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琳

作品数:28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全球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艾滋病
  • 7篇病毒
  • 6篇性行为
  • 5篇男男性行为
  • 5篇抗病毒
  • 5篇HIV/AI...
  • 4篇行为者
  • 4篇男男性行为者
  • 4篇抗病毒治疗
  • 4篇病毒治疗
  • 3篇疫情
  • 3篇影响因素
  • 3篇艾滋病病毒
  • 3篇病例
  • 2篇性传播
  • 2篇突变
  • 2篇耐药
  • 2篇艾滋病抗病毒...
  • 2篇艾滋病流行
  • 2篇HIV

机构

  • 23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张家口市疾病...
  • 1篇石家庄市疾病...

作者

  • 23篇马琳
  • 17篇王伟
  • 12篇张亚丽
  • 10篇张玉琪
  • 10篇路新利
  • 9篇王校丰
  • 9篇白广义
  • 7篇李岩
  • 6篇赵宏儒
  • 6篇王莹莹
  • 4篇梁良
  • 3篇李保军
  • 2篇师鉴
  • 2篇董辉
  • 2篇李琦
  • 2篇韩旭
  • 2篇崔红霞
  • 2篇陈素良
  • 2篇赵俊琴
  • 2篇孙印旗

传媒

  • 4篇河北医药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省1989-2013年HIV/AIDS死亡与HAART关系的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了解河北省HIV/AIDS的HAART效果.方法 以1989-2013年全省报告的4 148例HIV/AIDS进行研究,对发现的HIWAIDS定期随访、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登记死亡.自2003年开始,对符合HAART条件的HIV/AIDS实施免费治疗.观察截止日期为2013年12月31日.结果 4 148例HIV/AIDS,观察12 451.48人年,全死因死亡968例,死亡密度7.77/100人年,其中接受HAART者死亡密度为2.87/100人年,未接受HAART者死亡密度为16.58/100人年,后者是前者的5.77倍.对1 894例AIDS,自发病之日至观察截止日,观察4 774.48人年,全死因死亡581例,死亡密度121.69/100人年,其中参加HAART者死亡密度4.77/100人年,未参加HAART者死亡密度125.92/100人年.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mm^3组的死亡密度由不接受HAART治疗的22.9/100人年降至接受HAART治疗的5.3/100人年.通过年度分析发现,随着HIV/AIDS人群HAART覆盖率逐年提高,人群的全死因死亡率逐年下降.HIV人群HAART覆盖率提高,可降低未参加HAART的HIV感染者的死亡率.结论 进一步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可有效减少HIV/AIDS的死亡.
陈素良马琳路新利李岩王伟王莹莹赵翠英张玉琪赵宏儒
关键词:死亡率
2016—2022年河北省新报告HIV/AIDS晚发现情况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16—2022年河北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晚发现情况,了解全省HIV/AIDS晚发现比例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获得2016—2022年河北省新报告HIV/AIDS数据库,按晚发现定义识别相关病例。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晚发现比例变化趋势,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晚发现影响因素。结果2016—2022年河北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数为14689,晚发现比例为33.1%。各年度晚发现比例呈上升趋势(χ^(2)=69.826,P<0.001)。不同城市晚发现比例不同。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农民、检测咨询、医疗机构及其他来源、越高年龄组HIV/AIDS病例晚发现率更高,与家政、家务及待业人群相比,农民OR值(95%CI)为1.154(1.021~1.303);与羁押人群相比,检测咨询与、医疗机构、其他来源的OR值(95%CI)分别为1.909(1.236~2.949)、3.205(2.08~4.938)和1.808(1.136~2.875);与0~19岁组相比,各年龄组OR值(95%CI)分别为1.945(1.469~2.577)、3.279(2.458~4.375)、3.996(2.97~5.377)、5.223(3.87~7.05)和5.202(3.814~7.095)。结论2016—2022年河北省新报告HIV/AIDS晚发现比例逐年上升,地区差异大。职业、样本来源、年龄是晚发现的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手段,提高早发现能力。
吴小雪马琳张亚丽王校丰王敬丘李保军张玉琪路新利
关键词:HIV/AIDS影响因素
经血传播HIV/AIDS病人夫妻间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5年
目的了解经血传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夫妻间传播的危险因素,以指导河北省预防HIV传播工作的开展。方法对河北省1995年前后发生的单采血浆感染和输血感染的已婚HIV/AIDS病人的配偶进行观察,采集血标本检测HIV感染情况,调查相关危险因素,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来自全省的输血和有偿供血感染的HIV/AIDS病人共268例,夫妻累积传播概率为19.0%(51人),传播频率为1.7/100人年。丈夫比妻子更容易将HIV传给对方(χ2=4.025,P=0.0045)。输血感染者比单采血浆感染者更容易将HIV传给配偶(χ2=4.382,P=0.0036),1990-2007年结婚者比早些时候结婚者更容易传播(χ2=4.337,P=0.037)。单因素分析中发现,配偶不知道对方感染HIV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感染HIV(χ2=4.091,P=0.043)。结论性别、感染方式、结婚时机和知情状况影响夫妻HIV传播效率,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控制夫妻间HIV传播。
陈素良梁良白广义王伟王校丰路新利苗香芬马琳李保军张玉琪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经血传播夫妻间传播
2010-2019年河北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分析河北省2010-2019年艾滋病(AIDS)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河北省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个案信息,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对报告HIV/AIDS患者的流行概况、地区分布、传播途径及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9年,河北省新报告HIV/AIDS 14 819例,报告发病率从2010年的0.53/10万上升到2019年的3.30/10万。报告死亡病例1 854例,病死率由2010年的6.24%下降至2019年的1.89%。报告病例前5的市分别为石家庄、保定、唐山、沧州、廊坊。新报告病例数超过100例的县区有43个。男女性别比为9.1∶1。发现时平均年龄为(37.27±13.60)岁。20~49岁报告病例占76.2%。同性传播占64.2%,异性传播占32.7%。异性传播男性病例中婚内传播占3.5%,异性传播女性病例中婚内传播占42.1%。患者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38.9%,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47.2%。报告病例主要来自医疗机构占45.1%。结论河北省AIDS病例呈逐年增加趋势,同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应重点关注50岁以上中老年人口AIDS问题和男性病例家庭内传播。进一步加强AIDS健康宣教和检测力度,有效地遏制疫情蔓延。
王伟马琳吴小雪张亚丽王校丰路新利梁良张玉琪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分析
2015—2019年河北省HIV-1新发感染因素与基因亚型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了解河北省哨点监测人群中HIV-1感染趋势、新发感染因素和病毒基因分型。方法 使用趋势卡方检验分析2015—2019年哨点HIV-1阳性病例发展趋势;通过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试验和in-house法分别进行HIV-1新发感染检测和基因型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1新发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2015—2019年间在24岁以下(P=0.047)、检测咨询(P<0.001)和专题调查(P<0.001)中的阳性病例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MSM人群HIV-1新发感染率从2015年的4.2%上升到2017年的5.7%,后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到2019年下降到3.0%。MSM人群新发感染在25~49岁年龄段(P=0.017)、样本来源为专题调查(P=0.008)的人口社会学特征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哨点MSM人群中流行着10种基因亚型毒株,占比最高的为CRF01_AE 51.07%(335/656),其次是CRF07_BC 33.23%(218/656)、B 9.76%(64/656)、URFs 2.59%(17/656)、CRF55_01B 1.68%(11/656)、CRF08_BC 1.07%(7/656)、CRF65_cpx 0.15%(1/656)、CRF68_01B 0.15%(1/656)、CRF85_BC 0.15%(1/656)和C 0.15%(1/656)。5年间既往感染和新发感染CRF01_AE毒株(P=0.030)和CRF07_BC毒株(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亚型毒株(P=0.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河北省MSM人群中HIV-1感染者的病毒基因亚型多样化,青壮年和检测咨询人群发生新感染的风险较高,建议重点加强此类人群的监测。
路新利王莹莹王莹莹李岩李岩马琳马琳王伟张玉琪
关键词:HIV-1男男性行为人群基因亚型
TOPSIS法在河北省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传播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河北省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传播风险进行评价。方法应用专家德尔菲法设立评价指标,应用TOPSIS法对2013至2015年河北省5个地区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传播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应用TOPSIS法,对5个地区男男性行为者3年间艾滋病传播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传播风险较高的地区为D、C,传播风险较低的地区为B、E(英文为地区代码)。结论 TOPSIS法简单、客观,可以用于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传播风险评价,以便对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王伟白广义马琳张亚丽左贵锋崔红霞李岩王莹莹
关键词:艾滋病男男性行为者
2011—2020年河北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了解河北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提高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针对性。方法利用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收集河北省2011—2020年报告的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病例的性别、年龄、传播途径、样本来源、首次CD4+细胞水平等信息,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20年河北省共报告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病例739例,其中98.8%为男性,69.9%的病例年龄集中在19~22岁。病例主要分布在石家庄、保定、唐山。性传播占99.0%,其中同性传播占91.6%。有724例病例进行了CD4+细胞水平检测,65.1%的病例首次CD4+细胞计数在500个/μl以下,8.0%的病例被发现时已进入艾滋病期。52.8%的病例是通过检测咨询被发现,女性病例主要通过医疗机构被发现,8.6%的男性病例通过无偿献血被发现。结论2011—2020年河北省报告青年学生病例数不断增加,应提高青年学生自我保护和主动检测意识,提供更多的免费咨询和检测机会,试点青年学生群体快速检测和匿名检测。
王伟张亚丽马琳吴小雪王校丰梁良路新利张玉琪
关键词:艾滋病
河北省不同HIV-1亚型间耐药基因突变差异研究
赵宏儒路新利陈志强白广义马琳张玉琪李岩王莹莹
利用艾滋病病毒1型(HIV-1)耐药性基因型检测法,在HIV-1B、CRF01_AE、CRF07_BC等不同亚型感染者中监测HIV-1耐药性病毒株,掌握河北省HIV-1感染者在利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前后的耐药突变情况及其这些...
关键词: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蛋白酶抑制剂抗病毒药物治疗
河北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男男性行为者CD4^+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河北省2004-2016年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男男性行为者CD4^+T淋巴细胞动态变化情况,为评估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治疗效果和治疗现状提供依据。方法将现住址为河北省、年龄≥15岁、符合并接受免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纳入本研究,收集随访和检测记录,采用方差分析、趋势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6年5月31日,河北省共有3 091名15岁以上MSM接受HAART。平均初始治疗年龄为(35.82±12.19)岁,初始治疗年龄集中在21~30岁组(36.8%)和31~40岁组(25.0%)。平均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40.10±178.21)个/mm^3。随治疗时间的延长,MSM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总体不断增加。计数增加量最多的在治疗3个月以内。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350个/mm^3以上者呈线性增加趋势。结论河北省目前针对MSM所采用的免费HAART策略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需关注治疗前期,特别是治疗的前3个月,加大治疗早期的监测和检测力度,针对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用药,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张亚丽王伟吴小雪马琳王校丰李岩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男男性行为者CD4^+T淋巴细胞
河北省部分医疗机构丙肝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病例报告情况调查
2023年
目的了解河北省部分医疗机构丙肝实验室检测能力及病例报告存在的问题,提高数据质量。方法对河北省内部分医疗机构丙肝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调查,收集该机构2020年第二季度的丙肝病例资料,与现行报告标准进行核对,评价丙肝病例报告情况。结果共调查158家医院,具备丙肝抗体检测能力的医院占100.0%,具备丙肝核酸检测能力的医院占22.2%,委托外单位开展核酸检测的医院占63.3%,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病例正确率为30.0%,小于1.5岁儿童病例正确率为0.0%,确诊病例正确率为62.5%,不同级别医院确诊病例报告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医疗机构上报的正确率最高,与外送进行检测及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疗机构HCV-RNA阳性病例网络上报率均为100.0%,正确率为95.8%,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8.6%的HCV-RNA阳性病例及时网报,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院及时率高于需要外送标本的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送标本的医院中二级医院及时性高于三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地区确诊病例报告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河北省丙肝核酸检测能力较弱,基层人员病例报告正确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丙肝核酸实验室能力建设和基层医护人员培训,建立丙肝病例报告质量定期核查机制,提高丙肝诊断及病例报告质量。
马琳张亚丽吴小雪王伟王敬丘王校丰张玉琪路新利
关键词:丙型肝炎核酸检测病例报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