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伟

作品数:18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康复
  • 4篇脑瘫
  • 3篇脑瘫高危儿
  • 3篇脑性
  • 3篇脑性瘫
  • 3篇脑性瘫痪
  • 3篇康复治疗
  • 3篇高危
  • 3篇高危儿
  • 2篇早期康复
  • 2篇早期康复治疗
  • 2篇小儿
  • 2篇疗效
  • 2篇痉挛
  • 2篇高压氧
  • 1篇大运
  • 1篇电刺激
  • 1篇毒性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缺氧

机构

  • 13篇贵阳市妇幼保...

作者

  • 13篇刘丽伟
  • 6篇李馨
  • 2篇钟小蓓
  • 2篇胡璐
  • 2篇石宇
  • 2篇夏开德
  • 1篇袁艺
  • 1篇袁艺
  • 1篇陈丽
  • 1篇李广萍
  • 1篇黄津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贵州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国际感染病学...
  • 1篇2007年贵...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智力水平对康复治疗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研究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智力水平对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124例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依据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儿心量表)将患儿的智力水平分级,比较各级智力水平的康复效果。结果智力(正常)水平组的总有效率为92.30%(12/13),智力边缘状态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40/44),轻度智力低下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21/27),(中度)智力低下水平组的总有效率为60.00%(24/40),各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智力水平对康复治疗效果有影响,智力水平偏高的康复效果好。
孔艳英刘丽伟李馨
关键词:痉挛性脑性瘫痪智力水平康复疗效
不同神经发育学评估方法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随访或后遗症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神经发育学评估方法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随访或者后遗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贵阳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50例。采取Vojta姿势反射与52项神经运动检查以及Gesell发育检查量表进行评估,研究组依据神经发育评估的结果实施Vojta姿势反射和Bobath法肢体功能训练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育儿指导,观察两组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6个月龄、12个月龄Vojta姿势反射、52项神经运动异常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6个月龄和12个月龄Gesell发育检查量中的5项DQ评分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应用Vojta姿势反射与52项神经运动检查以及Gesell发育检查量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随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并通过尽早的干预,从而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孔艳英刘丽伟李馨陈姝姝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发育
一例无创产前检测18-三体综合征假阴性病例分析
<正>目的:分析1例无创产前检测结果为假阴性的病例,强化NIPT在临床应用中局限性的认识。方法:采用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BoBs检测方法检测患儿外周血,回顾患儿母亲孕检情况。结果:患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7,XY,+1...
汤贤英刘丽伟夏开德李文俶李广萍
关键词:三体综合征假阴性病例分析
文献传递
高压氧合并功能训练对小儿病毒性脑炎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肢体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0例出现肢体运动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高压氧并用康复功能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康复功能训练,采用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GMFM...
刘丽伟
关键词:高压氧小儿病毒性脑炎肢体运动障碍康复功能训练
Bo Bs技术在智力障碍遗传学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探讨BoBs技术在智力障碍遗传学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BoBs技术对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就诊我科门诊的200例智力障碍患儿进行外周血检测。结果异常检出率为14.5%,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率6%;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检出率7.5%;微重复检出率1%。结论智力障碍是儿童康复科常见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研究显示染色体微缺失是遗传性病因之一。BoBs技术是唯一同时进行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和9种常见微缺失综合征的检测方法,可进行遗传学病因诊断,还具有指导康复治疗、遗传咨询及优生优育的重要意义。
刘丽伟汤贤英夏梓红夏开德石宇孔艳英李馨李玉权
关键词:智力障碍遗传学病因
小儿脑性瘫痪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脑性瘫痪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的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我们现收集我院238例脑瘫患儿的资料 ,对常见的并发症进行分析 ,为临床干预、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
李馨刘丽伟黄津石宇
关键词:脑性瘫痪并发症
脑瘫高危儿早期康复治疗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为探讨脑瘫高危儿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高危儿满月后即开始定期随访,常规指导家长喂养、护理知识,重点指导家庭视、听、触、婴儿抚触、婴儿肢体活动等训练,如果出现运动发育落后、异常姿势、神经检查异常、肌张力异常、或复查头颅CT异常等情况时即予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功能训练、物理治疗(电治疗)、药物治疗,必要时作认知功能训练及针灸治疗。以12月龄儿心量表检查结果判断疗效。结果:儿心量表检查结果显示异常、偏低、正常的比率分别为7.69%、3.85%、88.46%,足月HIE组、早产组异常发生率、总DQ、五个能区的DQ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全面促进脑瘫高危儿神经精神发育,有效降低脑瘫、智力低下的发生。
夏梓红刘丽伟徐和秀胡璐袁艺钟小蓓
关键词:脑瘫高危儿早期康复治疗
一种攀爬训练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攀爬训练器,涉及儿童康复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攀爬定位结构,攀爬定位结构用于搭载装置整体。本发明通过上肢配调攀爬带动结构和下肢配调攀爬带动的配合,进而便于通过不同的启停顺序,使得四肢处于不同运动的运动轨迹,...
韩璐刘丽伟尹黎敏
功能性电刺激对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对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在该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及观察组(15例),两组均进行运动训练、物理疗法和家庭训练等共14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前8周进行步行训练,30 min/d,每周5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前8周应用FES对双下肢腓总神经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同时进行步行训练30 min/d,每周5天。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和14周后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腓肠肌痉挛程度评分(MAS),踝关节主动背屈运动度(AROM)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的D区(站立)、E区(走跑跳)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儿的腓肠肌痉挛程度降低,GMFM-88的D区和E区评分提高,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AROM均增加,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周后,两组患儿腓肠肌痉挛程度降低,AROM增加,GMFM的D区和E区评分提高,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和14周后,观察组的双下肢腓肠肌痉挛程度、AROM以及GMFM的D区和E区评分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S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可有效缓解痉挛型双瘫型脑瘫患儿的腓肠肌痉挛程度,增大踝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患儿站立和走跑跳运动功能。
孔艳英刘丽伟李馨陈姝姝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痉挛型双瘫脑瘫下肢功能
82例脑瘫高危儿家庭复原力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脑瘫高危儿家庭复原力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年1~12月诊断为脑瘫高危儿现在接受康复治疗的82例患儿,行家庭复原力量表评分,并用自制问卷收集患儿性别、类型、脑损伤程度、康复治疗时间、主要照顾者类型、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工作状况、治疗费用报销的方式。先对上述因素与患儿家庭复原力的关系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对P<0.05的因素行Logistics多因素回归。结果本组患儿家庭复原力量表得分135~227(182.13±18.85)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损伤程度、康复治疗时间、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工作状况、治疗费用报销的方式均与患儿家庭复原力有关(P均<0.05)。将P<0.05的因素纳入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损伤程度、康复治疗时间、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工作状况、治疗费用报销的方式均是患儿家庭复原力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脑瘫高危儿脑损伤程度、康复治疗时间、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工作状况以及治疗费用报销方式是家庭复原力的影响因素。
孔艳英刘丽伟陈丽
关键词:脑瘫高危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