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志坤

作品数:22 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9篇关节
  • 7篇内固定
  • 5篇踝关节
  • 5篇踝关节骨折
  • 5篇疗效
  • 5篇关节骨折
  • 4篇手术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肱骨
  • 4篇肱骨近端
  • 4篇肱骨近端骨折
  • 4篇下胫腓
  • 4篇近端
  • 4篇近端骨折
  • 4篇关节功能
  • 3篇信号通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锁定钢板

机构

  • 22篇邯郸市第一医...
  • 9篇邯郸市中心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韦志坤
  • 9篇王旭东
  • 9篇杨芳
  • 8篇任少海
  • 5篇杨金杰
  • 5篇刘志翔
  • 3篇李高强
  • 3篇刘杰
  • 2篇范小波
  • 2篇高明
  • 2篇杨力
  • 2篇檀增桓
  • 2篇商淑梅
  • 2篇牛朋彦
  • 2篇王利娟
  • 1篇韩金涛
  • 1篇张静
  • 1篇高素文
  • 1篇孟昭英
  • 1篇李燕

传媒

  • 4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3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淫羊藿苷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在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过程中对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系物1(SIRT1)/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α(PGC1α)通路的影响。方法:以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骨向诱导组(在2 mmol/L L-谷氨酰胺、100 nmol/L地塞米松、10 mmol/L β-甘油磷酸酯、50μmol/L L-抗坏血酸-2-磷酸脂中进行骨向诱导)、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在骨向诱导的基础上添加0.01,0.10,1.00μmol/L的淫羊藿苷)、抑制剂组(在淫羊藿苷高剂量组的基础上添加10μmol/L AMPK抑制剂Compound C)。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矿化能力;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保护素(OPN)和AMPK/SIRT1/PGC1α通路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无矿化结节形成;骨向诱导组有明显的矿化结节;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矿化结节直径变大,染色变深,数量增多;抑制剂组矿化结节颜色变浅,结节变少。骨向诱导组OD_(450)值、ALP、BMP-2、OPG、p-AMPK/AMPK、SIRT1、PGC1α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OD_(450)值、ALP、BMP-2、OPG、p-AMPK/AMPK、SIRT1、PGC1α表达高于骨向诱导组(P<0.05);抑制剂组OD_(450)值、ALP、BMP-2、OPG、p-AMPK/AMPK、SIRT1、PGC1α表达低于淫羊藿苷高剂量组(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骨向分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通路实现的。
韦志坤杨芳邵菲杨金杰王旭东李树彬刘志翔刘杰任少海
关键词:淫羊藿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
膝内翻骨性关节炎经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短期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膝内翻骨性关节炎经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膝内翻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43膝),对所有患者均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方法治疗,医护人员对所有患者...
刘志翔商淑梅韩金涛韦志坤
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44例体会
2020年
下胫腓联合损伤是指胫腓骨下端彼此间的结构发生损伤,踝穴变宽,距骨向外或向后脱位,而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通常由于受伤时受到暴力行为过大,通常会损伤到双踝甚至三踝,并且还兼有骨间膜撕裂、下胫腓前后韧带断裂。踝关节骨折、脱位是骨科常见的损伤,多由间接暴力引起踝部扭伤后发生。
韦志坤杨芳
膝内翻骨关节炎经内侧撑开和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6年
目的对比观察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内侧撑开和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20例,设为观察组,接受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22例,设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明显比术前小,观察组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明显比术前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胫骨股骨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内侧胫股关节间隙宽度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相近,其中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截骨角度相对更为准确,术后容易导致患者髌骨至关节线距离减小和胫骨后倾增加;而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容易导致患者髌韧带短缩和胫骨后倾减小。
刘志翔商淑梅张艳艳韦志坤
山奈酚调节信号通路促进大鼠血管生成和骨折愈合
2025年
目的:探究山奈酚通过调节Notch信号通路促进大鼠骨折愈合和血管生成。方法:随机选择18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构建骨折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骨折大鼠随机平分为模型组、山奈酚组(腹腔注射100 mg/(kg·d)山奈酚)、抑制剂组(腹腔注射5 mg/(kg·d)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山奈酚+抑制剂组(腹腔注射100 mg/(kg·d)山奈酚和5 mg/(kg·d) DAPT),连续治疗8周,每组均18只。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骨折愈合情况;ELISA法检测骨代谢指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3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骨形成标志物(BMP2、SOX9)、血管生成标志物(VEGF和MMP9)以及Notch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X射线图像表明,模型组骨折部位的桥连接较弱。显微CT重建图像进一步说明,模型组缝隙相对较宽,愈伤组织较小。模型组较假手术组骨体积/组织体积(BV/TV)、愈伤组织面积、BALP、BGP含量、CD31阳性表达率、VEGF、MMP9、Notch1、HES1、HEY1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CTX-Ⅰ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山奈酚组较模型组骨折部位的桥连接改善,缝隙相对变窄,BV/TV、愈伤组织面积、BALP、BGP、CD31阳性表达率、VEGF、MMP9、Notch1、HES1、HEY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CTX-Ⅰ含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制剂组与山奈酚组以上指标结果相反;DAPT恢复了山奈酚对骨折大鼠血管生成和骨折愈合的影响。结论:山奈酚可促进骨折大鼠血管生成和骨折愈合,其机制与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韦志坤杨芳邵菲杨金杰王旭东李树彬刘志翔刘杰任少海
关键词:山奈酚信号通路骨折愈合血管生成骨形成
碘-131联合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甲亢的近远期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讨碘-131(131I)联合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T2DM)伴发甲亢的近远期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T2DM伴发甲亢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2)、B组(n=42)和C组(n=41)。其中A组给予131I联合胰岛素泵治疗,B组给予131I联合二甲双胍治疗,C组给予胰岛素泵联合甲硫咪唑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近远期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骨代谢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临床近期、远期疗效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复发率低于B组、C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高于治疗前,且A组高于B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水平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C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C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骨钙素(BGP)、降钙素(CT)、I型前胶原N端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磷酸酶(AL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C组(P<0.05)。治疗期间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131I联合胰岛素泵治疗T2DM伴发甲亢患者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及骨代谢指标,降低血糖水平。
杨芳檀增桓韦志坤杨力王利娟高明
关键词:碘-131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甲亢骨代谢
一种可调整的肢体固定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整的肢体固定夹,涉及肢体固定夹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壁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座两侧中间靠底部位置均贯穿并设置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将患者将肢体放置...
韦志坤
带线锚钉修补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带线锚钉(SA)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对踝关节骨折(AF)合并三角韧带损伤(DL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38例AF合并DL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ORIF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SA修补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美国矫形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距骨倾斜角、患侧内踝间隙、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距骨倾斜角、患侧内踝间隙、VAS评分、β-CTX水平减小/降低,AOFAS评分、BGP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OFAS评分、BGP水平高于对照组,距骨倾斜角、患侧内踝间隙小于对照组,VAS评分、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修补对AF合并DLI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踝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恢复。
韦志坤邵菲王旭东杨金杰范小波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损伤踝关节功能
鲑鱼降钙素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2019年
探析鲑鱼降钙素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选出130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为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确切,实现坚强内固定,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王旭东邵菲李高强韦志坤任少海
关键词:鲑鱼降钙素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功能并发症
TLIF技术在腰椎间盘翻修手术中应用的选择和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腰椎翻修手术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06-2012-08应用TLIF技术治疗28例FBSS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价治疗效果,Suk方法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2例术中出现硬脊膜损伤,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术后出现切口内血肿,无永久性神经损伤者。术后JOA评分,优19例,良5例,可4例,改善率85.7%,术后12个月根据Suk标准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TLIF术式具有并发症少、神经根管减压彻底、能够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椎间高度及生理前凸等优点,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王志强张静孟昭英牛朋彦张建国刘志翔韦志坤
关键词: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翻修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