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小霞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肾病
  • 2篇肾功能
  • 1篇代谢
  • 1篇血清
  • 1篇血液感染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液净化治疗
  • 1篇用药
  • 1篇预后
  • 1篇沙司
  • 1篇伤患者
  • 1篇肾病患者
  • 1篇肾功能试验
  • 1篇肾损
  • 1篇肾小球
  • 1篇肾小球肾炎
  • 1篇肾性
  • 1篇肾炎

机构

  • 7篇钦州市第二人...

作者

  • 7篇苏小霞
  • 2篇唐舸
  • 1篇苏慧萍
  • 1篇曾德福
  • 1篇刘蓉萍
  • 1篇吴秋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内科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炎症因子及临床评分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治疗效果和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肾损伤患者85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比较治疗后肾功能、炎症因子、血流动力学及SOFA和APACHEI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Scr水平、BUN水平和Cys-C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下降(P<0.05);PCT水平、TNF-α水平和IL-6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观察组的PaO_(2)水平、CVP水平、HR水平较于对照组均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OFA、APACHEII评分较于对照组均下降(P<0.05)。结论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降低SOFA、APACHEII评分,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借鉴推广。
苏小霞
关键词:血液净化肾功能
甲基强的松龙并小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2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唐舸苏慧萍苏小霞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狼疮性肾炎环磷酰胺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TNF受体表达水平及其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TNF受体(TNFRs)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IMN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IMN组),以非IMN患者50例作为疾病对照组(非IMN组),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control组),收集所有受试者临床资料,采集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受试者血清TNFR1和TNFR2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IMN组血清TNFR1和TNFR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IMN组和Contro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相比,IMN组Ⅰ期和Ⅱ期患者TNFR1和TNFR2水平虽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和Ⅳ期患者血清TNFR1和TNFR2水平均显著高于control组、Ⅰ期患者和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患者血清TNFR1(r=0.005,P=0.727)及TNFR2(r=0.167,P=0.247)表达水平与抗PLA2R抗体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当24 h尿蛋白定量≥3.5 g/24 h时,IMN患者血清TNFR1和TNFR2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与<3.5 g/24 h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血清TNFRs与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TNFR1(r=0.435,P=0.002)及TNFR2(r=0.401,P=0.004)相对表达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分析预后各组患者TNFRs水平发现,完全缓解组(CR组)患者血清TNFR1和TNFR2水平显著低于部分缓解组(PR组)和无效组(NR组),且PR组[CR组、PR组、NR组代表什么?]血清TNFR1和TNFR2水平显著低于N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N患者血清TNFR1和TNFR2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且与病理分期、24 h尿蛋白定量及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IMN疾病进展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
苏小霞唐舸覃显福陈红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
观察乌司他丁+抗感染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液感染指标的临床影响
2023年
明确在脓毒症患者中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对血液感染指标的临床影响。方法 将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诊治的118例脓毒症患者按治疗方式纳入常规组(n=59)和研究组(n=59 ),常规组采取的是一般抗感染,研究组采取的是一般抗感染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液感染指标(PCT、WBC、CRP)、肾功能指标(Cr、BUN)、凝血功能指标(PLT、PT、APTT、FIB、TT)、乳酸、Marshall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心悸、颜面潮红、恶心呕吐、皮疹、过敏、腹泻)。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液感染指标、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乳酸、MODS评分相比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PCT、WBC、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Cr、BUN、PT、APTT、TT、乳酸水平和MODS评分更低于常规组(P<0.05),而PLT、FIB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无区别(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抗感染治疗,炎症控制更加理想,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凝血功能,不会增加并发症。
刘蓉萍曾德福苏小霞
关键词:乌司他丁抗感染脓毒症血液感染
罗沙司他与琥珀酸亚铁联合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罗沙司他联合琥珀酸亚铁联合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对其贫血、铁代谢指标、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65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使用重组人促红素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与观察组(33例,使用罗沙司他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铁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血清铁、铁蛋白水平均升高,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降低,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罗沙司他、琥珀酸亚铁联合治疗,可改善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贫血状况与铁代谢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整体联合用药安全性良好。
苏小霞
关键词:血液透析琥珀酸亚铁铁代谢
他克莫司与达格列净联合用药对IgA肾病患者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与达格列净联合用药对IgA肾病患者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70例IgA肾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抽签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利尿、纠正电解质、降压及饮食指导等常规处理,并口服醋酸波尼松片。同时对照组(35例)给予达格列净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他克莫司与达格列净联合用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水平比对照组更低(P<0.05);免疫功能指标方面,观察组CD3^(+)、CD4^(+)、CD4^(+)/CD8^(+)和对照组相比更高,CD8^(+)更低(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1%)略高于对照组(9%),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与达格列净联合用药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较高,可促进肾功能恢复,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苏小霞
关键词:肾功能试验肾小球肾炎IGA他克莫司
补充性肠内营养在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4年
探究补充性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分析方法,选择于本院就诊及住院治疗的CKD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原则,将患者平均纳入EN组和常规组,分别给予EN干预和常规干预,将两组的营养状态、人体成分指标、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纳入统计分析。结果 (1)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EN组的营养良好比例较高,重度及轻度营养不良比例较低;(2)EN组的体重、BMI、水分、蛋白质、肌肉、脂肪高于治疗前和常规组;(3)在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方面,EN组的Alb、Hb、TRF、PAB水平较高,肾病相关生活质量及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评分均较高(均P<0.05)。结论 CKD采用补充性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覃显福苏小霞吴秋莫艳冰林嘉莉
关键词:肠内营养慢性肾脏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