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爽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复合性近视散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 探讨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复合性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视光中心门诊就诊的9~14岁复合性近视散光(近视度-1.50~5.00 D,散光度-1.50~3.5 D)患者36例(68只眼)给予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进行矫正.分别测量戴镜前及戴镜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健康状况检查及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的配适状况.结果 戴镜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的裸眼视力均≥0.8,较戴镜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屈光度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较戴镜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前后角膜地形图3 mm区域前表面平坦及陡峭K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表面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中央3~5 mm最薄点的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地形图后表面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塑形镜配适状态良好,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前节未发生感染、角膜薄化前突,主观视觉质量满意.结论 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矫治一定屈光度的青少年复合性近视散光安全有效,但散光矫正的范围仍有一定的局限.
- 郭雷张悦陆新周爽刘岩
- 关键词:青少年
- 不同屈光状态在校大学生调节幅度和立体视的测定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不同屈光状态与调节幅度、立体视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150名在校大学生行客观验光、综合验光及相关双眼视功能的检查,包括立体视、调节幅度等的测量。按是否有近视分为:(1)正视组(11名),+0.75D≤SE(等效球镜度数)<-0.50D;(2)近视组(139名),SE≥-0.5D。近视组中按近视的度数分为:低度近视组(51名),中度近视组(69名),高度近视组(19名)。按是否有屈光参差分为:非屈光参差组(123名),屈光参差组(27名)。分析研究不同屈光状态学生的调节幅度、立体视的状况以及屈光参差对立体视的影响。结果:近视组的调节幅度较正视组的调节幅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P<0.05),近视组间调节幅度值有差异(F=1.474,P<0.05),其中高度近视组与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度数越大,测得的调节幅度值越大(r=0.2698,P<0.05);正视组与近视组之间立体视无显著差异(χ2=0.325,P>0.05),低、中、高度近视组之间立体视无显著差异(χ2=0.16,P>0.05);屈光参差组的立体视功能比非屈光参差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P<0.05)。结论:近视组较正视组的调节幅度大,近视组中,调节幅度与近视的度数呈正相关性。屈光参差组较非屈光参差组的立体视功能差。
- 康龙丹谢姝邢骥王闯周爽刘岩
- 关键词:立体视屈光参差
- 终末期肝病患者社区化姑息护理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
- 2025年
- 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ESLD)指因各种慢性肝脏受损导致的肝细胞无法满足人体生理需求的疾病,以肝功能失代偿和严重受损为主要临床表现。ESLD的发病原因包括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晚期肝细胞癌、慢性乙型肝炎等,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最为常见。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显示,全球感染丙型或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数约3.25亿,慢性肝病进展为ESLD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对患者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ESLD患者常出现严重并发症,其生理及心理压力较大。另外,ESLD的治疗与护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导致其产生消极、压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除对ESLD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外,加强护理对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周爽袁帅
- 关键词:肝硬化晚期肝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