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狄海波

作品数:62 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1篇植物状态
  • 15篇最小意识状态
  • 9篇意识障碍患者
  • 8篇生理
  • 8篇生理学
  • 8篇理学
  • 8篇量表
  • 8篇成像
  • 7篇磁共振
  • 6篇综合征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脑损伤
  • 5篇觉醒
  • 4篇脑电
  • 4篇课程
  • 4篇教学
  • 4篇功能磁共振
  • 4篇功能磁共振成...
  • 4篇S-R
  • 4篇病人

机构

  • 50篇杭州师范大学
  • 11篇武警浙江总队...
  • 9篇浙江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杭州师范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杭州武警医院
  • 2篇杭州师范学院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1篇狄海波
  • 10篇何敏慧
  • 9篇程丽娟
  • 8篇张瑛
  • 7篇王付言
  • 7篇翁旭初
  • 7篇陈宜张
  • 6篇汝海龙
  • 6篇余丹
  • 4篇林国华
  • 4篇胡晓华
  • 3篇章士正
  • 3篇李景琦
  • 3篇聂云智
  • 3篇祝一虹
  • 3篇孙霞
  • 3篇应丽美
  • 2篇喻森明
  • 2篇崔恒武
  • 2篇冯国和

传媒

  • 7篇健康研究
  • 5篇临床神经外科...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科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高教论坛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神经科学通报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意识障碍患者行为评估量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综述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评估严重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水平的各种行为量表,包括GCS量表、FOUR量表、CRS-R量表、WHIM量表、SMART量表等,讨论上述各种行为量表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张瑛何敏慧应丽美狄海波
关键词:植物状态最小意识状态闭锁综合征行为量表
植物状态的残存脑功能和意识研究
2007年
综述了有关植物状态患者对外加刺激脑反应的功能成像研究文献,着重讨论了研究发现的非典型激活的临床价值以及植物状态患者是否存在意识的功能脑成像证据。
狄海波翁旭初
关键词:植物状态脑成像技术
临床意识量表评估意识障碍程度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应用三种临床意识量表评估意识障碍程度,比较各量表间敏感性,为其临床使用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对84例植物状态(VS)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应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改进的昏迷恢复量表(CRS-R),中国植物状态量表...
余丹狄海波
关键词:植物状态最小意识状态
文献传递
唤名范式在意识障碍领域中的研究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对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准确评估患者的剩余脑功能,除了标准行为量表的检测,脑电图和神经影像技术等辅助检查手段也被纳入检查范围内。与其他范式相比,唤名范式可以提高意识障碍患者预后预测的阳性率。文章围绕行为学、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对唤名范式在意识障碍领域中的研究应用作一综述。
杨昊狄海波
关键词:脑电图神经影像
大脑音乐功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音乐研究已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课题。历史上失乐症病人提示了音乐能力与特殊脑区之间的关系。运用新的技术方法,尤其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已经对正常人的音乐能力、音乐家的特殊音乐才能、音乐的情绪效应等方面的神经基础有了一定的认识。进一步理解音乐现象的神经基础必将在许多方面推进人类对自身大脑的认识。
狄海波陈宜张
关键词:音乐音乐家情绪功能磁共振成像
关于濒死体验记忆真实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许多经历过濒死体验或类濒死体验的人都会产生持久且深刻的主观记忆。首先,梳理国内外对于濒死体验的相关研究并总结能够侧面验证这类主观记忆真实性的研究成果,旨在补足濒死体验研究领域在主观记忆层面研究的缺失。其次,研究发现可以从记忆理论的神经生理学角度进一步解释这类主观记忆深刻且持久的机制并对此展开解释,以作为濒死体验记忆真实性的理论支持。最后,观察到濒死体验研究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缺失,故建议进一步加强这类主观记忆的东方研究,以扩展其东方文化背景。
余晶李岩陈研倪城城李美琦狄海波
关键词:濒死体验记忆理论
音乐家与非音乐家的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RI)技术,探讨音乐家与非音乐家脑功能的差异性。方法:在大学里征召男性右利手音乐家志愿者和非音乐家志愿者各12名,让他们听中国传统音乐“梁祝”片断及其同等物理能量的白噪音片断,同时进行全脑的fMRI扫描。结果:在白噪音刺激时,音乐家与非音乐家主要表现为双侧颞横回区较弱的激活;而在音乐刺激时,双侧听皮层区明显激活且范围扩大,涉及颞横回、颞上回及颞中回。但音乐家一般表现为左侧颞区优势(10/12),而非音乐家一般为右侧优势(11/12),除双侧颞区激活外,音乐家还伴有其它脑区较强及较广泛的激活,尤其是楔叶、楔前叶、额内侧回、左枕中回等。结论:音乐家与非音乐家对音乐的脑功能反应存在差异性。
崔恒武章士正狄海波刘海祝一虹张峭巍翁旭初陈宜张
关键词:大脑皮质音乐大脑
脑复苏专题文章:中国持续植物状态评分量表信效度研究
验证中国持续植物状态评分量表(Chinese Persistent Vegatative State Scale,CPVSS)心理学特性和诊断实用性.用CPVSS量表与中文版国际昏迷恢复量表(The coma Recov...
王培东高励狄海波李景琦倪莹莹王德生
关键词:植物状态评分量表
慢性意识障碍命名与分类专家共识
2025年
意识障碍(DoC)是指因严重脑损伤导致的意识丧失状态。近三十年来,在功能影像和神经电生理学技术的推动下,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有关意识与意识障碍的研究和讨论成为临床神经科学的热点之一。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DoC的精准认识,并为其规范化评估管理提供指导,参照美国、欧洲和英国发布的有关DoC患者管理实践指南,以及国际指南标准化评级系统制订原则,构建了分层递进的DoC分类系统。该系统将慢性意识障碍(pDoC)基于意识的水平(觉醒)与意识的内容(觉知)两大核心维度共形成7条推荐意见,明确了植物状态/无反应觉醒综合征(VS/UWS)、微意识状态(MCS)及其亚型(MCS+/MCS-)、脱离微意识状态(EMCS)等临床实体,特别提出认知运动分离(CMD)作为特殊意识状态的诊断概念。此外,共识参照成人标准纳入儿童DoC分类与评估标准,强调发育特征对诊断的影响,同时明确闭锁综合征(LIS)不属于DoC范畴的鉴别要点,以期为DoC规范化诊断提供指导方案。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意识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颅脑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谢秋幼秦鹏民何江弘吴永明张艳狄海波宋为群高国一冯珍冯英赵晓科章文斌张皓
关键词:昏迷闭锁综合征
视觉威胁反应在判断严重意识障碍程度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用强弱光源作为视觉威胁刺激物,与CRS-R量表中以手指为刺激物的视觉威胁反应进行对比,比较严重意识障碍患者对不同视觉威胁刺激物的敏感性差异;在此基础上研究视觉威胁反应能否作为意识的指标。方法随机选择89例严重意识障碍(DOC)患者,采用The JFK 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JFK改进的昏迷恢复量表,以下简称CRS-R)对其进行床边测量。对于视觉威胁反应项,分别对患者采取手指、弱光、强光刺激物进行刺激,比较反应的差异。结果植物状态(VS)和最小意识状态(MCS)患者对手指视觉威胁刺激的反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01),植物状态和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对强光视觉威胁刺激的反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01)。最小意识障碍患者对手指、强光两种视觉威胁刺激的反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植物状态患者对手指、强光两种视觉威胁刺激的反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严重意识障碍患者(n=89)对不同刺激物(手指、弱光、强光)的反应无显著性差异;视觉威胁反应(手指和光)能反映意识。
朱一君黄王姗聂云智胡晓华余丹程丽娟王付言凌英杰张瑛何敏慧狄海波
关键词:植物状态最小意识状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