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谦
- 作品数:20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玻璃酸钠治疗跖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1例
- 1 一般资料患者,女,18岁,无诱因出现左足第二跖趾关节处疼痛3年,于2005年6月就诊。自诉 3年来走路时左足第二脚趾疼痛,不活动时无疼痛感觉,疼痛呈进展性跳跃性,逐年加重,曾服止痛、抗风湿等药物,无明显好转。
- 马光辉李琳高谦徐晖司娜
- 关键词:玻璃酸钠
- 文献传递
- 经皮射频热凝消融术结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热凝消融术结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经皮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经皮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术前术后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JOA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ODI评分显著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显著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TNF-α、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射频热凝消融术结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缓解腰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 司娜李琳李鹏霖高谦王璐璐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腰痹通胶囊临床疗效
- 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HN患者201例,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脉冲射频组、神经阻滞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7例。3组PHN患者均常规药物治疗,脉冲射频组采取神经脉冲射频治疗,神经阻滞组采取神经阻滞治疗,联合组经神经阻滞治疗后再采取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观察治疗前(T_(0))、治疗后7 d(AT7)、治疗后30 d(AT_(30))和治疗后90 d(AT_(90))时PHN患者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β-内啡肽、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变化,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T7、AT_(30)、AT_(90)时,联合组PHN患者SF-MPQ的PRI、VAS、PPI评分和PSQI评分、P物质、CG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脉冲射频组和神经阻滞组(P<0.05),β-内啡肽水平高于脉冲射频组和神经阻滞组(P<0.05),3组PHN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顽固性PHN患者的疼痛、睡眠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其单独治疗,可能与调节疼痛介质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 高谦李宝福刘冰王春满李琳
-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脉冲射频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疗效
- 硬膜外注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观察硬膜外间隙注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全组60例,在C_(6~7)或C_7~T_1间隙穿刺达硬膜外间隙后,缓慢注入复合药液,内含甲基泼尼松龙或得宝松、弥可保、维生素B_(12),与2%利多卡因加生理盐水共15~20 ml,半个月1次,2~3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至2年半,疗效在2个月时为:优36例,占60.0%;良20例,占33.3%;可3例,占5.O%;差1例,占1.7%。结论硬膜外间隙注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远期效果好,且治疗过程患者痛苦小,经济实用。
- 徐晖高谦司娜马光辉李琳
- 关键词:硬膜外腔脊神经根神经痛颈椎病
- 玻璃酸钠治疗跖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1例
- 患者,女,18岁,无诱因出现左足第二跖趾关节处疼痛3年,于2005年6月就诊.自诉3年来走路时左足第二脚趾疼痛,不活动时无疼痛感觉,疼痛呈进展性跳跃性,逐年加重,曾服止痛、抗风湿等药物,无明显好转.
体格检查,...
- 马光辉李琳高谦徐晖司娜
- 关键词:缺血性坏死玻璃酸钠治疗药物治疗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红外热成像技术下CT引导的脊髓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治疗对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
- 2025年
- 目的 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辅助下,CT引导的脊髓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DRG-PRF)联合臭氧治疗对急性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研究。使用SPSS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常规DRG-PRF联合臭氧治疗)、研究组(64例,红外热成像技术辅助下的DRG-PRF联合臭氧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2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皮肤温差(ΔT)、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3、5、7 d和治疗1个月,研究组NRS评分更低(P<0.05)。治疗1、2、3个月,研究组PSQI评分、ΔT更低,SF-36评分更高(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热成像技术辅助下DRG-PRF联合臭氧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睡眠及生活质量,减小患侧皮肤温差,且安全性有一定保障。
- 王桂岭王春满高谦杜传随李琳
- 关键词:急性带状疱疹红外热成像技术临床疗效
- 施沛特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观察
- 退行性膝骨关节病(DOA)是中老年人最常发生的疼痛性疾病,本院从2000年开始,采取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DOA,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总结报告。
- 司娜马光辉李琳徐晖高谦
- 关键词:退行性膝骨关节病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施沛特
- 文献传递
- 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7
- 2024年
-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208例顽固性PHN患者为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4例。对照组接受CT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临床有效率、镇痛补救情况、睡眠质量,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随访期间,4例患者失访。最终纳入联合组103例,对照组101例。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2%(P<0.05)。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的时间、组间、时间与组间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周联合组VAS、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镇痛补救次数低于对照组,曲马多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联合组血清HMGB1、IL-1β、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PHN,能有效减轻神经炎性损伤,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其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CT引导下脉冲射频疗法。
- 高谦李宝福刘冰王春满李琳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脉冲射频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
- 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02例接受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的PH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总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根据治疗后6个月的SF-MPQ总分及随访情况,将患者分为疗效良好组(44例)和疗效不佳组(58例)。采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影响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下降(P<0.05),且疗效良好组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均较疗效不佳组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β=0.972,95%CI(1.084,6.448),P=0.033]、病程>6个月[β=1.211,95%CI(1.243,9.068),P=0.017]、治疗前疼痛VAS评分7~10分[β=1.029,95%CI(1.642,4.769),P<0.001]均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采用利多卡因作为神经阻滞药物[β=-0.792,95%CI(0.235,0.873),P=0.019]、持续使用镇痛药物时间>2周[β=-1.047,95%CI(0.164,0.749),P=0.007]是疗效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CT引导下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可有效缓解PHN,其疗效与患者的年龄、病程、治疗前VAS评分、治疗时采用的神经阻滞药物种类、持续使用镇痛药物的时间有关.
- 高谦李宝福刘冰王春满李琳
- 关键词:CT引导脉冲射频神经阻滞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
- 小儿氯胺酮麻醉并发症分析及防治对策
- 2013年
- 氯胺酮是一种快速的非巴比妥类麻醉镇痛药,它能选择性地抑制大脑及下丘脑皮质系统,具有麻醉诱导快、镇痛作用强、苏醒期短、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多用于小儿短小、表浅手术。同时氯胺酮使用后可发生一过性呼吸暂停、喉痉挛、恶心呕吐、心率过快等不良反应。
- 严香菊童莉高谦
- 关键词:氯胺酮麻醉并发症小儿麻醉镇痛药巴比妥类麻醉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