验结果,得到:(?)=3.64×10^(-2)(?)^(0.24)Fr^(-0.55)ε_g/(1-ε_g)(?)关联式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 杨建忠周肇义
- 关键词:筛板塔传质
- 发酵液中添加物对氧传质系数的影响被引量:1
- 1993年
- 研究了发酵液中各种添加物质对液相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对不稳态解吸平均浓度法测定传质系数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修正,并从理论分析推导出传质系数的关联式.实验表明,大分子碳源、氮源能降低液相体积传质系数.尿素和离子强度低于0.02kmol/m^3的无机盐溶液对传质系数无影响,离子强度高于0.02kmol/m^3的无机盐和葡萄糖溶液能提高传质系数.根据各物质对传质系数的不同影响,分别确定出关联式中的各个参数.模型关联式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 张晖周肇义
- 关键词:发酵液传质系数鼓泡塔
- 溶剂萃取柠檬酸的传质研究
- 1998年
- 研究了用三辛胺溶剂分别从纯溶液和发酵液中萃取柠檬酸过程的传质规律与液滴粒径、无因次柱高及有机相配比对传质系数的影响.建立了液滴自由上升阶段的传质模型,并用以关联实验结果.
- 赵果鲜周肇义
- 关键词:柠檬酸萃取传质模型传质系数
- 喷雾塔内的传质被引量:2
- 1989年
- 在直径为0.4m、高3m的实验塔中,采用NH_3-H_2O系统,以外混二流式喷嘴作雾化器,研究喷雾塔内的传质(?)在单个液滴传质方程式的基础上,结合喷雾塔内液滴群的运动特点,导出喷雾塔内液滴群的体积传质系数与持液量、索特尔平均直径及两相相对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数据的拟合,获得关联式:Kya=2.320×10^(-4)×HLdvs^(-1.2152)Z^(-0.7778)[Ud/HL-Uc/(1-HL)]^(0.7848)。该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十分吻合。
- 洪大章龙军蒋述曾周肇义
- 关键词:喷雾塔传质
- 发酵液中添加物对气含率的影响被引量:1
- 1995年
- 气含率是决定气液接触面积和传质系数的重要因素。也是表示气液两相流体力学特征的重要参数。发酵液中添加物对气含率的影响,过去虽有一些研究,但范围非常狭窄,仅局限于部分无机或有机小分子添加物,与实际发酵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对天然营养物质的影响尚未有研究。同时由于气含率对物性的高度敏感性,使现有的气含率关联式已不能适用于发酵液中的所有添加物。Shah则建议,鉴于气含率容易测量,根据某一特定体系进行的小试结果将比任何已知关联式所预测的要好。本文研究发酵过程中常用添加物对气含率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推导得出气含率的关联式,对研究发酵液中不同组分与氧传递速率的关系以及前文中氧传质系数的计算均有重要意义。
- 张晖周肇义
- 关键词:发酵学发酵液添加物气含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