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巧敏

作品数:42 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镇痛
  • 8篇手术
  • 8篇术后
  • 8篇麻醉
  • 6篇直肠
  • 6篇老年
  • 5篇直肠癌
  • 5篇直肠癌根治
  • 5篇直肠癌根治术
  • 5篇气管
  • 5篇插管
  • 5篇肠癌
  • 4篇镇痛效果
  • 4篇舒芬太尼
  • 4篇气管插管
  • 4篇芬太尼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4篇超声
  • 3篇胰岛

机构

  • 38篇丽水市人民医...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2篇徐巧敏
  • 20篇游敏吉
  • 18篇樊理华
  • 16篇章玲宾
  • 9篇吴继敏
  • 7篇陈苗妙
  • 6篇李晓芬
  • 6篇陈琴
  • 5篇韩新
  • 4篇何仁洪
  • 3篇戴仁锋
  • 3篇卢向红
  • 3篇翁晓华
  • 2篇曾凤美
  • 2篇丁友法
  • 2篇冯智英
  • 2篇应秀华
  • 2篇韩蔚
  • 2篇朱锡元
  • 2篇张伟

传媒

  • 5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海峡药学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浙江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6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啶在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应用于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A组微量泵静脉注入右美托咪啶后,右美托咪啶微量泵持续泵入维持;B组单次咪达唑仑及芬太尼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微量泵持续泵入维持。采用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法,待患者Ramsay评分≥4级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保留呼吸经鼻气管插管。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即刻(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3 min(t5)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3、t4时A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时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呼吸抑制,镇静效果确切,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徐巧敏章玲宾樊理华吴玮凌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
基于3D打印模型的案例教学方法在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3D打印模型的案例教学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温州医科大学2015级、2016级、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名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学生。试验组学生采用基于3D打印模型的案例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通过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两组学生各自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两组学生按照不同级次分批进行教学和考核。结果理论知识考核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成绩[(45.23±2.66)分]优于对照组学生[(40.94±3.4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技能考核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成绩[(48.26±2.33)分]优于对照组学生[(42.89±3.25)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主动的互动、知识掌握程度、总体教学满意度5个方面,试验组学生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3D打印模型的案例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可以为学生带来全新的立体视觉感受和模拟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学满意度更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徐巧敏吴继敏武旖旎李坤旺陈琴
关键词:案例教学方法气管插管临床教学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破裂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病死率高达42%,而血压波动是导致动脉瘤破裂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此要求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非常重要。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仅: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除有镇静、抗焦虑和止痛作用外.还具有增强围术期心血管稳定性、不抑制呼吸、可唤醒等作用。本研究旨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恢复的影响。
章玲宾樊理华卢向红叶碎林何仁洪陈琴游敏吉徐巧敏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血流动力学围麻醉期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颅内动脉瘤破裂脑血管异常
基于PBL的多模态可视化麻醉临床教学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驱动教学法(PBL)的多模态可视化教学模式在麻醉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丽水市人民医院80名麻醉科临床医学实习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基于PBL的多模态可视化教学模式,均培训1个月。培训结束时,评估实习生对教学模式效果认可度,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理论知识、临床技能考核、病例分析),统计两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观察组实习生理论知识、临床技能考核、病例分析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分别=5.44、4.14、8.73、8.91,P均<0.05),观察组对课程重难点理解、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及团队协作能力增强的认可度高于对照组(χ^(2)分别=4.26、6.05、6.64、7.44,P均<0.05),观察组对教学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5.54,P<0.05)。结论基于PBL的多模态可视化教学模式应用于麻醉临床实习带教,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及临床技能的提升。
岳松涛武旖旎徐巧敏何仁洪
关键词:麻醉学医学实习生问题驱动教学法
小剂量阿芬太尼预先给药对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影响
徐巧敏
右美托咪定对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手术创伤对机体的强烈应激可引起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IR可影响机体代谢、加重组织蛋白分解,使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显著下降,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不利。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IR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右美托咪定能抑制围术期细胞因子IL-6、TNF-α的释放[1]。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IR的影响。
李坤旺樊理华韩新徐巧敏游敏吉谢婧麻陶霞陈苗妙
关键词:结直肠手术胰岛素抵抗肿瘤坏死因子Α麻醉诱导抗感染能力顺式阿曲库铵
鞘内舒芬太尼对布比卡因腰麻效果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鞘内舒芬太尼对布比卡因腰麻效果的影响。方法 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的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例。B6、B7.5、B9组分别用0.5%布比卡因6mg、7.5mg、9mg;SFB6、SFB7.5、SFB9组分别用布比卡因6mg、7.5mg、9mg的同时加用舒芬太尼5μg。所有病人选择腰2-3间隙,腰麻成功后,观察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及腰麻平面到达胸8的时间、恶心呕吐、术中牵拉痛及术后出现疼痛的时间。结果各组间年龄、体重、身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疼痛消失平面达到胸8的时间,随着布比卡因的用量增大而增快,而且加用舒芬太尼组比不加用组有更快趋势。术后出现疼痛的时间随布比卡因用量的增加并延长,而且用舒芬太尼比不用舒芬太尼镇痛时间更长(P<0.01)。B6、B7.5组均出现内脏牵拉痛病人,但SFB6与SFB7.5组均未出现内脏牵拉痛。各组间心动过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恶心呕吐发生率用舒芬太尼组比不用舒芬太尼组也无增加。结论腰麻时布比卡因中加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使起效更快、作用时间延长,具有明显的术后镇痛作用;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不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配伍中以布比卡因6mg,加用舒芬太尼5μg较好。
章玲宾樊理华杨金良徐巧敏陈琴
关键词:舒芬太尼布比卡因麻醉蛛网膜下腔
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B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1、T2、T3时间点的HR、SBP、DBP、MAP、SVR显著低于T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能满足老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要求,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王发兴武旖旎代虹韩新游敏吉徐巧敏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超声老年患者
右美托咪定联合术中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术中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且术中均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术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躁动与镇静评分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躁动评分和镇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即刻及手术结束后躁动评分、镇静评分低于手术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T3、T4时间点的HR与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时间点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术中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可以稳定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提升镇静效果,减轻躁动程度。
周园园武旖旎徐巧敏
关键词:老年患者术中护理股骨颈骨折
咪达唑仑滴鼻与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减少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滴鼻与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小儿麻醉效果及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L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不予超前镇痛,观察组予以咪达唑仑滴鼻与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比较两组患儿镇静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及入手术室时(TO)、拔管时(T1)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结果观察组患儿镇静评分(3.1±0.2)分,苏醒期躁动评分为(9.2±0.4)分;对照组患儿分别为(2.9±0.1)分、(13.6±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O时比较,对照组患儿MAP、HR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患儿T1时比较,观察组患)LMAP、HR更低(P〈0.05);两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0.05)。结论在小儿麻醉中给予咪达唑仑滴鼻与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效果更好,可更好的稳定患儿动脉压与心率,减轻苏醒期躁动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全面借鉴与推广。
岳松涛张玉滨徐巧敏
关键词:小儿麻醉咪达唑仑酮咯酸氨丁三醇苏醒期躁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