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海东

作品数:22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针刺
  • 5篇眩晕
  • 5篇颈性
  • 5篇颈性眩晕
  • 4篇中风
  • 4篇中风后
  • 4篇卒中
  • 4篇疗效
  • 3篇电针
  • 3篇血性
  • 3篇抑郁
  • 3篇抑郁症
  • 3篇治疗颈性眩晕
  • 3篇中风后抑郁
  • 3篇中风后抑郁症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后抑郁症
  • 3篇耳穴

机构

  • 21篇武汉市中医医...
  • 2篇湖北中医学院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21篇孙海东
  • 8篇王非
  • 6篇邓敏
  • 3篇苏霞
  • 3篇金海涛
  • 3篇张京兰
  • 2篇王翠
  • 2篇禹红
  • 2篇孙永胜
  • 1篇姜磊
  • 1篇杨畅
  • 1篇陈慧敏
  • 1篇向诗余
  • 1篇黄金元
  • 1篇杨晶
  • 1篇谭晶晶
  • 1篇潘微
  • 1篇雷芳
  • 1篇邓敏

传媒

  • 3篇中医外治杂志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耳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22例被引量:4
2015年
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是中风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风病是目前人类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最多60%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后2 a内伴发抑郁症。其精神障碍表现在:患者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空虚、厌烦、淡漠、厌世等。抑郁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
孙海东王非
关键词:抑郁症中风电针耳穴
针刺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5
2015年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穴位为主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针刺四神聪、百会、风池等为基础穴进行辨证加减取穴,并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以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针刺四神聪为主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王非孙海东孙永胜
关键词:颈性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疗效
近五年来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
2014年
作者对5年来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在临床上取得的疗效以及不同方法的特点进行了综述。
王非孙海东
关键词:针灸颈性眩晕
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94例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除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外,还给予局部剌络放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0%,对照组为75.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刺络放血疗法配合针刺治疗偏头痛有良好的效果。
王非孙海东
关键词:偏头痛刺络放血疗法
蛇床子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RAGE)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IS模型,将其中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Ost低剂量组(Ost-L)、Ost高剂量组(Ost-H)和Ost-H+重组HMGB1(reambination HMGB1,rHMGB1)组(Ost-H+rHMGB1),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Zea-Longa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和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和IL-1β水平;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Niss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区病理形态;TU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羟胺法检测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钼酸铵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alases,CAT)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leaved Caspase-3)、HMGB1、RAGE、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有明显损伤,大鼠Zea-Longa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血清LDH水平、海马组织TNF-α、IL-1β水平、神经元凋亡率、MDA水平、cleaved Caspase-3、HMGB1、RAGE、p-NF-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血清NGF水平、海马组织IL-10、SOD、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Ost-L和Ost-H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显著减轻,大鼠Zea-Longa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血清LDH水平、海马组织TNF-α、IL-1β水平、神经元凋亡率、MDA水平、cleaved Caspase-3、HMGB1、RAGE、p-
孙永胜漆慧孙海东王非
关键词:蛇床子素炎症卒中
血栓弹力图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中评估价值
2025年
目的通过检测血栓弹力图(TEG)相关指标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凝固状态,探讨TEG相关指标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80例,女性60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59.12岁;病程3~24 h,平均病程14.17 h;并根据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2组,即轻度组(NIHSS评分≤4分)75例、中重度组(NIHSS评分>5分)65例。同时选择50例体检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0.12岁。对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进行凝血功能检验。TEG检测同时记录TEG的弹力图凝血反应起始时间(R)、凝块形成期(K)、图谱峰值幅度(MA)、峰值切线角度(α角)和凝血综合指数(CI)。以48 h内NIHSS得分较基准点提高2分作为标准,将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神经功能恶化加重组(END组),若得分增长未达2分的患者则被纳入非神经功能加重恶化组(即非END组)。将不同小组间的TEG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TEG参数指标上,轻度组R明显超过了中重度组[(5.66±1.25)min vs(4.63±1.08)min。P<0.05],而低于对照组[(5.66±1.25)min vs(6.35±1.32)min。P<0.05]。在α角和MA方面,轻度组高于对照组[(66.48±6.93)°vs(61.54±6.87)°、(64.12±8.71)mm vs(58.86±8.34)mm。P<0.05],但低于中重度组水平[(66.48±6.93)°vs(72.45±7.11)°、(64.12±8.71)mm vs(70.52±9.45)mm。P<0.05]。END组60例,非END组80例。END组R较非END组显著降低[(3.74±1.08)min vs(5.42±1.21)min。P<0.05],同时α角和MA则显著提高[(71.93±8.72)°vs(65.61±7.15)°、(72.14±9.25)mm vs(62.89±8.81)mm。P<0.05]。结论TEG的各项指标有助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且在早期神经恶化的预判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邓敏孙海东禹红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针刺配合电针治疗颈性眩晕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颈性眩晕(CV)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气血运行不畅,脑窍失养为其主要病机,多见于中老年人。2010年2月-2010年12月,笔者对40例眩晕患者采用针刺配合电针项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黄金元孙海东
关键词:颈性眩晕针灸疗法电针项针
针刺四神聪为主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为主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3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四神聪为主治疗,对照组予天麻素注射液静滴,治疗周期为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38%,两组疗效相近(P>0.05)。结论针刺四神聪为主可有效改善颈性眩晕症状。
王非杨晶张京兰金海涛孙海东杨畅
关键词:针刺四神聪颈性眩晕
针刺配合太乙神针关元穴对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排尿情况及盆底肌群肌电的影响被引量:3
2025年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太乙神针关元穴对卒中后尿失禁(PSUI)患者排尿情况及盆底肌群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PSUI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太乙神针关元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排尿情况、膀胱功能、盆底肌群肌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3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24 h尿失禁次数、24 h排尿次数和残余尿量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膀胱容量、最大尿量、盆底肌群肌电(Glazer)总分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太乙神针关元穴治疗PSUI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排尿功能、膀胱功能和盆底肌群肌电,提高生活质量。
孙海东邓敏张京兰金海涛马剑然陈慧敏
关键词:卒中尿失禁针刺太乙神针关元穴排尿情况
针药并用治疗面瘫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胸腺肽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除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外,还给予胸腺肽注射剂静滴;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胸腺肽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疗效满意。
向诗余孙海东苏霞
关键词:面瘫糖尿病针刺胸腺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