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作炯 作品数:331 被引量:1,455 H指数:17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武汉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农业科学 更多>>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4年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由活化的中性粒细胞释放的染色质和细胞内颗粒蛋白组成。NETs不仅参与杀死病原体,也发生在无菌炎症中,介导组织损伤,并在急性肝衰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干预其形成和释放可能是治疗急性肝衰竭及其并发症的新策略。本文就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急性肝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一些潜在的新治疗靶点。 杨世欣 郭金 张丹眉 龚作炯关键词:急性肝衰竭 髓过氧化物酶 转换生长因子β超家族对自身免疫性肝病中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作用 2025年 CD4^(+)T细胞是机体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性与免疫调控稳态的中心,而辅助性T细胞17(type 17 helper T cell,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 cell)是参与免疫系统发挥致病性及排他性的2个重要亚群,二者在体内对立相生,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二者间的分化平衡是维持机体免疫自稳的基石。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参与Th17/Treg平衡,其中转换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其家族分子对Th17及Treg细胞的分化和Th17/Treg平衡的维持具有关键作用。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异常,Th17/Treg平衡失调。本文对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对自身免疫性肝病中Th17/Treg平衡的作用及潜在治疗靶点进行综述。 沈起艳 龚作炯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戊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6年 戊型肝炎病毒(HEV)属于嗜肝病毒的一种,是直径为27-34nm的无包膜的病毒颗粒[1-2]。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是引起全球范围内急性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原因。它可引起低或中等收入国家急性肝炎的大范围流行,也可引起部分地区急性肝炎的散发。近年来不少地区对HE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HEV感染在我国呈逐渐上升的流行趋势。 张冬琴 龚作炯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炎相关性 急性病毒性肝炎 HEV感染 中等收入国家 急性肝炎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CY1215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D-Gal N/LPS)诱导的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模型小鼠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CY1215的作用下,炎症相关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微小RNA-141(microRNA-141,miR-141)的表达情况。方法将18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ALF模型组(n=6)、ACY1215干预组(n=6),ALF模型组和ACY1215干预组采用D-Gal N/LPS联合诱导ALF小鼠模型,其中ACY1215干预组在造模前2 h腹腔注射ACY1215。24 h后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结构变化并检测肝组织PCT、HMGB1、miR-14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ALF模型组相比,ACY1215干预组小鼠肝组织结构破坏程度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血清AST、ALT、TBIL水平显著下降,肝组织HMGB1及PCT表达显著降低,miR-141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ACY1215对ALF小鼠肝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减轻肝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刘扬 张海月 焦方舟 张文斌 陈倩 龚作炯关键词:急性肝衰竭 降钙素原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22年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常呈慢性化,其相关终末期肝病主要包括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等。其中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导致我国慢性HBV感染者预后不良、短期病死率激增的一组重要临床综合征。目前许多研究表明HBV相关肝病会合并免疫紊乱,从而使患者易受各种病原体侵袭,同时感染又会加剧肝功能衰竭,使疾病预后进一步恶化。本文旨在探究HBV相关ACLF合并感染的机制、危险因素及可能的治疗措施。 郭金 龚作炯 石春霞关键词:细菌感染 线粒体动力学与细胞骨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线粒体以腺苷三磷酸(adenosine-5′-triphosphate,ATP)的形式为细胞提供能量,介导细胞凋亡、自噬并参与细胞内钙稳态调节等^([1])。机体通过调控线粒体动力学来维持细胞健康、动态的网络^([2])。众所周知,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运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张艳琼 石春霞 张清奇 张丹眉 郭金 龚作炯关键词:细胞骨架 裂变 茶多酚及没食子酸表没食子酸儿茶素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研究茶多酚及EGCG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茶多酚治疗Ⅰ组、茶多酚治疗Ⅱ组、EGCG治疗Ⅰ组、EGCG治疗Ⅱ组。以酒精+0.5mL鱼油灌胃制作酒精性肝病模型。茶多酚治疗Ⅰ、Ⅱ组另外分别给予200mg/kg、100mg/kg茶多酚灌胃治疗,EGCGⅠ、Ⅱ治疗组则给予100mg/kg、50mg/kgEGCG灌胃治疗。4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并测定肝功能。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IL-18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并且肝组织表现肝细胞中度脂肪变性,点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茶多酚及EGCG治疗组显著降低血清ALT水平,与正常组相接近,肝组织仍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但未见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血清TNF-α、IL-1及IL-18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升高,但给予茶多酚及EGCG治疗后,其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茶多酚及EGCG可减轻酒精性肝损伤的炎症与坏死,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和IL-18等有关。 周晓蓉 龚作炯 袁光金 孙小梅关键词:酒精性肝病 茶多酚 EGCG IL-1 IL-18 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FN-γ和IL-18的影响 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变化,探讨阿德福韦酯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免疫效应机制。方法:选择参加阿德福韦酯Ⅱ期临床试验的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阿德福韦酯治疗前、治疗4、12、24、48周末患者血清IFN-γ和IL-18水平,以及HBV DNA及AL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IFN-γ及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HBV DNA水平逐渐降低,各检测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在治疗4周时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然后逐渐下降直至正常。IFN-γ及IL-18水平逐渐升高,在12周时达到高峰(P<0.01),然后逐渐降低。完全应答组治疗前INF-γ和IL-18水平高于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P<0.01)。完全应答和部分应答组治疗后INF-γ和IL-1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而无应答组IFN-γ和IL-1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除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外,可促进Th1型细胞因子分泌,调动机体对HBV的细胞免疫,有利于HBV的清除。 黄小俊 王鲁文 龚作炯关键词:乙型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8 甜菜碱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肝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甜菜碱对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和肝脏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包括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甜菜碱低、高剂量组、腺苷蛋氨... 张频 龚作炯 王鲁文 孙小梅 周晓蓉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 甜菜碱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文献传递 小剂量α-干扰素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观察应用α-干扰素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联合病毒唑方案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IFN-α治疗。初始剂量为100万U,每周三次,加病毒唑600mg/d,治疗3个月后,将IFN剂量增加至300万U和病毒唑1000mg/d,治疗半年,观察疗效。结果11例患者有7例耐受尚好并完成IFN疗程,而4例无法耐受,IFN治疗提前终止。与治疗前比较,7例患者治疗后的ALT、AST、ALB、TBil、PTA、HCVRNA、肝纤维化指标(HA、LN、PCIII、C-IV)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IFNα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方案可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但治疗的益处还有待观察。 陈文 王鲁文 袁念芳 龚作炯关键词:丙型肝炎肝硬化 失代偿 Α-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