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利民

作品数:166 被引量:799H指数:15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49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34篇天文地球
  • 24篇生物学
  • 21篇水利工程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1篇沙地
  • 30篇科尔沁沙地
  • 27篇土壤
  • 27篇草甸
  • 23篇植被
  • 23篇沙丘
  • 16篇流域
  • 16篇干旱
  • 15篇蒸散
  • 12篇蒸散发
  • 11篇地下水
  • 11篇水文
  • 11篇水质
  • 11篇半干旱
  • 10篇遥感
  • 10篇草原
  • 9篇生态
  • 8篇同位素
  • 8篇锡林河流域
  • 6篇地质

机构

  • 166篇内蒙古农业大...
  • 8篇清华大学
  • 6篇长春市水文水...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2篇中铁二院工程...
  • 2篇通辽市防汛抗...
  • 2篇通辽市牧区水...
  • 2篇通辽市水文勘...
  • 2篇南京市水利规...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通辽市台河口...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西湖大学

作者

  • 166篇段利民
  • 147篇刘廷玺
  • 44篇童新
  • 37篇王冠丽
  • 27篇罗艳云
  • 15篇张文瑞
  • 15篇刘晓民
  • 13篇李东方
  • 11篇高瑞忠
  • 8篇陈小平
  • 7篇韩春雪
  • 7篇王国强
  • 6篇张圣微
  • 6篇雷慧闽
  • 5篇刘小燕
  • 5篇闫雪
  • 5篇李玮
  • 4篇张波
  • 4篇杨大文
  • 4篇贾恪

传媒

  • 12篇中国沙漠
  • 11篇干旱区研究
  • 6篇水土保持研究
  • 6篇环境科学
  • 6篇生态学杂志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草业学报
  • 5篇干旱区地理
  • 4篇生态学报
  • 4篇中国草地学报
  • 3篇水科学进展
  • 3篇人民黄河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水利学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30篇2025
  • 24篇2024
  • 11篇2023
  • 12篇2022
  • 5篇2021
  • 15篇2020
  • 19篇2019
  • 9篇2018
  • 13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土壤蒸发能力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为沙地土壤蒸发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与沙地土壤蒸发能力有关的18个影响因子系列的主成分,研究土壤蒸发能力的影响因子。[结果]通过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删减和剩余变量的舍弃分析,最终确定的主成分是由11个因变量共同构成的综合向量,它们所对应的载荷都达到了75%以上,并将沙地土壤蒸发能力的影响因子分为3类:温度因素、湿度因素、风速因素。在众多影响因子中,距地面高2.0m处的风速和相对湿度突出,它们所对应的因子累计载荷值分别是94.3%、94.2%。[结论]距离地面高2.0 m处的气象因子对土壤蒸发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
王冠丽刘廷玺孙铁军杨颖李世强段利民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沙地
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稳定适宜配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稳定适宜配位方法,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流域生态本底数据,并构建生态水文数据库;步骤2:根据生态水文数据库构建景观格局‑生态系统耦合模型,进行生态功能...
刘廷玺褚少杰王怡璇段利民孙金张桂馨
沙地蒸散发与凝结变化规律野外试验分析
2009年
文章根据大量野外实测资料研究了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四个样地沙坨边缘地、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丘在植被生长期内(5月至9月)的裸地土壤蒸散发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蒸散发现象均发生在日出至次日落日期间;随着蒸发量的变化凝结量正相关变化;由日均蒸发量和凝结量可看出从沙坨边缘地到流动丘腹地蒸散发量逐渐减少,凝结量逐渐减少。研究成果对沙地的生态保护及生态逆转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海青刘廷玺王冠丽段利民王力刘旭
关键词:沙地蒸散发土壤凝结水微型蒸渗仪
不同处理方式对沙丘-草甸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以科尔沁草甸草地、沙丘-草甸过渡带草地和沙丘草地为研究区,研究围封禁牧(UNM)、禁牧+割草(M)、禁牧+火烧(F)和围栏外放牧(G)4种处理方式对植被数量特征(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群落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特征以及土壤电导率(ESC)、有机碳(SOC)和土壤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等土壤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沙丘-草甸草地的最佳管理方式,为我国半干旱地区草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土壤各特征指标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具有表聚性。(2)沙丘-草甸草地F、M和G处理较UNM处理植被群落多样性特征均增加。(3)沙丘-草甸草地M、F和G处理较UNM处理植被和土壤特征指标差异明显;F处理植被数量特征和土壤特征指标增加,G处理降低,M处理草甸草地植被数量特征和土壤酶活性降低,而沙丘-草甸过渡带草地和沙丘草地均增加。综上所述,控制性火烧是沙丘-草甸草地的最佳管理方式。
王志婷刘廷玺童新童新郝丽娜段利民王冠丽
关键词:植被特征土壤酶活性
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障碍度诊断
2025年
近些年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愈加突出.本研究基于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层面22项评价指标,构建了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采用AHP-熵权组合权重TOPSIS模型,开展2010-2021年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应用障碍度模型诊断了评价结果的主要障碍因子及障碍度.结果表明:近10年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鄂托克旗和达拉特旗增速最快,年均可达2.5%;9个旗区水资源承载力多为临界可承载,时空分异显著,准格尔旗和杭锦旗的水资源承载力分别为最强和最弱;最主要的障碍因子为供水模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生态环境用水率.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人口产业结构调整等提供支撑.
石奇伟段利民杨璐苗平郝蓉王瑞东芦小燕罗艳云罗艳云刘廷玺
关键词:TOPSIS模型水资源承载力
锡林河流域草原生物量空间格局分析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化下典型草原生物量的变化及其对水热等因子的响应,以锡林河流域77个采样点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生物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多个环境因子与生物量的关系;并利用多因子插值和Kriging插值两种方法,实现样点尺...
张俊怡刘廷玺段利民
关键词:锡林河流域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插值空间格局分析
文献传递
一种预测矿区地下水位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矿区地下水位的方法,包括:收集矿区气象和采煤生产数据并构建输入变量库,使用偏互信息算法PMI对输入变量库进行非线性的特征变量筛选,使用STL算法对被筛选中的两个特征变量与地下水位时间序列进行去趋势,分...
张文瑞段利民刘延玺黎明扬张俊怡冀如
毛乌素沙地海流兔河流域水文地质特征被引量:5
2021年
海流兔河流域是毛乌素沙地的代表性流域,开展以流域为单元的研究,将为毛乌素沙地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系统分析海流兔河流域的含水层展布和地下水分布特征,创新性地将含水层厚度和地下水埋深的分区进行小波图像融合后,得到了新的水文地质参数分区。结果表明:海流兔河流域的第四系及白垩系为该区域的巨厚含水层系统,其中白垩系含水层由南向北逐渐增厚,整体上该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丰富。克里金指数模型适用于海流兔河流域的地下水埋深插值,该模型得到的流域地下水埋深为0—43 m,其中地下水埋深3 m以上的区域占流域的主体部分。以Symlets小波函数作为离散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技术对海流兔河流域的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周生辉刘廷玺段利民冀如张春雨
关键词:含水层地下水水位
一种沙地湖泊-地下水复合系统的测量采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地湖泊‑地下水复合系统的测量采集系统。该系统通过缆绳带动采集器下降时,螺纹杆驱动螺纹套旋转,经齿轮传动使齿条带动活动环下移。当活动环下降至预定位置时,螺纹环与固定环内螺纹啮合,带动端面齿轮旋转,通过从动...
段利民罗艳云张文瑞韩知明刘晓明苗平张俊怡
多元融合的“水文测验”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2025年
针对传统“水文测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固化、能力培养不足、价值引领欠缺等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职业素养为目的,探究以“案例化思政”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互联网+信息化”为载体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增设综合性、拓展式、创新性实验内容,形成多元融合、多方互动的教学理念,以期强化实验类课程思政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推进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实验教学改革,助力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
王怡璇段利民杜丹丹
关键词:水文测验实验教学信息化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