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菁
-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6-2015年南京市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2006-2015年南京市人体肠道线虫感染流行趋势,为制定和调整肠道线虫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5年南京市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南京市累计粪检98 804人次,检出肠道线虫感染阳性者465人次,2006年感染率最高(1.97%),2013年和2015年的感染率最低(均为0.05%),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呈逐年递减趋势(χ2=552.19,P<0.001)。蛔虫、钩虫、鞭虫感染人数分别为329例、98例、25例,感染率分别为0.33%、0.10%、0.03%,其中轻度感染443例(占98.66%)。人群肠道线虫单虫感染共462例(占99.35%),二虫感染3例(占0.65%)。为调查蛲虫感染状况,累计检查12周岁以下儿童92 539人次,蛲虫感染者352人次,感染率呈逐年递减趋势(χ2=147.94,P<0.001)。结论 2006-2015年南京市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的防治效果显著,但仍需继续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注重监测工作,适时调整防控方案,以进一步巩固肠道线虫病的防治成效。
- 何伊莎李燕菁谢朝勇
- 关键词:肠道线虫
- 2010-2015年南京市疟疾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分析2010-2015年南京市疟疾流行特征,为下一步制定和调整疟疾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5年南京市网络报告的疟疾疫情资料、病例个案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5年南京市共报告疟疾确诊病例137例,其中恶性疟102例(74.45%)、间日疟33例(24.09%)、卵形疟1例(0.73%)、三日疟1例(0.73%);境外感染126例(91.97%)、本地感染2例(1.46%)、省外感染9例(6.57%)。境外输入病例中有117例来自非洲国家,9例来自亚洲国家。患者人群主要为青壮年男性,职业以农民工、工人、技术人员为主。发病当天就诊的病例占19.30%,就诊当天即确诊的病例占55.65%,确诊单位以市级医院为主(74.45%)。结论南京市疟疾疫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本地感染逐步消除,但境外输入疫情仍然严重。因此需要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管理和监测,提高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对疟疾的临床诊治能力,同时对重点人群开展疟疾健康教育,以降低疟疾的发病风险。
- 谢朝勇何伊莎李燕菁杨佩才
- 关键词:疟疾
- 江苏省南京市疟疾消除前后输入性疟疾疫情及病例诊断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对江苏省南京市疟疾消除前后输入性疟疾疫情特征及诊断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定消除疟疾后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南京市疟疾消除前(2012-2016年)和消除后(2017-2020年)疟疾疫情数据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20年,南京市累计报告疟疾病例178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消除前报告99例疟疾病例,其中恶性疟78例(78.79%)、间日疟5例(5.05%)、卵形疟10例(10.10%)、三日疟3例(3.03%)、混合感染3例(3.03%);消除后报告79例病例,其中恶性疟63例(79.75%)、间日疟5例(6.33%)、卵形疟9例(11.39%)、三日疟2例(2.53%);疟疾消除前后,各类疟疾病例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00,P> 0.05)。病例感染地均以非洲地区为主,消除前后来源于非洲的病例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3,P> 0.05)。消除前,1月和5-7月出现疟疾病例报告高峰;消除后病例分布无明显季节性。消除疟疾后,居住地为南京市的疟疾病例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2.15%,高于消除前的55.56%(χ^(2)=5.187,P=0.023)。消除前,经商人员和留学生疟疾病例所占比例均为5.05%;消除后,两类人群所占比例分别提高至15.19%和1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29、4.229,P均<0.05)。区(县)级医院首诊确诊率由消除前的18.75%上升至消除后的61.11%(χ^(2)=6.275,P=0.012),确诊病例占比由消除前的4.04%上升至消除后的13.92%(χ^(2)=5.562,P=0.018)。2012-2020年,就诊后1~3 d确诊的疟疾病例占比由消除前的27.27%上升至消除后的4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3,P=0.011)。结论南京市疟疾消除后,输入性疟疾疫情依然严峻,病例感染地仍以非洲地区为主,病例地区分布和职业分布发生变化,区(县)级医院诊断水平提高。今后应继续完善疟疾监测体系,进一步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疟疾
- 何伊莎王毓李燕菁谢朝勇
-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病例疫情
- 婴儿感染疟疾1例报告
- 2009年
- 李燕菁高原谢朝勇
- 关键词:疟疾婴儿病例
- 2005-2015年南京市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南京市2005-2015年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市2005-2015年疟疾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5年南京市累计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83例,主要分布在江宁区、玄武区和鼓楼区,占总病例数的55.32%(46/83),恶性疟居多,占75.91%(63/83)。5-10月病例较多,占66.27%(55/83)。男女性别比为46.621,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83.13%(69/83)。职业分析发现,赴国外劳务输出的技术工人和经商者中病例较多,占66.27%(55/83)。结论2005-2015年南京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以男性青壮年为多。
- 李燕菁
-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
- 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前后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及病例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疫情暴发前后南京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和病例诊断情况,收集2017—2022年南京市疟疾病例网络报告信息,对新冠疫情暴发前后南京市疟疾疫情概况以及病例的感染来源、三间分布和诊治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2017—2022年南京市累计报告疟疾确诊病例89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占79.8%(71/89)。2017—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前)和2020—2022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分别报告疟疾病例71、18例,疫情暴发前后均以恶性疟为主,分别占78.9%(56/71)和15/18;报告病例的感染来源地主要为非洲地区,分别占94.4%(67/71)和18/18。2017—2019年各月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其中1月报告病例数最多(12例);2020—2022年病例分布无明显季节性,11月报告病例数最多(5例)。新冠疫情暴发前后的报告病例均以中青年男性和劳务工人为主。新冠疫情暴发前留学生报告病例占15.5%(11/71),疫情暴发后下降为0(χ2=5.352,P<0.05)。2017—2019年,报告病例的首次就诊单位和确诊单位均以市级医院为主,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2.0%(44/71)和77.5%(55/71);2020—2022年,报告病例主要的首次就诊单位和确诊单位均为区(县)级医院,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5/18和12/18。新冠疫情暴发后,区(县)级医院确诊病例比例由疫情暴发前的8.4%(6/71)提高至12/18,就诊当日确诊的病例比例由42.2%(30/71)提高至13/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663、5.165,均P<0.05)。2017—2019年,报告病例从发病到首次就诊的平均时间和中位数时间分别为2.8 d和2.0 d,首次就诊到确诊的平均时间和中位数时间分别为1.3 d和1.0 d;2020—2022年,报告病例从发病到首次就诊的平均时间和中位数时间分别为1.5 d和1.0 d,首次就诊到确诊的平均时间和中位数时间分别为0.3 d和0 d。新冠疫情暴发前的病例发病到就诊时间间隔和就诊到确诊时间�
- 何伊莎谢朝勇王毓李燕菁
-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
- 2012-2017年南京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2012-2017年南京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南京市2012-2017年疟疾疫情数据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7年南京市共报告疟疾病例119例,全部为境外输入性病例。感染虫种呈现多样性,其中恶性疟91例(76. 47%);间日疟8例(6. 72%);卵形疟13例(10. 92%);三日疟4例(3. 36%);混合感染3例(2. 52%)。119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中,116例(97. 48%)来自非洲国家,3例来自东南亚国家。病例主要为男性青壮年,职业以农民、工人、技术人员为主,且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22例(18. 49%)病例在当天被确诊,18例(15. 13%)病例初次就诊时被诊断为其他疾病。确诊单位以市级以上综合医院为主。结论南京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仍然严重,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出境人员健康教育和高疟区回归人员的疟疾筛查,提高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对疟疾的临床诊治能力,防止继发病例发生。
- 李燕菁谢朝勇
-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
- 2004-2008年南京市肠道线虫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2004-2008年对南京市65个监测点1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肠道线虫监测调查,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粪检虫卵。5年共调查46226人,肠道线虫感染率逐年下降,从2004年的3.0%降至2008年的0.7%,降幅为75.3%。农村的人群感染率(2.9%)显著高于城市(0.9%)(χ2=1024.63,P<0.01)。10岁以下儿童感染率(5.2%)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χ2=331.18,P<0.01)。
- 李燕菁高原谢朝勇
- 关键词:肠道线虫
- 异体输血感染恶性原虫报告1例被引量:5
- 2014年
- 患者,男,28岁,软件工程师,河南巩义市人,在南京工作。2013年5月27日,因持续高热至江苏省中医院就诊。入院查体:急性病容,脸色苍白,体温39.8℃。
- 李燕菁谢朝勇王伟民顾亚萍王凌
- 关键词:输血感染原虫恶性持续高热入院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