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晶晶

作品数:21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传染
  • 8篇传染病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5篇染病
  • 3篇疫情
  • 3篇网络直报
  • 3篇腹泻
  • 3篇感染性
  • 3篇感染性腹泻
  • 3篇病原学
  • 2篇人口
  • 2篇其他感染性腹...
  • 2篇污染
  • 2篇细菌性
  • 2篇细菌性痢疾
  • 2篇痢疾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儿童
  • 2篇法定传染

机构

  • 21篇郑州市疾病预...
  • 7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大连市疾病预...
  • 1篇郑州市中原区...
  • 1篇洛阳市疾病预...

作者

  • 21篇段晶晶
  • 15篇李肖红
  • 11篇徐兰英
  • 11篇韩同武
  • 11篇李国伟
  • 4篇王松强
  • 3篇王万民
  • 3篇安戈
  • 3篇张月泉
  • 3篇牛卫东
  • 3篇贾伟华
  • 2篇许汴利
  • 2篇梁士杰
  • 2篇李蓬
  • 2篇洪月玲
  • 2篇申晓靖
  • 2篇刘江华
  • 2篇赵嘉咏
  • 2篇卢伟霞
  • 2篇李建彬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河南预防医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现代疾病预防...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带有药液罐和废液罐的传染病用雾化吸入器
本发明公开了雾化吸入治疗技术领域的一种带有药液罐和废液罐的传染病用雾化吸入器,包括吸入面罩、加热圆筒,加热圆筒内腔设有加热组件,加热圆筒的另一端连接有药液罐,药液罐内腔设有雾化机构,药液罐的底部安装有空气压缩器,吸入面罩...
徐兰英尤爱国李国伟贾伟华洪月玲刘立庭段晶晶李肖红
2005-2009年郑州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2005-2009年郑州市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控措施及完善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9年上报的郑州市腹泻病国家级监测点细菌性痢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2005-2009年各监测点共采集细菌性痢疾样本2 630份,阳性率为6.73%,7~9月份及3~6岁组阳性率最高,致病菌中福氏志贺菌占80.23%,宋内志贺菌占19.77%。结论郑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幼儿是主要的发病人群,致病菌以福氏志贺氏菌为主,但宋内志贺氏菌所占比例有升高趋势。
段晶晶李肖红刘江华韩同武徐兰英李蓬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病原学
2019年郑州市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分离沙门菌的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了解2019年郑州市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分离沙门菌的基本流行特征及主要血清型分布情况,为今后该地区科学防控沙门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9年郑州市21家医院上送的206株沙门菌进行复核鉴定、基本流行病学分析与血清学分型。结果 206株菌株分别来自126名男性和80名女性患者,不同年龄组均有沙门菌感染病例。可以分为10个群和29种血清型,其中最常见为肠炎沙门菌(40.78%),其次为鼠伤寒沙门菌(28.16%)。沙门菌引起的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0~3岁,一共包含124株沙门菌,可以分为8个血清群和21种血清型,最常见的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37.10%),其次为肠炎沙门菌(29.03%)。结论郑州市沙门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患者年龄集中在低年龄段,血清型分布呈多样性,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但在不同年龄段中两种血清型占比优势不同。
周鹏安戈李羿赵雪蕾牛卫东段晶晶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沙门菌血清分型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
2012—2015年郑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价郑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为提高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质量评价指标对传染病网报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12—2015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卡398 475张,网络报告率及网络正常运行率为100%,及时报告率为99.95%,及时审核率为99.92%,重卡率为0.02‰;综合评价合格率为99.97%。结论郑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相对稳定并保持在较高水平。
徐兰英杨雯雯李肖红易海莉陈君段晶晶李国伟韩同武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
2011-2016年郑州地区5岁以下腹泻儿童病毒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郑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种类。方法收集2011-2016年郑州地区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粪便样本1 285份,采用ELISA法检测样本中的A组轮状病毒抗原,并对阳性者采用RT-PCR进行G/P基因分型;采用RT-PCR/PCR检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结果共检出阳性样本552份,其中混合感染样本29份,总阳性率为42.96%。4种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1.98%、6.54%、4.20%、2.49%。A组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全年均可检出,A组轮状病毒的发病高峰为秋冬季,基因分型以G9和P[8]为主;杯状病毒季节特征不明显,6月和9月阳性率稍高,以诺如Ⅱ型为主。1岁半以内儿童4种腹泻病毒感染率分别占93.67%、94.05%、90.74%、87.50%。结论郑州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为A组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1岁半以内儿童是病毒性腹泻的高发人群。
段晶晶姚卓李肖红韩同武李小芹徐兰英申晓靖赵嘉咏
关键词:儿童腹泻流行病学轮状病毒
2010-2018年郑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通过对郑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掌握突发公共卫生疫情发生的处置规范,为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2010-2018郑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8年,郑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9起,累计报告发病人数297例,死亡人数4例。报告事件以传染病事件(15起,占78.95%)为主,涉及疾病主要有流行性腮腺炎(3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3起)、流行性感冒(2起)、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起)、手足口病(1起)、水痘(3起)、霍乱(1起)、寨卡病毒病(1起);中毒类突发事件(4起,占21.05%),包括食物中毒(3起)、急性职业中毒(1起)。一般事件占57.89%(11起),未分级占31.57%(6起),较大事件占10.52%(2起)。发生场所最多的是学校(10起,52.63%)。结论郑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为主,小学和幼托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场所。主要以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为主;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李肖红贾伟华段晶晶韩同武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传染病
2013-2019年郑州市境外输入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2013-2019年郑州市境外输入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中国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境外输入传染病病例信息,描述输入病例的构成、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报告境外输入传染病223例,以疟疾为主(180例,占80.71%),其次为登革热(41例,占18.39%)。境外输入传染病以男性为主(207例,占92.83%),病例多为20~59岁(213例,占95.52%)。每年5-8月和12月是境外输入传染病的高峰期。感染来源国家因病种有所不同,主要为柬埔寨和加纳、尼日利亚等。输入病例数最多的是金水区(50例,占22.42%),其次为巩义市(33例,占14.80%)。结论根据郑州市境外输入传染病种类及其来源国家等流行病学特征的不同,建议对出国务工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出国前健康教育;将劳务输出群体作为重点监测人群,提高临床医生及时诊断能力,减少死亡病例,防止二代传播。
李肖红易海莉段晶晶张月泉李新庆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
一种传染病数据监控处理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染病数据监控处理方法和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采集,对传染病数据进行多源异构数据的采集;a.医疗机构数据,通过API接口采集医院的病例数据库数据;b.政府检测数据,...
徐兰英尤爱国李国伟贾伟华洪月玲刘立庭段晶晶李肖红
2004-2017年郑州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2004-2017年郑州市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7年郑州市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7年郑州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939例,以副伤寒为主(70.71%)。2006-2007年和2015年发病率出现2次高峰,其他年份发病率波动在0.14/10万~1.0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0.92/10万。郑州市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郊县居民发病率高于市区,发病高峰为每年的6-10月,主要集中在15~44岁的青壮年(63.79%),男女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病例职业主要为农民和学生,分别占39.51%和14.70%。结论郑州市属于伤寒副伤寒的低发地区,但部分县(市)发病率仍较高,应增加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健康教育,加强传染源管理,加大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的监管力度,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止疫情暴发。
段晶晶安戈周鹏李肖红牛卫东韩同武王松强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
2004—2018年郑州市梅毒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梅毒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8年郑州市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8年郑州市共报告梅毒病例36 084例,年均发病率为30.41/10万,整体以2012年和2016年为折点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隐性梅毒占总病例数的70.56%,男女性别比为0.94∶1。94.82%的病例为15岁以上人群,其中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是25~39岁组,但85~岁组年均发病率最高。病例职业构成以农民和家政待业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9.10%和23.84%。结论梅毒仍然是郑州市需要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应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意识,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同时积极开展对高危人群的筛查,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其发病水平。
段晶晶李肖红刘征董志伟
关键词:梅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