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英
- 作品数:31 被引量:186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联合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随机双盲试验,评价乙肝母婴阻断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阻断乙型母婴传播的最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8月至2015年12月,以收集到的412例HBsAg阳性母亲及其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新生儿随机分2组,于新生儿出生后6h内注射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100或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采用0、1、6方案接种,于接种第三针后(30±7)d和1岁时采血,用雅培试剂检测乙肝五项,同时评价母亲怀孕时乙肝感染状态、生产方式、喂养方式等因素对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的影响。结果母亲孕期HBeAg阳性组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为6.25%(10/160),阴性组失败率为0.00%(0/252);母亲孕期HBV-DNA载量>107 Log IU/ml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为7.81%(10/128),<107 Log IU/ml组失败率为0.00%(0/284);母亲孕期HBeAg是否阳性、HBV DNA载量是否>107 Log IU/ml等不同组间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Ig 100和200IU、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喂养方式、不同地域分布等各组间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与HBIg用100还是200IU、生产方式、喂养方式、地域分布等无关;母亲孕期HBeAg阳性组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大于阴性组、母亲孕期HBV DNA载量<107 Log IU/ml者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高于低于此浓度者。
- 徐兰英刘建勋常战军李杰孙奎霞庄辉
- 关键词: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免疫影响因素
- 1961—2022年郑州市炭疽流行特征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通过分析1961-2022年郑州市炭疽病例流行状况和特征,为炭疽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1961-2022年郑州市报告的本市炭疽病例的流行概况进行分析。结果1961-2022年郑州市共报告本地人间炭疽病例73例,全部为皮肤炭疽,年均发病率0.0058/10万;死亡1例,病死率1.37%;1972年报告病例数最多32例,其次是2020年较多7例,其余年份报告病例数较少或无报告。流行高峰出现在6-8月。病例主要集中在农村居民为主的荥阳市(46例)和中牟县(21例),占报告总数的91.78%。病例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羊、牛等家畜是主要传染源。局部症状多出现在手和手臂。结论1961-2022年郑州市报告的本地人间炭疽病例全部是皮肤炭疽,羊、牛是人间炭疽的主要传染源,应加强群众的健康教育,增强防护意识。
- 徐兰英李肖红李国伟闫永芬李天全张威娜
- 关键词:炭疽皮肤炭疽疫情
- HIV-1 P24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2014年
- 目的 通过建立新型人源化抗HIV-1 P24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平台,研制1~2种抗HIV-1 P24抗体.方法 使用连接P24的磁珠分选特异性分泌P24抗体的B细胞,有限稀释后,提取总mRNA,采用逆转录和巢式PCR扩增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基因,经测序鉴定后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Cloning vector AbVec-hIgG1、Cloning vector AbVec-hIgKappa、Cloning vector AbVec-hIgLambda中;通过瞬时转染293T细胞得到重组抗体;使用proteinA亲和层析纯化抗体.结果 成功筛选到5对抗HIV-1 P24的人源单克隆抗体基因.结论 本研究初步成功地建立了人源化HIV-1 P2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方法,为HIV早期诊断以及筛选其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 崔佳雯毛怡心马晶贾润清余双庆张晓梅常占军戴蕾李喜英牛卫东梁世杰刘征刘建勋徐兰英曾毅张晓光
- 关键词:HIV-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抗体单克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乙肝疫苗和HBIG联合免疫后的抗体持久性观察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采取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μg,0-1-6三针)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或200IU)免疫后3年内的抗体持久性,为制定科学强化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新生儿7月龄时及1岁、2岁和3岁时分别采血,追踪观察按照免疫程序免疫后3年内儿童的抗-HBs动态变化情况及持久性。结果儿童的抗-HBs无应答、低应答、正常应答和高应答率分别由7个月时的0.76%、5.34%、38.17%、53.18%(有2.54%感染HBV),变为3岁时的25.13%、44.67%、18.73%和7.68%(有3.79%感染H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岁时低应答和累计无应答率达到69.80%。抗-HBs几何平均滴度由7个月时的997.56mIU/ml降为3岁时的59.06mIU/ml。7个月时为低应答、正常应答和高应答的,各有一例在3岁前感染。结论母亲HBsAg阳性的,需定期检测抗-HBs,免疫后1-2年加强免疫。
- 徐兰英刘建勋常战军李杰刘亚林庄辉程桂芝魏红霞陈炜卿王莉敏胡志敏
- 关键词:抗体持久性
-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联合不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评价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联合不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为制定符合我国乙型肝炎母婴阻断的最佳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HBs Ag阳性母亲及其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建立前瞻性研究队列。新生儿出生后6h内注射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100IU或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分别于1月龄和6月龄接种,于接种第3针后1个月±7d采血,用雅培试剂检测乙肝五项,评价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结果 100IU组和200IU组母婴阻断失败率分别为2.13%(4/188)和2.69%(6/223),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6.81%和96.86%,乙肝表面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238.91m IU/m L和886.91m IU/m 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62,0.976,0.108)。结论 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联合100IU HBIG比联合200IU HBIG的母婴阻断效果更加经济有效。
- 徐兰英常战军刘建勋李杰孙奎霞庄辉程桂芝魏红霞陈炜卿王莉敏胡志敏
-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
- 2012—2015年郑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评价郑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为提高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质量评价指标对传染病网报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12—2015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卡398 475张,网络报告率及网络正常运行率为100%,及时报告率为99.95%,及时审核率为99.92%,重卡率为0.02‰;综合评价合格率为99.97%。结论郑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相对稳定并保持在较高水平。
- 徐兰英杨雯雯李肖红易海莉陈君段晶晶李国伟韩同武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
- 2011-2016年郑州地区5岁以下腹泻儿童病毒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郑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种类。方法收集2011-2016年郑州地区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粪便样本1 285份,采用ELISA法检测样本中的A组轮状病毒抗原,并对阳性者采用RT-PCR进行G/P基因分型;采用RT-PCR/PCR检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结果共检出阳性样本552份,其中混合感染样本29份,总阳性率为42.96%。4种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1.98%、6.54%、4.20%、2.49%。A组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全年均可检出,A组轮状病毒的发病高峰为秋冬季,基因分型以G9和P[8]为主;杯状病毒季节特征不明显,6月和9月阳性率稍高,以诺如Ⅱ型为主。1岁半以内儿童4种腹泻病毒感染率分别占93.67%、94.05%、90.74%、87.50%。结论郑州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为A组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1岁半以内儿童是病毒性腹泻的高发人群。
- 段晶晶姚卓李肖红韩同武李小芹徐兰英申晓靖赵嘉咏
- 关键词:儿童腹泻流行病学轮状病毒
- 2020-2021年郑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境外输入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郑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输入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郑州市2020-2021年报告的境外输入COVID-19病例资料,从人群、时间、来源国、诊疗、复阳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与描述。结果共报告518例境外输入病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387例,占74.71%,确诊病例131例,占25.29%,无重症及死亡病例。男女性别比3.39∶1,平均年龄(34.39±10.33)岁,20~40岁占69.50%;职业分布前三位为家务及待业、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分别占22.78%、22.59%、11.78%。输入病例来源涉及29个国家,前三位是俄罗斯156例、菲律宾127例、缅甸60例,分别占30.11%、24.52%和11.58%。入境至诊断平均时间为(1.99±0.14)d,83.59%病例入境3 d内被诊断,平均住院时间(23.75±0.67)d。共有11例复阳,复阳率2.12%。结论郑州市的境外输入病例以年轻男性为主,无症状感染者居多,多数能在入境之初诊断,目前外防输入措施合理有效。
- 徐兰英梁士杰李肖红张威娜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2016年郑州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了解2016年郑州市法定传染病的发生水平、构成及流行特征。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16年郑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郑州市总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67 296例,发病率为827.47/10万,报告死亡70例,死亡率为0.86/10万,病死率为0.01%。其中甲类传染病出现1例霍乱疫情。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21 525例,发病率为264.67/10万,报告死亡66例,死亡率为0.81/10万,病死率为0.3%。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45 770例,发病率为562.79/10万,报告死亡4例,死亡率为0.049 2/10万,病死率为0.01%。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乙肝、丙肝、肺结核、梅毒和淋病。丙类传染病发病数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结论在2016年郑州市法定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依然是严重危害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 余志祥徐兰英李肖红贾伟华陈欣然韩同武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特征流行病学分析
- 一种传染病数据监控处理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染病数据监控处理方法和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采集,对传染病数据进行多源异构数据的采集;a.医疗机构数据,通过API接口采集医院的病例数据库数据;b.政府检测数据,...
- 徐兰英尤爱国李国伟贾伟华洪月玲刘立庭段晶晶李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