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荣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机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疗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咽肿瘤
  • 1篇医生
  • 1篇预后
  • 1篇预后研究
  • 1篇神经科
  • 1篇伺服
  • 1篇伺服电机
  • 1篇同步放化疗
  • 1篇肿瘤
  • 1篇周围型
  • 1篇周围型非小细...
  • 1篇锥形齿轮
  • 1篇味觉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机构

  • 4篇湖南省肿瘤医...

作者

  • 4篇张荣
  • 3篇金和坤
  • 3篇娄繁
  • 2篇杨锫
  • 2篇杨敬儒
  • 2篇谢小雪
  • 1篇金一

传媒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神经科用味觉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科用味觉检测装置,包括味觉检测装置本体、驱动电机和伺服电机,所述味觉检测装置本体的顶端装设有尝液口,所述味觉检测装置本体的内部插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量...
张荣高文明
文献传递
胸腔镜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纵膈淋巴结转移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估创新治疗模式——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e,VATS)结合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治疗纵膈淋巴结转移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安全性及其放疗剂量学优势。方法:2019年1月~2021年5月31日,共4例纵膈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接受了创新模式治疗,我们评估了其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该创新模式的放疗剂量学优势。结果:(1)所有治疗结束后的第3个月进行评估,其中有1例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另外3例均达到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仅1例患者出现1°放射性肺炎以及1°放射性心脏损伤。(2)创新治疗模式的放疗计划降低了重要危及器官(肺、心脏)的受量,并且其中2例患者的创新模式的pGTVnd达到处方剂量(66Gy)的百分比(89.7%和96.6%)明显高于其相应的传统模式的pGTVnd(68.71%以及0.29%)。结论:(1)初步证实该创新治疗模式在临床实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2)相对于传统放化疗的治疗模式,该创新模式的可以提高肿瘤照射剂量的同时对重要危及器官的保护性更好。
许孜谢小雪金和坤娄繁张荣杨锫杨敬儒金一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同步放化疗剂量学比较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预防放射性肺损伤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单纯干细胞组),B(单纯照射组),C(干细胞治疗组),D(空白对照组).B、C组大鼠建立放射性肺损伤模型;A、C组大鼠...
陈超维谢小雪娄繁张荣杨培杨敬儒金和坤
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研究鼻咽癌治疗后局部复发患者再次行调强放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本院收治的132例鼻咽癌综合治疗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3侧,女性39例,中位年龄49.8(25~72)岁,初治后复发时间间隔平均为55(11~201)个月。确诊复发后,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调强适形放疗进行治疗。【结果】132例患者中12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4.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6.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95/120)、55%(66/120)、25%(30/120)。至随访截止日期,死亡55例,其中29例因放疗副作用死亡,14例因放疗后再复发,11例因远处转移,1例放疗后再复发并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既往吸烟史、初治肿瘤原发灶(Tumor,T)分期、初治淋巴结(Node,N)分期、初治临床分期、复发T分期、复发N分期、复发临床分期、原发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剂量、临床靶区体积(Clinieal Target Volume,cTV)剂量、GTV体积、CTV体积、合并化疗与否、治疗后疗效评价、使用放疗增敏剂等因素均与生存期无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初治临床分期及复发T分期是预测无远处转移的复发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近期毒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无一例发生4级毒副反应。【结论】鼻咽癌治疗后局部复发再程调强放疗有效、可靠,毒副反应可耐受;初治临床分期及复发T分期是预测无远处转移的复发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娄繁杨锫张荣金和坤
关键词: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