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维霞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胰腺癌细胞株PANC-1和50例胰腺癌组织中CTGF的表达。采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CTGF转染PANC-1细胞使CTGF高表达,以RNA干扰方法使CTGF表达缺失,分别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MT)法、划痕实验、体外侵袭实验观察PANC-1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均显示,CTGF在PANC-1细胞及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CTGF转染后,CTGF转染组PANC-1细胞比空载体对照组增殖能力和修补划痕能力明显增强,200倍显微镜视野下的穿膜细胞数为34个,比空载体对照组(11个)明显增多。干扰CTGF后,siCTGF转染组细胞比空载体对照组增殖能力和修补划痕能力明显降低,200倍显微镜视野下的穿膜细胞数为6个,比空载体对照组(15个)明显减少。结论CTGF在胰腺癌中高表达,其表达的高低对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有显著影响。
- 白玉春康权罗庆吴道奇叶维霞林雪梅赵涌
-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胰腺肿瘤PANC-1细胞细胞增殖肿瘤转移
- miR-206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Cdc42蛋白表达及其对细胞骨架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miR-206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Cdc42表达的调控及对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miR-206进入MDA-MB-231细胞,48h后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乳腺癌细胞Cdc42、MMP-2和MMP-9蛋白质表达。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丝状伪足的改变,进一步用侵袭迁移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侵袭力和迁移力的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检测Cdc42、MMP-2和MMP-9在转染前后的表达结果,其条带灰度值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细胞免疫荧光计数每个细胞平均丝状伪足数,空白对照组为(14.99±5.53),表皮生长因子(EGF)组为(23.59±3.92),miR-206转染组为(9.45±3.59),miR-206+EGF组为(11.77±2.85)。与空白对照组和EGF组比较,miR-206转染组或miR-206+EGF组细胞丝状伪足明显减少(P<0.05)。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小室膜下的细胞数量空白对照组为(311.7±23.5),miR-206转染组为(65.0±13.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迁移实验结果显示,小室膜下的细胞数量空白对照组为(793.0±76.3),而miR-206转染组为(415.3±2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iR-206能抑制MDA-MB-231细胞Cdc42的表达和细胞丝状伪足的形成,并且能抑制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 刘浩曹友德叶维霞孙阳阳
- 关键词:乳腺肿瘤CDC42
- 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脂质体介导pNogo-R shRNA转染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介导pGPU6//Neo质粒转染大鼠NSCs的最优参数。
方法:以一定能量的超声介导质粒转染大鼠NSCs,分为:空白组、pGPU6//Neo质粒组、pGPU6//Neo质粒+微泡组、pGPU6...
- 叶维霞
- 关键词:超声微泡造影剂NSCS超声微泡造影剂脂质体NSCS
- 文献传递
- shRNA沉默EIF4E基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VEGF-C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shRNA沉默EIF4E基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EIF4E及VEGF-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针对EIF4E的三种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分别是siRNA1、siRNA2、siRNA3,筛选沉默最有效的siRNA,据此设计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寡核苷酸链,与真核表达载体pGPU6/GFP/Neo克隆连接,构建pGPU6/GFP/Neo-EIF4E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后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染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EIF4E及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显示siRNA1、siRNA2、siRNA3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EIF4E基因表达均有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脂质体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尤以siRNA3抑制率最高达71.2%。利用针对siRNA3合成的shRNA与质粒载体pGPU6/GFP/Neo克隆连接构建的重组质粒pGPU6/GFP/Neo-EIF4E,酶切鉴定表明构建成功,并稳定转染MDA-MB-231细胞,平均转染效率为80%。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稳定转染重组质粒后MDA-MB-231细胞EIF4E及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抑制率分别为79.00%、67.90%(EIF4E)和77.01%、62.94%(VEGF-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显示重组质粒组EIF4E及VEGF-C蛋白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靶向EIF4E的shRNA不仅能有效沉默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EIF4E的表达,且能抑制VEGF-C的表达,提示EIF4E可能参与诱导乳腺癌细胞VEGF-C的表达,而EIF4E-shRNA可能成为抑制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 孙阳阳曹友德刘浩叶维霞
- 关键词:MDA-MB-231细胞小干扰RNA
- siRNA下调EIF4E基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应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 EIF 4E )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EIF 4E 基因的siRNA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法将表达质粒pGPU6/GFP/Neo-EIF4E转染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转染EIF4E siRNA后, 对MDA-MB-231细胞中EIF4E及cyclin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影响;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FCM检测MDA-MB-231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率及细胞周期。结果:成功构建EIF4E siRNA表达质粒。RT-PCR、Western 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中EIF4E及cyclinD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 <0.05)。转染EIF4E siRNA组细胞生长缓慢,集落形成数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和转染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M检测结果显示,EIF4E siRNA转染组G1期细胞所占百分比为(71.30±0.47)%, 较空白对照组的( 53.10±0.43)%明显增加,而S期细胞所占百分比为(12.53±0.13)%,较空白对照组的(26.47±0.38)%明显减少(P<0.05)。结论:EIF4E siRNA可显著下调EIF4E基因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乳腺癌的靶点之一。
- 孙阳阳曹友德叶维霞磨娜
- 关键词:乳腺肿瘤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