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麻醉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4篇针刺
  • 4篇手术
  • 2篇心钠素
  • 2篇心内直视
  • 2篇心内直视手术
  • 2篇血浆
  • 2篇血浆心钠素
  • 2篇硬膜外麻醉
  • 2篇硬膜外腔
  • 2篇诱发电位
  • 2篇针刺复合小剂...
  • 2篇镇痛
  • 2篇直视
  • 2篇直视手术
  • 2篇手术期间
  • 2篇外腔
  • 2篇小剂量

机构

  • 9篇广州军区广州...

作者

  • 9篇张仁惠
  • 4篇梁炎基
  • 3篇李复金
  • 3篇阮聘仙
  • 2篇张兴安
  • 2篇崔伟历
  • 1篇王若松
  • 1篇何丰
  • 1篇施冲
  • 1篇温科辉

传媒

  • 5篇针刺研究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第一次疼痛治...

年份

  • 1篇1998
  • 3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8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硬膜外隧道式长时间保留导管51例初步观察
张仁惠
关键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导管硬膜外腔导管插入术
心内直视手术期间麻醉-手术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
1992年
在17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分阶段检查血浆心钠素(ANP)浓度,结果示自麻醉诱导开始,ANP水平即有明显升高,其升高幅度与 CVP 和 MAP 的高低有关,对其机理作了讨论。
张兴安李复金张仁惠崔伟历柳恩侯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心钠素心脏外科手术
心内直视手术期间麻醉—手术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
1992年
本文报道17例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浆心钠素测定的结果,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和麻醉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及其与血压调节、体液内环境稳定间的关系。
张兴安李复金崔伟历柳恩候张仁惠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麻醉心钠素
针刺复合麻醉用于危、老、弱、特病人手术疗效分析
1989年
我院继临床施行各种针刺麻醉手术5600余例之后,于一九八八年又着重研究危重、老年体弱、特殊疾病手术的针刺复合麻醉。分为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简称针药组)和硬膜外麻醉(简称对照组)各37例进行比较,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张仁惠梁炎基阮聘仙温科辉
关键词:手术疗效分析老人
按指数曲线程序给药维持静脉麻醉稳定血药浓度—硫喷妥钠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本研究基于血浆药物流出率的概念。应用指数曲线程序输注给药以维持预期硫喷妥钠血药浓度。药物输注由IBM-PC微机控制YBDS-11型输液泵自动进行。血浆硫喷妥钠由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求得血浆药物流出率后重新拟合曲线得出如下公式Ep(t)=39.96e^(-.158t) +8.63e^(-.0145t)+7.66。应用此公式,第二组7例病人88次血药浓度检测结果为10.09±9.0μg/ml。最大血药浓度变化在±20%之内。
王若松何丰施冲王卫权张仁惠李复金
关键词:硫喷妥钠静脉麻醉血液
硬膜外腔阻滞对电针传入的影响
1989年
在针刺麻醉行胃手术时,选用背部穴位的效果较好,而在针刺复合硬外小剂量麻醉时,取背部穴位的效果却不如选用肢体的穴位效果佳。这可能是由于硬膜外阻滞后,电针背部穴位的针感传入受阻之故。为证实此点,我们在模拟临床小剂量硬外麻的动物模型上,以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为指标,观察了硬膜外阻滞区内外诱发电位的变化。
梁炎基张仁惠
关键词:硬膜外腔阻滞电针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硬膜外阻滞后针刺麻醉硬外麻
三种刺激方法在623例针麻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1989年
在统一观察项目与评级标准下,本文将623例甲状腺手术随机应用于电针、电极板、手法捻针等三种刺激方法,比较了三组之间镇痛效果,并同时对不同穴位与不同手术方式进行了探讨。
张仁惠
关键词:手术中针麻甲状腺手术评级标准镇痛效果手术方式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时的穴位选择
1991年
为探索在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这一特定条件下选择针刺穴位的规律,指导在针刺复合麻醉临床中的选穴,进行了一系列临床及电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在模拟临床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的动物模型上观察到,在硬膜外腔注药后的2~60分钟内、刺激背部(阻滞区内)的皮层诱发电位振幅明显下降,30分钟时最明显,下降36.0±7.9%,以后有逐渐恢复趋势。
梁炎基阮聘仙张仁惠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针刺皮层诱发电位复合麻醉穴位选择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用于危老弱特病人138例临床效果分析
1991年
在过去针麻临床的基础上,着重进行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危重、以老年、体弱、特殊手术病人的研究。138例临床应用结果表明,术中镇痛效果良好,肌肉松弛,能满足外科手术要求,麻醉优良率达90.6%。尽管病人多为老年合并重要脏器疾患,但术中整体机能稳定,脉搏稳定率达74.1%,血压稳定者占49.6%,术中需用麻黄素纠正及维持血压的人次及用量明显减少。
张仁惠梁炎基阮聘仙
关键词:镇痛危重病人体弱针刺肌肉松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