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杰

作品数:38 被引量:277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文化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学
  • 3篇社会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1篇文化
  • 9篇非物质文化
  • 9篇非物质文化遗...
  • 5篇民族
  • 4篇少数民族
  • 4篇数字化
  • 4篇教育
  • 4篇传承
  • 3篇彝族
  • 3篇数字化保护
  • 3篇农村
  • 2篇多面性
  • 2篇医药类
  • 2篇遗产
  • 2篇义务
  • 2篇义务教育
  • 2篇整体性保护
  • 2篇中国模式
  • 2篇三峡库区
  • 2篇史诗

机构

  • 23篇贵州民族大学
  • 18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民俗学会

作者

  • 38篇王伟杰
  • 10篇肖远平
  • 4篇王燕妮
  • 2篇黄永林
  • 1篇纪东东
  • 1篇刘目兴
  • 1篇万金红
  • 1篇杨青
  • 1篇易军

传媒

  • 3篇民俗研究
  • 3篇三峡论坛
  • 2篇歌海
  • 2篇深圳大学学报...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教育财会研究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中国民族教育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文化遗产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美食研究
  • 1篇中国文化产业...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强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于对密山市农村义务教育的调研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以黑龙江省密山市为个案进行调研,针对该市义务教育过程中的标准化建设,介绍了该市以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实施为契机,结合本地实际,通过集中办学和标准化建设,切实推动义务教育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实现均衡发展的经验,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王燕妮王伟杰
三峡库区茶园和林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对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三峡库区典型茶园和林地覆盖坡面的土壤颗粒分形特征、水力学性质,揭示研究区土壤颗粒分形特征与水力学性质的关系,探究林茶坡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对水力学性质的影响,建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形维数的模型...
王伟杰
关键词:坡面土壤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三峡库区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阳市“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建设路径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在脱贫攻坚的基层实践中,贵阳市凭借省会城市的资本优势、人才优势和区位优势,在“非遗+扶贫”工作中成绩斐然,不仅形成了区域文化产业品牌,更为贵州乃至全国的“非遗”扶贫工作推进贡献了“贵阳经验”。然而由于本地企业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和营销策略,也出现了产品创新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和品牌营销滞后等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并逐步推进,为“非遗”扶贫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贵阳要探索选取“非遗”扶贫建设的新项目,明确“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定位,推动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做好线上和线下品牌推介工作,才能进一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和乡村亮点,以脱贫之果践行乡村振兴之实。
王伟杰王伟杰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少数民族非遗整体性保护的“中国模式”被引量:10
2020年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实践整体保护少数民族非遗的重大创新,其建设实践为世界范围内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贡献了可供借鉴的"中国模式":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在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富集的地区设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保护区内各类资源进行整体保护,构建由当地政府、专家和社会民众及团体等组成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目前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仍然存在跨区域保护的管理不便、保护区内民众的主体性发挥不足、过度化开发和缺少专门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保障等问题。为实现我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科学有序的发展建设,我们应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未来发展路径:克服保护区与行政区划交叉重叠的管理弊端,组建保护区建设发展协调机制;强化保护区建设中的社会参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拓宽保护区资金来源渠道;将保护区内非遗申报为更高级别项目名录;加快保护区法律法规建设,构建合理的保护区建设机制。
王伟杰肖远平
关键词:整体性保护中国模式数字化保护
浅析黔东南传统工艺产业化发展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作为贵州省名副其实的"非遗"州,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推动黔东南传统工艺产业化发展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一环。文章通过对黔东南传统工艺产业化发展的资源优势进行梳理,总结出传统工艺产...
杨青王伟杰
快餐文化充斥下武汉老字号美食“申遗”的反思与展望——以武汉热干面为例
2017年
在快餐文化充斥于居民生活中的背景下,我国传统老字号美食的生存空间正在被逐步蚕食,"申遗"也渐渐成为有效保护与传承传统美食技艺的重要手段。以热干面为代表的武汉老字号美食,应挖掘其与武汉精神、荆楚文化之间的精神内涵,增强其文化底蕴,深度探究热干面背后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加强对热干面产业链的有效监管,加快推动热干面的产业化进程,以打响蔡林记等武汉热干面的老字号品牌,才能在未来的"申遗"中取得成功。
王伟杰
关键词:老字号美食热干面
东西部协作教育组团式帮扶的探索被引量:4
2021年
在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结对帮扶的实践表明,我们可以通过机制牵动、项目推动、组团拉动,凝练出"项目援建、教育帮扶"的双向合作模式、"头雁领航、东西协作"的组团支教模式等可复制可推广的帮扶样板,促使教育扶贫变助攻为主攻,为挖穷根、斩断贫困代际传递贡献"知识智慧"。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针对目前存在的帮扶内容供需错位、结对帮扶覆盖面不广、受援单位主动性不强等问题,下一步应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深化帮扶合作内容,创新帮扶形式和项目,努力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拓展受援单位诉求表达渠道,为我国民族地区东西部协作教育组团式帮扶贡献区域经验。
王伟杰
关键词:结对帮扶教育扶贫贫困代际传递教育公平
彝族史诗“支嘎阿鲁”中次要人物的箭垛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胡适先生在研究"箭垛式人物"时,指出传说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变迁,从而使"李宸妃""三侠""五鼠"等次要人物喧宾夺主,成为"李宸妃的传说"与"五鼠闹东京的神话"中的主要人物,并在传说中发生了人物形象的堆积效应。彝族史诗"支嘎阿鲁"中,也出现了三种次要人物的不同的堆积效应,并分别在不同层面反衬着阿鲁的核心人物形象,这与阿鲁自身的多元人物形象、多重身份和功绩以及史诗的不同版本关系密切,由此产生了反衬核心人物的积极效果。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史诗中的次要人物的堆积效应未能继续发展下去,未能产生类似于《狸猫换太子》、《三侠五义》等等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
王伟杰
关键词:彝族
我国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发展研究 ——以大唐芙蓉园和清明上河园为例
从1989年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开始,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至今已20余年。各地筹划兴建地域性主题公园的趋势方兴未艾,在我国103座历史文化名城中,约有70%以上曾经建有各种规模和类型的主题公园,但同质化的现象尤为严重。中国是...
王伟杰
关键词:历史文化主题公园
文献传递
激荡与交流: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实践的交互式探索
2013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各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本文针对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者关心的保护与开发、传承方式的固守与创新以及如何利用社区实现动态传承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本真性保护至上、完整性传承以及多样化保护的四大原则。
王伟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