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
- 作品数:10 被引量:7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无痛病房(GPM ward)项目对中国癌症病人的影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验
- 目的:为提高癌痛处理能力,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发起了无痛病房(Good Pain Management ward,GPM ward)项目,此项目随后被中国卫生部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目...
- 杨云鹏马宇翔黄岩张力
- 关键词:恶性肿瘤癌痛控制
- 文献传递
- 5-氟尿嘧啶相关酶在鼻咽癌的表达及与疗效和毒性相关性研究,探讨鼻咽癌5-FU个体化治疗模式
- 背景:鼻咽癌(NPC)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5-氟尿嘧啶(5-FU)联合顺铂是其常用的化疗方案。本研究目的是检测鼻咽癌胸苷酸合成酶(TS)、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的表达,探索与化疗疗效和毒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
- 马宇翔赵洪云黄岩赵媛媛杨云鹏方文峰张力
- 关键词:鼻咽癌5-氟尿嘧啶胸苷酸合成酶二氢嘧啶脱氢酶
- 文献传递
- 5-氟尿嘧啶相关酶在鼻咽癌的表达及与疗效和毒性相关性研究,探讨鼻咽癌5-FU个体化治疗模式
- 背景:鼻咽癌(NPC)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5-氟尿嘧啶(5-FU)联合顺铂是其常用的化疗方案.本研究目的是检测鼻咽癌胸苷酸合成酶(TS)、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的表达,探索与化疗疗效和毒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
- 马宇翔赵洪云黄岩赵媛媛杨云鹏方文峰张力
- 关键词:鼻咽癌5-氟尿嘧啶胸苷酸合成酶二氢嘧啶脱氢酶
- 2020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被引量:53
- 2020年
- 截至2020年3月,共4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中国获批肺癌适应证,同时多种国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正在申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适应证。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国医生的临床实践,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简称本指南)及时进行了更新,本文对本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解读。关于影像与分期诊断,美国国家肺筛查试验[1]结果显示,与胸部X线片比较,经低剂量螺旋CT筛查出的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肺癌相关病死率降低了20%,因此,对于高危人群推荐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不建议采用胸部X线片进行筛查。影像分期新增“颈部/锁骨上淋巴结B超或CT”作为Ⅰ级推荐,获取组织或细胞学技术新增“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作为Ⅱ级推荐。多项研究(KEYNOTE-024[2]、KEYNOTE-042[3]、IMpower-110[4])结果显示,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疗效呈正相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的研究(KEYNOTE-189[5]、KEYNOTE-407[6])结果表明,PD-L1表达的检测会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将PD-L1的检测上调为Ⅰ级推荐。需要强调的是,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应不同的PD-L1免疫组化平台和抗体,PD-L1阳性的定义存在差异,临床判读和研究数据的解读需谨慎。对于治疗的更新主要分为靶向治疗的更新和免疫治疗的更新,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 黄岩张力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 晚期实体瘤合并糖尿病用含紫杉类方案化疗期间的血糖观察及处理
- 目的:观察晚期实体瘤合并糖尿病病人用含紫杉类药物方案化疗期间的血糖变化,探讨化疗期间血糖控制的特殊性及个体化治疗。方法:2003—2006年间我们收治入院的 20例化疗前确诊合并糖尿病的晚期实体瘤病人,化疗方案均包括紫杉...
- 刘俊玲吴海鹰戴文清黄岩黄蕾段海波
- 关键词:晚期实体瘤糖尿病紫杉类药物地塞米松
- 文献传递
- 根据患者个体药代动力学或体表面积进行多西他赛给药及剂量调整的随机、对照研究
- 杨云鹏马宇翔黄岩方文峰赵媛媛张力
- 吗啡止痛,等于吸毒?
- 2024年
- 各种止痛药里,吗啡最不受欢迎。皆因它有一身“黑历史”。想当年,鸦片泛滥,烟鬼遍地,个个瘦得像麻秆儿。“东亚病夫”之辱,挥之不去。从鸦片中提取出来的吗啡,也成了洪水猛兽。外国人没有这种心理阴影。2008年,发达国家的医用吗啡人均消耗量是31.31毫克,我国则是0.64毫克,赶不上人家的零头。
- 凌茜雯黄岩
- 关键词:心理阴影吗啡止痛药消耗量
- 使用云技术对化疗前晚期肺癌患者症状负荷及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研究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化疗前晚期肺癌患者的疾病相关症状负担和生活质量(QOL).方法:临床分期Ⅲ/Ⅳ期肺癌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入组患者分布全国范围内16个省.评价工具为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系统-肺癌量表,实现方法为基于云技术...
- 马宇翔杨云鹏黄岩张力
- 关键词:晚期肺癌生活质量
- 文献传递
- 阿帕替尼联合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EGFR基因突变型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Ⅰ期临床研究
- 赵洪云张仲翰李苏方文峰马宇翔张阳杨云鹏罗繁黄岩张力
- 晚期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的成本效益分析被引量:18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靶向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均被推荐用于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在晚期NSCLC的疗效和生存获益,以及治疗成本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保内的66例EGFR突变型的NSCLC患者。观察疗效和记录不良反应,定期随访生存预后,并追踪治疗费用。结果总共66例可评估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5.0个月。其中吉非替尼49例,厄洛替尼17例,PFS分别为17.5个月和13.0个月(P=0.459)。皮疹发生率吉非替尼组为62.3%(31/49),厄洛替尼组为94.1%(16/17)。成本-效益比率(cost-effectiveness ratio,CER)吉非替尼组为3,027元/月,厄洛替尼组为6,800元/月,增量成本-效益比率(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A)厄洛替尼为吉非替尼的2.25倍。结论 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治疗,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有相似的疗效和生存获益,前者不良反应可能较为轻微。广州医保下,吉非替尼成本-效益比率稍优。
- 马宇翔黄岩赵洪云刘俊玲陈丽昆吴海鹰周宁宁
- 关键词:吉非替尼厄洛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