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 作品数:27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星状神经节与局部痛点阻滞治疗肩周炎45例
- 2007年
-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物理治疗、手法松解、口服药物、神经阻滞、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与玻璃酸钠等。自2004年开始,我科采用星状神经节结合局部痛点阻滞的方法治疗。患者仰卧位,取患侧前侧入路阻滞法,穿刺针抵达第六颈椎横突,注入1%利多卡因6-8ml,阻滞成功的标志为出现霍纳(Homer’s)征,每隔3日阻滞1次。
- 高谦徐晖马光辉司娜李琳
- 关键词:痛点阻滞治疗星状神经节肩周炎关节腔内注射局部痛点阻滞
- 恩再适局部阻滞治疗老年性梨状肌综合征15例报告
- 2008年
- 老年梨状肌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症,以往采用口服镇痛、镇静类药物,理疗按哮,针灸等疗法,疗效不明显。为了找到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疗便的治疗方法,我科从2007年2月~2008年5月对15例老年性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采用恩再适胸部阻滞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李琳杜智勇李林泉
-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老年性常见病症
- 硬膜外注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观察硬膜外间隙注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全组60例,在C_(6~7)或C_7~T_1间隙穿刺达硬膜外间隙后,缓慢注入复合药液,内含甲基泼尼松龙或得宝松、弥可保、维生素B_(12),与2%利多卡因加生理盐水共15~20 ml,半个月1次,2~3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至2年半,疗效在2个月时为:优36例,占60.0%;良20例,占33.3%;可3例,占5.O%;差1例,占1.7%。结论硬膜外间隙注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远期效果好,且治疗过程患者痛苦小,经济实用。
- 徐晖高谦司娜马光辉李琳
- 关键词:硬膜外腔脊神经根神经痛颈椎病
- 玻璃酸钠治疗跖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1例
- 患者,女,18岁,无诱因出现左足第二跖趾关节处疼痛3年,于2005年6月就诊.自诉3年来走路时左足第二脚趾疼痛,不活动时无疼痛感觉,疼痛呈进展性跳跃性,逐年加重,曾服止痛、抗风湿等药物,无明显好转.
体格检查,...
- 马光辉李琳高谦徐晖司娜
- 关键词:缺血性坏死玻璃酸钠治疗药物治疗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红外热成像技术下CT引导的脊髓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治疗对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
- 2025年
- 目的 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辅助下,CT引导的脊髓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DRG-PRF)联合臭氧治疗对急性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研究。使用SPSS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常规DRG-PRF联合臭氧治疗)、研究组(64例,红外热成像技术辅助下的DRG-PRF联合臭氧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2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皮肤温差(ΔT)、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3、5、7 d和治疗1个月,研究组NRS评分更低(P<0.05)。治疗1、2、3个月,研究组PSQI评分、ΔT更低,SF-36评分更高(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热成像技术辅助下DRG-PRF联合臭氧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睡眠及生活质量,减小患侧皮肤温差,且安全性有一定保障。
- 王桂岭王春满高谦杜传随李琳
- 关键词:急性带状疱疹红外热成像技术临床疗效
- 施沛特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观察
- 退行性膝骨关节病(DOA)是中老年人最常发生的疼痛性疾病,本院从2000年开始,采取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DOA,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总结报告。
- 司娜马光辉李琳徐晖高谦
- 关键词:退行性膝骨关节病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施沛特
- 文献传递
- 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7
- 2024年
-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208例顽固性PHN患者为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4例。对照组接受CT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临床有效率、镇痛补救情况、睡眠质量,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随访期间,4例患者失访。最终纳入联合组103例,对照组101例。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2%(P<0.05)。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的时间、组间、时间与组间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周联合组VAS、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镇痛补救次数低于对照组,曲马多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联合组血清HMGB1、IL-1β、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PHN,能有效减轻神经炎性损伤,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其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CT引导下脉冲射频疗法。
- 高谦李宝福刘冰王春满李琳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脉冲射频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
- 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疼痛科诊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睡眠质量(QS)评分评估2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的VAS和Q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1.5±0.6)、(0.6±0.5)、(1.8±0.7)分比(6.8±2.5)分,(1.9±0.2)、(1.1±0.1)、(0.9±0.2)分比(4.5±0.4)分;对照组:(1.7±1.2)、(1.1±0.6)、(3.3±1.3)分比(6.7±2.8)分,(3.6±0.3)、(2.7±0.4)、(2.5±0.6)分比(4.6±0.3)分],且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VAS及QS评分、治疗后1周观察组Q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3% (22/30)比53.3% (16/30),100.0% (30/30)比90.0% (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安全有效,其疗效优于单一的神经阻滞治疗.
- 司娜毛建辉严香菊李琳
-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神经阻滞加巴喷丁
- 护理干预对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我国临床实验室已普遍开展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这些质控多注意到了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而分析前的质控问题尚未引起全体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检验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状态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以致临床医生总是抱怨检验人员,其实许多情况并非检验人员之过。在实验误差中,检验分析前的误差占70%[1],据报道65%出自护理工作[2],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临床医师、护士及检验人员的密切配合,搞好临床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尤其护理人员在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送检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严香菊李琳童莉
- 关键词:护理干预
- 玻璃酸钠治疗跖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1例
- 1 一般资料患者,女,18岁,无诱因出现左足第二跖趾关节处疼痛3年,于2005年6月就诊。自诉 3年来走路时左足第二脚趾疼痛,不活动时无疼痛感觉,疼痛呈进展性跳跃性,逐年加重,曾服止痛、抗风湿等药物,无明显好转。
- 马光辉李琳高谦徐晖司娜
- 关键词:玻璃酸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