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艳云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淮安市淮阴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颈动脉
  • 3篇急性
  • 2篇动脉狭窄
  • 2篇卒中
  • 2篇疗效
  • 2篇脑卒中
  • 2篇颈动脉狭窄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解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中层...
  • 1篇动脉支架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干预治疗

机构

  • 7篇淮安市淮阴医...

作者

  • 7篇吴艳云
  • 3篇田臻
  • 3篇杨扬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临床医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复方甘露醇、甘油果糖、β-七叶皂甙钠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高颅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复方甘露醇、甘油果糖、β-七叶皂甙钠联合治疗脑出血高颅压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出血颅内压增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根据病情轻重采用复方甘露醇、甘油果糖、β-七叶皂甙钠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用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好转率为91%,高于对照组77%的好转率(P
吴艳云石广莲
关键词:复方甘露醇甘油果糖Β-七叶皂甙钠高颅压脑出血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诊断为AD的65例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的采集,并通过精神状态量表对患者的认知状态进行评估,并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进行左右颈动脉的高分辨率B超检查,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调整混合效应回归分析以评估颈动脉IMT和其他协变量对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结果:颈动脉IMT与AD评估量表-认知亚量表(ADAS-cog)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数字符号(DS)这2种测试评分显著相关(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IMT值越高,神经心理学测验分数的下降幅度越大。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进展的预测因子,提示早期发现和治疗血管危险因素可预防或延缓AD的进展。
吴艳云杨扬田臻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神经心理学
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7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组、多虑平联合心理干预组和心理干预组,每组24例,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N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组在治疗2周内见效(P<0.05),4~6周疗效更加显著,且优于其他两组。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见效快、疗效好,可以促进患者最大程度康复。
吴艳云石广莲
关键词:抑郁症黛力新心理干预脑卒中
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淮阴医院治疗的9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治疗组50例,应用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48例,仅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吴艳云石广莲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压氧前列地尔眩晕
依达拉奉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科疾病,致死、致残率较高,目前治疗的关键在于溶栓、抗凝、改善微循环等,但由于溶栓治疗时间窗要求严格,且副作用较多,故联合使用神经保护剂显得尤为重要。
吴艳云石广莲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蛋白水解物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脑卒中组,依据是否并发脑心综合征分为单纯组(n=64例)和脑心组(n=36例),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人员5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所有人员颈动脉狭窄、左心功能[左心室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发生率为(28.12±6.54)%、56.00%。脑卒中组LAD、LVEDD明显高于健康组,脑卒中组LVEF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脑心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发生率、LAD、LVEDD明显高于单纯组,脑心组LVEF明显低于单纯组(P<0.05);重度脑卒中患者的LAD、LVEDD明显高于轻度脑卒中患者,重度脑卒中患者的LVEF明显低于轻度脑卒中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LAD、LVEDD呈正相关(r=0.615,0.623,P<0.05),但与LVEF呈负相关(r=-0.618,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有关,检测颈动脉狭窄程度可作为评估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重要参考指标。
吴艳云杨扬田臻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急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与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近期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神经内科行CAS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68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病变处动脉狭窄程度,记录手术成功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狭窄处颈动脉血流参数水平;应用凝血仪测定血浆中凝血指标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术后3d,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病变部位动脉狭窄程度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手术成功率达100%。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颈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水平低于术前,搏动指数(PI)水平高于术前(均P<0.05)。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显著缩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CAS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效果确切,但可引起患者术后早期出现高凝状态及炎症反应。
田臻杨扬吴艳云
关键词:颅外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凝血功能炎症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