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圆
- 作品数:36 被引量:182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6至2013年江苏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对江苏省2006至2013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分析,探索其发病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为预防急性职业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江苏省职业病网络报告和职业病报告卡数据,对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按照毒物种类、发生时间、行业、性别年龄、地区、企业规模等分层进行统计分析,探索这些因素对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的影响.结果 (1)8年间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226起,病例436例,死亡13例,中毒死亡率2.98%;(2)每年3至8月是急性中毒事故的高发期;(3)引起中毒的化学物以窒息性气体、刺激性气体和有机溶剂为主;(4)发病主要集中在化工、轻工等行业;病例以男性为主,有老年化趋势;(5)重点地区是苏南和沿海;突出反映在小型企业.结论 应加强苏南工业企业比较发达、危害严重的化工、轻工和机械行业以及一些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的安全卫生监管,防止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 赵圆丁帮梅张峻沈涵
- 关键词:急性职业中毒
- 2013—2022年江苏省职业性化学中毒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 统计江苏省近10年职业性化学中毒的诊断情况,探讨问题原因,并提出对策,为该省职业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收集2013—2022年“职业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江苏省职业性化学中毒的诊断病例,统计职业病的数量、种类,以及人口学、地区和行业分布情况。结果 2013—2022年江苏省职业病诊断机构共诊断职业性化学中毒666例,主要涉及5大类30种毒物,其中急性中毒384例,占57.66%;慢性中毒282例,占42.34%。10年间共5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75%。中毒人群诊断时平均年龄(43.62±9.73)岁,接害工龄1个月~40年,男女比例2.11∶1。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例数最多的为一氧化碳中毒,其次为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硫化氢中毒。职业性慢性中毒诊断例数最多的为苯中毒,其次为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二硫化碳中毒。病例来源行业以制造业为主。江苏省13个地市均有职业性化学中毒病例,主要分布在苏州、常州、盐城等地。企业类型以私有经济类型企业为主,规模以小中型企业为主。结论 江苏省职业性化学中毒发病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有地区、行业集中性。应根据职业性化学中毒的发病特点,结合不同行业、地区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措施。
- 朱文静高茜茜韩磊赵圆
- 关键词:职业病
- 二甲基甲酰胺职业暴露对健康影响的分析
- 2025年
- 目的通过对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业工人健康监护异常结果分析,为相关政策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于2024年4月,选取2023年江苏省参与职业健康检查的11224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触DMF的5615人作为接触组,未接触DMF等肝毒性化学物者5609人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相关症状、结合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对调查对象的血压、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B超等异常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的血压、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指标检出异常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异常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8、42.49、43.07、55.28,P<0.001);接触组的谷丙转氨酶、总蛋白、总胆红素检出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7、29.54、37.77,P<0.05)。接触组男性肝功能、心电图以及肝脏B超异常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05、10.06、141.94,P<0.001、0.002、P<0.001);按工龄进行分组,肝功能检出异常率在各工龄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心电图检出异常率随着工龄增高而有所增加,其中在工龄为10~20年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P=0.026)。肝脏B超检出异常率明显随着工龄的增高而增加,在≥20年工龄段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5,P<0.001)。结论DMF职业暴露会影响劳动者健康,可能引起肝功能和肝脏B超异常检出率增加,加强对DMF职业暴露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改善作业环境,关注DMF职业暴露对劳动者的慢性肝损害非常重要。
- 高茜茜蒋志杰周琅韩磊赵圆
- 关键词:二甲基甲酰胺职业病
- 国外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目前中国有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对职业危害认知不足,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的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为了改变现状,对美国、德国、英国、芬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查,对中国职业卫生现状进...
- 赵圆俞文兰张恒东
- 关键词:职业卫生管理
- 2005至2009年某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对某省2005至2009年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特征进行分析,为急性职业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该省5年的急性职业中毒报告资料,对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中毒化学物、中毒的年度、月份分布、死亡情况、行业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发生13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221人发生急性职业中毒,总的中毒率为92.40%,总的中毒病死率为6.79%.其中,混合性化学物中毒事故占24.46%,中毒例数占20.36%;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占16.55%,中毒例数占12.67%;硫化氢中毒事故占7.91%,中毒例数占9.50%;二甲基甲酰胺和光气中毒事故分别占8.63%和2.88%,中毒例数均占6.79%.发生职业中毒事故的行业较集中,主要在化工、轻工、机械等8个行业.结论 该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毒人数、中毒死亡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中毒事故发生呈不同月份、不同行业分布,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控制应以化工、机械、轻工等重点行业为主.
- 丁帮梅沈涵韩磊曹文东赵圆朱文静
- 关键词:中毒流行病学研究特征
- 2006-2015年江苏省尘肺病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被引量:32
- 2019年
- 目的描述2006-2015年期间江苏省新发尘肺病的发病和分布情况,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防治建议。方法对江苏省10年尘肺病报告卡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维度包括尘肺病新发病例的年度、病种、地区、行业系统、经济类型、企业规模和工种分布以及平均发病工龄、发病年龄的总体年度变化趋势。结果 (1)2006-2015年,累计报告各类尘肺病新发病例8 088例,矽肺和煤工尘肺共占总病例数的88.5%。(2)无锡市1 809例(22.4%)和盐城市1 658例(20.5%)新发病例数最多。(3)病例主要分布在公共管理行业2 433例(30.1%)、国有经济4 761例(58.9%)以及小型企业3 570例(44.1%),工种以凿岩工为主,2 362例(29.2%)。(4)各类尘肺病新发病例的发病工龄中位数为14年,发病工龄总体呈缩短趋势。(5)各类尘肺病新发病例的发病年龄中位数为61岁,发病年龄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结论江苏省尘肺病的发病在病种、地区、行业、企业规模和工种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聚集性,发病工龄总体呈缩短趋势。应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尘肺病的防治工作。
- 赵圆韩磊朱宝立张恒东丁帮梅沈涵
- 关键词:尘肺病发病趋势流行病学研究
- 二甲基甲酰胺接触工人内暴露水平和年龄与肝功能异常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索二甲基甲酰胺(DMF)接触工人内暴露水平和年龄与肝功能异常的关系,为预防DMF中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4年5至10月选取太仓市4家合成革企业共388名DMF接触工人为研究对象,收集职业健康检查和生物接触指标资料。按N-甲基氨甲酰血红蛋白加合物(NMHb)和年龄分组,用logistic回归、交互作用和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NMHb和年龄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关系。结果388名工人年龄中位数为45.98岁,NMHb浓度中位数为165.50 nmol/g Hb,肝功能异常率40.7%(158/388)。DMF接触工人NMHb和年龄是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两者间相乘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303),相加交互作用也无统计学意义[超额危险度(RERI)=0.17(95%CI:-2.35,2.69),归因比(AP)=0.03(95%CI:-0.47,0.54),交互作用指数(S)=1.04(95%CI:0.54,2.02)]。NMHb浓度与ALT、AST、AST/ALT、γ-GT异常风险和ALT、AST、γ-GT浓度均呈线性正相关(P_(总体)<0.05,P_(非线性)>0.05),与AST/ALT呈线性负相关(P_(总体)=0.032,P_(非线性)=0.781)。年龄与ALT、AST/ALT异常风险和ALT浓度均呈线性负相关(P_(总体)<0.001,P_(非线性)>0.05),与AST/ALT呈线性正相关(P_(总体)=0.025,P_(非线性)=0.485)。结论DMF接触工人NMHb、年龄与肝功能异常关系密切,γ-GT可作为敏感指标,应特别关注年长工人ALT指标的变化;采用AST/ALT作为筛选指标时,也要考虑年龄因素。
- 顾鸿儒李钊韩磊刘炘赵圆
- 关键词:二甲基甲酰胺年龄肝功能异常
- 江苏省尘肺病患者随访与回顾性调查研究被引量:42
- 2020年
- 目的:分析江苏省尘肺病发病特点、变化趋势和规律,了解尘肺病患者健康状况。方法:于2019年7至10月,以江苏省截至2018年底报告的所有尘肺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开展随访与回顾性调查,共调查尘肺病患者24405例。通过居民死因监测系统、尘肺病网络报告系统、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病报告业务管理单位和尘肺病患者所在的居委会或村委会获取相关资料,并对已报告的尘肺病患者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收集尘肺病患者相关情况。对尘肺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工龄、性别、行业类别、尘肺种类、发病年度、地区分布以及保障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4405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6.81∶1,尘肺壹期患者15948例(65.35%)、贰期患者5289例(21.67%)、叁期患者1637例(6.71%);平均接尘工龄(16.25±9.95)年,尘肺壹期、贰期、叁期患者平均接尘工龄分别为(15.80±9.95)、(17.82±9.80)、(16.31±9.90)年。报告病例数前5位的设区市分别是无锡市(5744例,23.54%)、镇江市(4160例,17.05%)、徐州市(3851例,15.78%)、盐城市(3340例,13.69%)、苏州市(2948例,12.08%)。尘肺病种类主要以矽肺(15392例,63.07%)和煤工尘肺(5253例,21.52%)居多。完成随访的患者21115例,其中存活15924例,死亡5191例;存活患者年龄以≥70岁年龄段(7461例,46.85%)居多,接尘工龄以5~9年(2515例,15.79%)居多;行业分布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5687例,35.7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3349例,21.03%)居多;保障方面:享受工伤保险保障7999人(50.23%),用人单位赔付946人(5.9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537人(28.49%),大病保险1590人(9.98%),其他(医疗救助、扶贫救助等)5458人(34.28%)。结论:江苏省尘肺病防治重点为矽肺和煤工尘肺,要加强对粉尘危害严重行业和地区的监管。
- 谢丽庄周琅赵圆刘静王炜张伟陆敏霞杨跃新周志文庄家毅何冬冬张宏群李小琴李艳平张萍何仁伟朱宝立张恒东韩磊
- 关键词:尘肺流行病学研究随访研究
- 连云港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对连云港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分布、人员结构及2017年职业健康检查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的检出率较低,民营机构未检出疑似职业病。卫生行政部门应引导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人员学历和专业方面的合理配置,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加强对机构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
- 辛全兵林祥田谢丽庄赵圆庄家毅
- 关键词:职业健康检查
- 某大型纺织企业职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 目的:对某大型纺织企业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今后开展职业卫生干预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该企业153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一线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职业卫生服务现状和...
- 赵圆俞文兰周安寿徐茗于常艳张恒东
- 关键词:职业卫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