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聘仙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芬太尼复合麻醉对心脏手术时心血管的影响被引量:1
- 1990年
- 我们在20例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者(Ⅰ组)和20例心瓣膜病患者(Ⅱ组)中分别应用了芬太尼(30μg/kg)+氯胺酮(3mg/kg)+箭毒(0.5mg/kg)+安氟醚(1.25%)和芬太尼(50μg/kg)+安定(0.2mg/kg)+箭毒(0.5mg/kg)+安氟醚(1.0%)两种复合麻醉,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并观察了麻醉和手术对心血管的影响。除了Ⅱ组17例心率下降较大,需静注阿托品外,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平稳,血压改变轻微,气管内插管时无显著的血流动力学反应,而手术刺激时心功能较好者血压升高显著。
- 林日辉王若松阮聘仙李复金
- 关键词:芬太尼复合麻醉心脏手术心血管
- 老人股骨头置换术中骨水泥毒性反应致呼吸心跳停止1例被引量:16
- 2006年
- 屠伟峰吴新海何洹阮聘仙戴建强施冲
- 术前误诊巨大心脏原发性神经鞘瘤麻醉处理1例
- 2006年
- 患者,女性,51岁,体重49kg,2月前开始出现头晕、耳鸣伴行走不稳;2d前开始饮水呛咳、双眼畏光、不能行走。Mill示双侧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以“双侧听神经瘤”收住入院,拟行双侧听神经瘤切除术。术前胸片示心脏扩大,B超示中纵隔右房旁探及109mm×80mm大小的实性混合性回声光团,考虑为“中纵隔混合性占位”,胸部CT示中纵隔巨大占位性病变,以“畸胎瘤”可能性大。故拟先行开胸纵隔探查联合纵隔肿瘤切除术,然后再行双侧听神经瘤切除术。术前其它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无心慌、气急等临床症状。
- 屠伟峰吴新海何洹孙梅阮聘仙
- 关键词:术前误诊巨大心脏麻醉处理神经鞘瘤双侧听神经瘤原发性
- 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评价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在开胸手术后的止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开胸手术 2 0 0例患者分为PCEA组 (简称P组 )和传统止痛组 (T组 )各 10 0例 ,P组用 0 12 5 %布比卡因 +0 0 0 15 %丁丙诺啡 +0 0 0 5 %吗啡混合液 ,通过Graseby 930 0PCA泵 ,按LCP模式给药 ;T组按病房医生医嘱传统给予麻醉性镇痛药。分别观察视觉模拟评分 (VAS)、镇静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组 2 4h吗啡用量 ( 1 0 1± 0 2 6 )mg ,丁丙诺啡 ( 30 5± 80 2 ) μg ,VAS评分为 1 8± 0 5 ,镇静评分 1 5± 0 5。T组 2 4h哌替啶用量为 ( 15 0± 6 0 )mg ,VAS 6 4± 1 2 ,镇静评分 0 5± 0 8。两组在ST -T、心律失常、高血压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开胸术后PCEA镇痛效果好 ,有利于呼吸功能恢复 ,并发症少 。
- 阮聘仙刘中华
- 关键词:开胸术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安全性
- 针刺复合麻醉用于危、老、弱、特病人手术疗效分析
- 1989年
- 我院继临床施行各种针刺麻醉手术5600余例之后,于一九八八年又着重研究危重、老年体弱、特殊疾病手术的针刺复合麻醉。分为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简称针药组)和硬膜外麻醉(简称对照组)各37例进行比较,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 张仁惠梁炎基阮聘仙温科辉
- 关键词:手术疗效分析老人
-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时的穴位选择
- 1991年
- 为探索在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这一特定条件下选择针刺穴位的规律,指导在针刺复合麻醉临床中的选穴,进行了一系列临床及电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在模拟临床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的动物模型上观察到,在硬膜外腔注药后的2~60分钟内、刺激背部(阻滞区内)的皮层诱发电位振幅明显下降,30分钟时最明显,下降36.0±7.9%,以后有逐渐恢复趋势。
- 梁炎基阮聘仙张仁惠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针刺皮层诱发电位复合麻醉穴位选择
-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用于危老弱特病人138例临床效果分析
- 1991年
- 在过去针麻临床的基础上,着重进行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危重、以老年、体弱、特殊手术病人的研究。138例临床应用结果表明,术中镇痛效果良好,肌肉松弛,能满足外科手术要求,麻醉优良率达90.6%。尽管病人多为老年合并重要脏器疾患,但术中整体机能稳定,脉搏稳定率达74.1%,血压稳定者占49.6%,术中需用麻黄素纠正及维持血压的人次及用量明显减少。
- 张仁惠梁炎基阮聘仙
- 关键词:镇痛危重病人体弱针刺肌肉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