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衡潭

作品数:2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著

领域

  • 16篇哲学宗教
  • 3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基督
  • 9篇基督教
  • 5篇圣经
  • 5篇文化
  • 4篇儒家
  • 4篇国文
  • 3篇信仰
  • 3篇中国文化
  • 3篇宗教
  • 3篇论语
  • 3篇《论语》
  • 2篇电影
  • 2篇赞美诗
  • 2篇文学
  • 2篇基督徒
  • 2篇哥白尼
  • 2篇《圣经》
  • 1篇导读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意义

机构

  • 2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4篇石衡潭
  • 1篇黄奎
  • 1篇吕其俊
  • 1篇刘国鹏
  • 1篇晏琼英
  • 1篇石衡潭

传媒

  • 6篇天风
  • 6篇基督宗教研究
  • 4篇科学与无神论
  • 3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关东学刊
  • 1篇哲学门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2
  • 1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由与创造——别尔嘉耶夫宗教哲学导论
对俄国东正教思想家别尔嘉耶夫宗教哲学思想的评析。
石衡潭
《论语》及儒家时机观与《圣经》时机观
2015年
一、《论语》与中国文化的时机观时与时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概念,时,就是指客观的时间,时辰,主要源于古人对四时运行、万物生长的一种观察。时机,则指时间中所蕴含的机会、态势、走向,主要来源于对自然与人事活动的一种思考。在中国古人看来,人顺应天时,把握时机,就可以诸事顺遂,反之,则会无功而返。《尚书》、
石衡潭
关键词:圣经古人文化
谈谈赞美诗的中国化(上)
2018年
赞美诗是基督教文艺中传播最广也最为信徒所喜爱的体裁,是基督徒对神的感谢与赞美,是对神及其话语的认识与理解、回应与接受。西方的赞美诗有上千年的传统,涌现了不少信仰诚笃、旋律优美的作品。赞美诗的中国化也是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会通的重要一环。
石衡潭
关键词:赞美诗中国文化基督教基督徒信徒优美
打开圣经之门的钥匙——读《圣经导读》(上)
圣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该怎样来阅读圣经?又该怎样去领会圣经的奥秘与精义?这是困惑许多人的问题,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对基督教信仰不太熟悉的国度。现在人们对圣经的误读误解很多,有的来自于普通读者,有的存在于教会本身。对于普通...
石衡潭
文献传递
“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对刘清平《张力冲突中的爱之诫命》一文的回应
2006年
本文是对刘清平<张力冲突中的爱之诫命:基督教伦理学的一个深度悖论>一文的回应。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刘文对基督教爱之诫命的辩难是不成立的,两条爱之诫命之间不存在冲突,也不会产生悖论,它们是相辅相成、和谐一致的。本文进一步指出,导致刘文产生错误结论的根源在于他在理解基督教和解读圣经上的方法论错误:一、没有区分罪人与罪,却把“人”与“神的造物”截然分开了;二、没有区分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三、没有在圣经经文的内在脉络中理解经文。
石衡潭
关键词:罪人
文化对抗与文化融合——从近年两部长篇小说看中国文学界的基督教观
2020年
本文以冯骥才的《单筒望远镜》和徐则臣的《北上》这两部201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为例,分析了其中所体现的基督教观。二者的共同之处:都是从文化层面来看基督教,既肯定了西方文化的正面价值,也指出了它在进入中国所时带来的破坏。不同在于:《单筒望远镜》强调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同与对抗,《北上》更注重二者之间的融合与发展。总的来说,它们对基督教信仰生活的描叙很少且处于浅层次,还需要更加深入。
石衡潭
关键词:中国文学基督教文化融合
释“慎独”:以耶释儒的一种尝试
"慎独"是儒家的核心观念之一,历代儒家一直把"慎独"当作修养工夫来诠释的,近年不断有新解,但未明究竟。本文尝试运用基督教资源来对"慎独"作重新解读。通过文字训诂与理路辨析,文章认为:"慎独"不是指君子在独处时要小心谨慎,...
石衡潭
关键词:《中庸》早期儒家先秦儒家
文献传递
建议基督徒读一读《论语》
2012年
回首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常叫人感慨万千。2010年岁末由10位儒家学者所发起的《关于曲阜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意见书》成为2011年中国不少网民关注与讨论的重要主题,而基督教界则少有回应。印证了前辈的一句话:“中国文化与基督教吵了一百多年,可从没有见过面。”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但其中所表露的中国基督徒对中国文化及儒学的陌生与淡漠,却令人担忧。
石衡潭
关键词:基督徒《论语》基督教意见书教堂儒家
进化论与创世论
2002年
<圣经·创世记>中说:人和世界是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出来的.上帝创造万物的原则是各从其类,即各物种自被创造出来后就是固定的,不会改变.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样式创造的,是整个创造的高峰,所以,人高于万物,是万物的管理者.这就是基督教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创世论思想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人们视之为天经地义,对之坚信不疑.到18世纪,创世论还得到瑞典博物学家林奈(1707-1778)的植物分类学的有力支持.林奈对于物种作了详细的分类,这给人们一个印象:大自然从它开始的那一刻就固定了下来,每一个物种都是上帝单独、有区别地创造的,都具有自身的固定特征.
石衡潭
关键词:创世论基督教教义神学家
青春的选择与信仰的传承——谈李芳芳电影《无问西东》
2018年
电影《无问西东》讲了四代清华年轻人的选择,片名取自清华校歌中的一段:“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石衡潭
关键词:电影传承信仰青春年轻人校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