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舸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液
  • 4篇血液灌流
  • 4篇血液透析
  • 4篇灌流
  • 2篇血栓
  • 2篇血液灌流联合
  • 2篇中毒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肾损
  • 2篇肾损伤
  • 2篇通心络
  • 2篇通心络胶囊
  • 2篇重症
  • 2篇下肢深静脉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疗效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机构

  • 11篇钦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1篇唐舸
  • 3篇苏慧萍
  • 2篇苏小霞
  • 2篇陈湘桂
  • 1篇彭小梅

传媒

  • 2篇内科
  • 1篇华夏医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第二届广西中...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心络胶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3例已治愈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华法林组30例治疗采用华法林;通心络组33例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分别检测2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应用彩色和频谱多谱勒超声仪复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计算复发率。结果治疗3、6个月后,通心络组和华法林组PT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较治疗前、通心络组Fib明显增高(P<0.01),华法林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通心络组Hcy明显降低(P<0.01),华法林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各有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复发率6.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复发,且安全性好。
陈湘桂唐舸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通心络胶囊华法林
甲基强的松龙并小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2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唐舸苏慧萍苏小霞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狼疮性肾炎环磷酰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15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28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并发脑出血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15例同期无脑出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对比,从两组年龄、血压、血脂、肌酐、血小板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出血组血压、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是多因素作用结果,积极控制血压、血脂有助于减少脑出血的发生。
苏慧萍唐舸
关键词:血液透析脑出血
两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效果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6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滤过(HDF)组和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HDF+HP)组进行治疗,每组均为33例,治疗前、后均抽血进行甲状旁腺素(iPTH)及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结果:治疗后HDF+HP组iPTH和β2-MG浓度均明显下降(P<0.01);HDF组iPTH浓度明显下降(P<0.01),β2-MG浓度有下降(P<0.05)。治疗后iPTH浓度HDF+HP组较HDF组降低更显著(P<0.01),β2-MG浓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F和HDF+HP均能有效清除iPTH,HDF+HP较单纯HDF对iPTH清除效果更佳。对β2-MG均有明显清除作用,但两组间清除效果无差异。
唐舸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甲状旁腺素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及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前后皮肤瘙痒减轻,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较治疗前清除显著增加(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病人,可清除中大分子物质,有效减轻皮肤瘙痒。
苏慧萍唐舸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尿毒症
血液灌流联合川芎嗪治疗百草枯中毒
2012年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2例,分为HP联合川芎嗪组20例和HP组12例,均给予常规0.9%氯化钠溶液洗胃、药用炭吸附、20%甘露醇导泻、补液、激素、HP治疗、对症等综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HP联合川芎嗪组有效率明显高于H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后6小时内与6小时后行HP治愈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联合川芎嗪是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提高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唐舸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川芎嗪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TNF受体表达水平及其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TNF受体(TNFRs)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IMN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IMN组),以非IMN患者50例作为疾病对照组(非IMN组),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control组),收集所有受试者临床资料,采集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受试者血清TNFR1和TNFR2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IMN组血清TNFR1和TNFR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IMN组和Contr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相比,IMN组Ⅰ期和Ⅱ期患者TNFR1和TNFR2水平虽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和Ⅳ期患者血清TNFR1和TNFR2水平均显著高于control组、Ⅰ期患者和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患者血清TNFR1(r=0.005,P=0.727)及TNFR2(r=0.167,P=0.247)表达水平与抗PLA2R抗体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当24 h尿蛋白定量≥3.5 g/24 h时,IMN患者血清TNFR1和TNFR2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与<3.5 g/24 h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血清TNFRs与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TNFR1(r=0.435,P=0.002)及TNFR2(r=0.401,P=0.004)相对表达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分析预后各组患者TNFRs水平发现,完全缓解组(CR组)患者血清TNFR1和TNFR2水平显著低于部分缓解组(PR组)和无效组(NR组),且PR组[CR组、PR组、NR组代表什么?]血清TNFR1和TNFR2水平显著低于N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N患者血清TNFR1和TNFR2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且与病理分期、24 h尿蛋白定量及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IMN疾病进展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
苏小霞唐舸覃显福陈红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
血液透析灌流治疗急性重度中毒89例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灌流在各种重度毒物和药物中毒治疗中的疗效,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救治的89例急性重度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89例患者中治愈74例,在院死亡15例。以百草枯中毒死亡率最高达56.6%.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结论血液透析灌流治疗对急性重度中毒的抢救疗效肯定,是急性重度中毒有效的抢救治疗手段。
唐舸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急性重度中毒
通心络胶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3例已治愈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华法林组30例治疗采用华法林;通心络组33例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分别检测2组的凝血酶...
陈湘桂唐舸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通心络胶囊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急性肾损伤4例被引量:3
2009年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预后严重的急危重症,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情复杂,误诊率及病死率高。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报道少。笔者自2007年2月-2008年11月共诊断4例,现报告如下。
唐舸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肾损伤急危重症病死率误诊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