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晗冰
- 作品数:19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钛缆限制环在累及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由直接暴力造成的髌骨粉碎性骨折,尤其累及髌骨下极骨折伴移位者,常规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处理,难以获得髌骨下极的坚强固定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1])。我们对14例累及下极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钛缆限制环结合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魏家森陈哲王军侯兆阳胡炯曹延广曾晗冰
- 关键词: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钛缆
- 神经组织工程修复脊髓损伤中的种子细胞被引量:1
- 2009年
- 脊髓损伤后局部产生的各种抑制因子以及神经断端之间的瘢痕都是脊髓损伤难以修复的重要原因。通过细胞移植不仅可以补充局部损失的细胞,而且可以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本文对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各种常见种子细胞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细胞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最后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对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 曾晗冰李士李万里徐华梓
-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组织种子细胞
- 腰髂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技术在Tile C型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腰髂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8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3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腰髂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7-6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4例,挤压伤2例,重物砸伤1例。13例均为Tile C型骨折,其中C1型6例,C2型4例,C3型3例。采用后路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骨盆环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L5椎体及髂后上棘,前路髂前上棘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除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外,1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至术后第12个月随访时,Majeed评分:优8例,良2例,可1例。1例骶尾部伤口感染患者经及时清创和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未发生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或外固定断裂、复位丢失以及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腰髂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Tile C型骨折,可以恢复骨盆环的完整性,重建腰骶段稳定性,且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优点。
- 曾晗冰姜滔王昌兴王伟东黄余亮程业
- 关键词:骨盆骨折外固定器
- 改良Milch法在急性肩关节前脱位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探索尝试改良Milch法复位急性肩关节前脱位并总结其疗效。方法:对采用改良Milch法复位的132例急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所有病人均在无麻醉状态下复位成功,经过3-12个月随访,根据Constant肩关节评分标准,优114例,良14例,一般3例,差1例。结论:改良Milch法治疗急性肩关节前脱位,简单、安全且并发症少,值得在急诊科和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曾晗冰
- 关键词: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
- 椎板关节突螺钉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椎板关节突螺钉(TLFS)结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术微创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35例单节段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腰椎间融合术。并于术前、术后1 d、术后3、6、12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腰腿痛VAS和ODI量表进行疼痛和功能评分,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和融合情况等临床结果。结果至术后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61.59,189.22,49.92,P<0.05)。平均随访时间(18.0±6.2)月,根据Bridwell椎间融合评价标准,至末次随访时Ⅰ级21例(60%),Ⅱ级14例(40%),无患者为Ⅲ级和Ⅳ级。有2例(5.7%)术中出现硬膜撕裂,表面覆盖纤维蛋白胶和明胶海绵后,术后没有出现脑脊液漏;1例(2.8%)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积极换药处理后愈合良好,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TLFS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微创、恢复快、融合率高、费用低、稳定性好等优点,只要适应证选择正确,手术效果较为理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曾晗冰郑文标肖柏松潘伟波阮建伟王海宝
- 关键词:脊柱疾病内植入物腰椎手术
- 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360度椎管减压并三柱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脱位型骨折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Ⅰ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360°椎管减压并三柱植骨融合治疗治疗严重胸腰椎脱位型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严重胸腰椎脱位型骨折伴脊髓损伤9例,行Ⅰ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360°椎管减压并三柱植骨融合治疗,观察手术前后和随访时的胸腰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柱高度、椎管骨块占位的变化、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伤椎前柱高度及椎管骨块占位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术后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或钛网、植骨块移位等现象。脊髓神经功能除1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Ⅰ~Ⅲ级的恢复。结论Ⅰ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360°;椎管减压并三柱植骨融合是治疗胸腰椎脱位型骨折的较好选择,但应把握手术适应证为:严重爆裂型骨折伴椎间盘损伤及前后纵韧带损伤、尤其伴脱位的患者,且载荷评分7分以上者。
- 管军辉郑文标肖柏松曾晗冰赵小平
- 关键词:腰椎骨折脱位
- BSA-PLGA缓释微球制备工艺的优化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蛋白,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BSA-PLGA微球,以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及24h释放率等为观察指标,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显著影响微球制备工艺条件的7种因素。结果:优化后的工艺条件是BSA用量为5mg、PEG用量为0.2mL、PLGA用量为200mg、PVA浓度为1%、NaCl浓度为10%、超声功率为40W、复乳搅拌速度为1000r/min。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可以得到包封率高、粒径适宜、突释较少的BSA-PLGA微球。
- 曾晗冰李万里徐华梓李士
- 关键词:微球体血清白蛋白乳酸盐类药物载体
- Coflex棘突间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评价被引量:26
- 2009年
- 目的对Coflex棘突间动态固定系统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进行短期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采用Coflex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的病例31例,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51.4岁。病史6—48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6个月~1年,通过VAS评分、腰椎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影像学分析来评价其疗效。结果腰椎JOA评分从术前9.1±1.1增加到了26.4±1.7(术后6个月)。ODI从术前24.7±4.8降低到了4.5±1.1(术后6个月)。VAS评分从术前7.9±0.8减少到3.0±0.9(术后6个月),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相关影像学分析显示手术前后手术节段椎间盘背侧高度(HD)、椎间孔间最大距离(DI)、棘突顶距(D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并发症3例,其中腰痛1例,对侧下肢痛1例,Coflex松动1例。结论Coflex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确实增加了椎间盘背侧高度和椎间孔间最大距离,对维持椎间隙高度、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性症状具有积极的作用。
- 徐丁陈一衡曾晗冰池永龙徐华梓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内固定器
- 腰髂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技术在Tile C型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腰髂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3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腰髂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
- 曾晗冰郑文标阮建伟管军辉肖柏松王海宝
- 关键词:骨盆骨折外固定器骨折固定术
- 文献传递
- 胸锁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观察应用胸锁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对7例胸锁关节脱位患者行胸锁钩钢板复位固定术治疗,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8~54岁,平均42.3岁;病程1~4周。术前患者均有外伤史,患侧胸锁关节肿胀、疼痛明显,患侧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术前X线片及CT证实为胸锁关节脱位,根据Rockwood评分法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7例胸锁关节脱位患者按Rockwood评分法进行评价,优6例,良1例。术后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未出现再次脱位,肩关节功能良好,胸锁关节无疼痛,外观无畸形,患肢活动自如无疼痛。结论:胸锁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陈方虎赵小平郑文标曾晗冰冉波黄辉王海宝
- 关键词:胸锁关节脱位骨折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