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占小军

作品数:58 被引量:535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经济管理
  • 13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文明
  • 12篇文明行为
  • 12篇顾客
  • 12篇不文明行为
  • 9篇职场
  • 8篇自我
  • 5篇道德
  • 5篇满意度
  • 5篇工作满意度
  • 5篇顾客忠诚
  • 5篇感知
  • 4篇韧性
  • 4篇双刃剑
  • 4篇情绪
  • 4篇情绪耗竭
  • 4篇情绪劳动
  • 4篇组织支持感
  • 4篇绩效
  • 4篇服务质量
  • 3篇道德推脱

机构

  • 57篇江西财经大学
  • 5篇江西科技师范...
  • 4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南财经政法...
  • 3篇北方工业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江西理工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57篇占小军
  • 6篇曹元坤
  • 4篇李志成
  • 3篇罗文豪
  • 3篇熊立
  • 2篇祝振兵
  • 2篇杨维
  • 2篇刘彪文
  • 2篇王震
  • 1篇范秀成
  • 1篇余薇
  • 1篇梁雪娇
  • 1篇肖素萍
  • 1篇徐小凤

传媒

  • 9篇当代财经
  • 7篇管理评论
  • 6篇管理学报
  • 5篇江西社会科学
  • 3篇江西财经大学...
  • 3篇管理科学
  • 2篇南开管理评论
  • 2篇科技管理研究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珞珈管理评论
  • 2篇人力资源管理...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管理世界
  • 1篇江苏商论
  • 1篇管理工程学报
  • 1篇中大管理研究
  • 1篇管理观察
  • 1篇2013年J...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 3篇2003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对主动服务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5年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通过对3个阶段调研收集到的353份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探讨了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影响其主动服务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能够促进其主动服务行为;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在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与主动服务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感知算法行为约束不仅削弱了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与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之间的正向关系,还削弱了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在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与主动服务行为之间的间接效应。
占小军万漪李志成张慕凡王震
价值提升还是焦虑滋生:压力炫耀对自身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5年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代社会,压力被个体视为荣誉和炫耀的资本,压力炫耀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现有关于压力炫耀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探讨其对组织或第三方的影响,忽视了压力炫耀对自身的影响。基于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压力炫耀对自身影响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1的情景实验(N=181)结果表明,压力炫耀会提升员工基于组织的自尊而增加主动工作行为,也将引发员工的职场焦虑情绪而实施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2基于三时点的实地问卷调查(N=319),不仅再次验证了研究1的结果,还发现个人能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上结果不仅丰富了压力炫耀领域的相关研究,还为如何正确看待压力炫耀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启示。
占小军李珊王涛
声誉激励: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新思维被引量:19
2009年
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解决公务员的败德行为,声誉激励是其中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公务员声誉激励机制必须满足具有长远预期、完备的信息传播渠道等四个条件,同时根据现阶段我国公务员声誉激励失效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公务员职务晋升制度、充分发挥公务员声誉激励等政策建议。
占小军唐井雄
关键词:成本收益分析道德风险
职场不文明行为对服务破坏的影响——基于道德认知视角的解释被引量:8
2017年
基于道德认知视角分别探讨主管和顾客不文明行为对员工服务破坏行为的作用机制。利用对216名员工及其主管的两阶段配对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主管和顾客不文明行为均显著正向影响员工服务破坏行为;道德推脱在主管和顾客不文明行为与员工服务破坏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道德认同不仅正向调节着顾客不文明行为与道德推脱之间的关系,还正向调节顾客不文明行为—道德推脱—服务破坏行为这一中介机制。本研究的结论为服务性企业对不文明行为的干预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占小军
关键词:道德推脱道德认同
何以减少职场不文明行为?基于同事自我牺牲行为的抑制机制研究
2022年
尽管现有研究对职场不文明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对其抑制机制的讨论却十分欠缺。本文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索了同事的自我牺牲行为对员工职场不文明行为的抑制机制。通过三个阶段调研收集到的318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观察到同事的自我牺牲行为能够抑制员工职场不文明行为,员工底线心智中介了观察到同事的自我牺牲行为与员工职场不文明行为之间的关系。员工特质妒忌不仅调节了观察到同事的自我牺牲行为与员工底线心智之间的关系,还调节了员工底线心智在观察到同事的自我牺牲行为与员工职场不文明行为之间的间接效应。本文丰富了职场不文明行为抑制因素的探索,也为组织管理职场不文明行为提供了新思路。
占小军杨维
顾客欺凌行为:概念、测量、形成与作用机制被引量:12
2015年
顾客欺凌行为是指在服务交互过程中,员工感知到来自顾客"低质量"的人际对待,表现为顾客言语侵犯、性骚扰等。以往研究较深入地探讨了其相关概念、结构、影响因素和影响后果。顾客欺凌行为受个体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影响,通过资源保存、社会交换、情感事件及组织公平理论对个体和组织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应更深入探讨顾客欺凌行为的概念、结构和测量问题,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并基于不同的文化情境进行跨文化的研究。
占小军李志成梁雪娇
智能机器使用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双刃剑效应: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2025年
智能机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算法)的使用改变了员工的工作方式,员工与智能机器的互动使工作场所变得更加复杂,理解智能机器使用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变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通过325份有效样本,探究智能机器使用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双刃剑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AI认同的员工来说,智能机器使用降低了其温暖感知,从而抑制工作投入水平;对于高AI认同的员工来说,智能机器使用提升了其能力感知,从而促进工作投入水平。本研究打开了智能机器使用对员工工作投入影响机制的黑箱,并拓宽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适用范围,有助于员工正确认识并合理利用智能机器,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从而推动组织发展。
占小军周雯珺王涛
员工组织支持感对顾客忠诚影响的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研究服务员工组织支持感对顾客忠诚的作用机制,为此构建了一个以组织支持感为前因,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为媒介,以顾客的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为结果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在影响行为忠诚的过程中,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影响态度忠诚的过程中,工作满意度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组织承诺没有起到中介作用;在该模型中,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承诺具有正向影响。
占小军
关键词:组织支持感顾客忠诚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
一切为了底线?组织管理中底线心智研究述评与展望被引量:15
2021年
底线心智是指以获取底线结果为中心,而忽视组织其他重要事项的一维思维。目前对于底线心智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缺少关于该主题的系统综述。本文通过介绍其概念内涵和测量,进而梳理其前因、后果及作用机制,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述评,构建了底线心智研究的整体框架,并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发现,已有研究大多聚焦于探讨西方背景下底线心智的影响结果,对其前因以及中国情境下的影响结果关注不足。因此,本文从中国本土情境下底线心智概念内涵的完善、底线心智结构维度和测量工具的优化、底线心智前因后果及机制的整合、底线心智多层次结果的拓展等方面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为深化底线心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占小军杨维卢娜
关键词:财务结果
同事助人行为如何降低职场不文明行为: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和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9
2019年
作为一种轻微的越轨行为,职场不文明行为是组织行为领域关注的前沿主题。尽管已有学者开始探讨职场不文明行为的作用机制,但目前仍缺乏职场不文明行为抑制因素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旁观者视角提出了一个受到调节的中介模型:同事助人行为与职场不文明行为存在显著负向相关关系;道德推脱中介了同事助人行为与职场不文明行为之间的关系;当道德认同较低时,同事助人行为与道德推脱之间的负向关系更弱,同事助人行为与职场不文明行为的间接关系也更弱。基于343名企业员工及其同事的两阶段配对调查数据,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假设模型。这些研究发现既是对职场不文明行为研究领域的重要拓展,也丰富了学界对旁观者效应的认识。
占小军陈颖罗文豪郭一蓉
关键词:道德推脱道德认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