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1+1”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健康管理效果评价研究被引量:11
- 2022年
- 慢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房颤总患病率为0.77%,在≥80岁人群中更是高达7.5%[1]。Framingham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有很高的致残致死率[2]。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患病率较非心房颤动患者升高约5倍,占卒中诱因的20%以上。胡大一等[3]对中国患有心房颤动的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住院患者心房颤动的脑卒中患病率达24.8%,且随着年龄增加仍有上升趋势。
- 臧梦芳张庆勇高雷陆军
-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非瓣膜性房颤心房颤动
- 吴茱萸贴敷太冲穴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茱萸贴敷双侧太冲穴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8例和对照组135例。治疗组在原降压治疗基础上,辅以自制吴茱萸贴于晚间敷贴双侧太冲穴,持续8~10 h,每2日1次;对照组维持原治疗方案,两组均观察4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SBP)从(140.6±11.2)mmHg下降至(136.9±10.4)mmHg(P<0.05);DBP从(88.2±9.4)mmHg下降至(86.8±8.0)mmHg(P<0.05)。治疗组SDS和SAS评分也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SBP和DBP以及SDS和SA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辅以吴茱萸敷贴双侧太冲穴,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SBP和DBP,且操作简单易行,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姬文慧华宇陆军金辉华方宁远王占成
- 关键词:高血压穴位贴敷太冲穴
- 72h Holter应用于上海市城乡结合区、城区老人房颤的筛查
- 2025年
- 目的研究72h Holter对社区老年人群心房颤动(房颤)检出率。方法选取上海市城乡结合区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城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65岁至85岁居民,进行72h Holter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共筛查65至85岁老年人891例。结果显示,72h Holter的房颤检出率为4.26%,高于常规心电图的3.14%,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7,P=0.246)。对阵发性房颤的检测中,72h Holter的检出率(1.57%)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9,P=0.038)。此外,城乡结合区的房颤检出率为4.23%,城区的房颤检出率为4.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2)。结论房颤的检出率在城乡结合区和城区之间无显著差异。72h Holter对房颤的检出率为4.26%,高于常规心电图的3.14%,且在对阵发性房颤的检测中,72h Holter具有明显优势。因此72h Holter在房颤筛查,尤其是阵发性房颤筛查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在社区房颤筛查中推广应用。
- 陈恩丽张庆勇金迎魏魏陈荔萍闻婕陆军
- 关键词:心房颤动老年人常规心电图
- 上海华泾镇社区血糖控制不达标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调查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上海徐汇区华泾镇社区血糖控制不达标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徐汇区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40例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1例,女性69例;年龄30~75岁。通过调查患者基本信息,借助《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价量表》进行评价,采用单因素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文化水平、病程、并发症为血糖控制不达标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引导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 赵利娟陆军许友贤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
-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LOX-1变化在社区综合管理中的作用
- 2024年
-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的动态变化情况,评估综合管理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门诊60例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血清样本。患者平均年龄59.4岁,被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干预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LOX-1含量,并统计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在6个月和12个月时LOX-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以及术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在6个月时效果最为显著。12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与干预组中无MACE患者的LOX-1水平显著低于有MACE的患者。结论:LOX-1的水平与CHD患者PCI术后及远期MACE发生率密切相关,社区综合管理需要加强LOX-1的干预,减少MACE的发生,因此LOX-1的动态水平可作为综合管理康复治疗疗效评估指标之一。
- 薛红梅陆军张庆勇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 早期中风患者的瘫肢康复训练56例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索一种适宜社区,行之有效的家属和患者都能参与的中风偏瘫康复方法。方法5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30例,按程序化康复训练表进行训练,同时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26例,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给予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康复组神经功能显著进步3例,进步22例,有效率83.3%,治疗组显著进步0例,进步9例,有效率37.5%,P<0.01。日常生活活动康复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37.5%,P<0.01。结论社区进行中风患者程序化康复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
- 方纬明钱伟峰陆军王海琴
-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训练社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