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中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宁强县天津医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及同期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本次的研究样本,使用发光免疫法检测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Hcy水平进行检测,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血清Hcy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与肌酐水平呈正相关(r=0.168,P=0.006);心源性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病因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载体动脉栓塞穿支动脉、动脉-动脉栓塞及混合机制的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85,P=0.000)。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 谷欣荣张晓中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
- 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血小板抑制率、凝血功能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TT、PT、APT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可提高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还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凝血功能和神经功能,且不影响患者的降血脂效果,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
- 杨宝锋刘慧荣李素霞张晓中刘振
- 关键词:甘油三酯水平脑梗塞患者氯吡格雷二磷酸腺苷
- 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比较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84例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奥卡西平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各42例。奥卡西平组患者给予奥卡西平治疗,左乙拉西坦组患者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电图间歇期痫性放电(IEA)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评分及脑电α、β、δ、θ波相对功率。结果奥卡西平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左乙拉西坦组(P<0.05)。治疗后,两组IEA变化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IQ、PIQ、FIQ评分及α、β、δ、θ波相对功率的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卡西平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效果优于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的不良反应相似,且对脑电背景活动无明显影响。
- 谢星斌张晓中薛延华
- 关键词:奥卡西平部分性癫痫发作
- 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对比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病死率、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近期生活质量方面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药物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能有效提高近远期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张晓中谷欣荣谢星斌张锋
- 关键词: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药物治疗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 2019年
- 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BI评分均显著升高,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D-D水平均显著降低,PT、APTT均显著延长,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O1、GFAP水平均显著降低,TGF-β1、IGF-1均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可有效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疗效确切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锋张森林张晓中
-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缺血性脑卒中
- 依达拉奉与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经过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均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同时治疗组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 张晓中谢星斌闫如斌张锋
- 关键词:依达拉奉纳洛酮脑梗死
- 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谷欣荣张晓中王积贵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动脉硬化脑梗死炎症因子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