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国强

作品数:57 被引量:299H指数:10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腹腔
  • 17篇腹腔镜
  • 12篇切除
  • 9篇手术
  • 9篇细胞
  • 8篇直肠
  • 8篇脾切除
  • 8篇切除术
  • 7篇脾切除术
  • 6篇肿瘤
  • 6篇肝癌
  • 5篇断流
  • 5篇断流术
  • 5篇手助
  • 4篇直肠癌
  • 4篇免疫
  • 4篇基因
  • 3篇凋亡
  • 3篇阴道
  • 3篇直肠肿瘤

机构

  • 42篇沈阳军区总医...
  • 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苏家屯...

作者

  • 47篇吴国强
  • 26篇张雪峰
  • 21篇宗修锟
  • 20篇金红旭
  • 18篇李瑾
  • 10篇窦科峰
  • 9篇蒋会勇
  • 7篇王希泽
  • 6篇李开宗
  • 5篇刘新平
  • 4篇张忻平
  • 4篇徐小平
  • 4篇曲化远
  • 4篇药立波
  • 4篇杨雁灵
  • 3篇高志清
  • 3篇李永双
  • 3篇张成
  • 3篇李谨
  • 3篇张健

传媒

  • 4篇腹腔镜外科杂...
  • 4篇消化外科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解放军医药杂...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第三届全军胃...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外科诊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对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63例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中,手术治疗47例,选择性肝动脉栓塞9例,保守治疗7例;4例死于失血性休克,3例于术后死于肝肾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均经相应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后出血得以控制。结论:准确的诊断、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与正确的术中处理或有效的保守治疗是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治疗的重要措施。
杨雁灵徐小平吴国强高志清窦科峰
关键词:肝癌破裂出血
腹膜后巨大去分化脂肪肉瘤一例被引量:3
2011年
【病例】女,57岁。因左侧腹部胀痛伴呼吸费力1个月入院。发病以来体重下降10 kg。查体:胸廓对称,无桶状胸,呼吸动度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膨隆,腹壁浅静脉无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左侧腹部可触及巨大包块,上至肋缘,下至脐下5 cm,右侧越过中线,左侧至腋后线,质地韧,表面光滑,不活动,
张忻平吴国强吕晨光
关键词:脂肪肉瘤去分化腹膜后肿瘤
手助腹腔镜门脉高压症的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英文)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门奇断流术的手术技术.方法用手助腹腔镜完成18例脾切除门奇断流术.结果18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150~260 min,平均180min.术中出血200~2000 mL,平均540mL.切除脾重500~2000 g,平均910 g.住院时间8~18 d,平均9.7 d.术后病人恢复顺利,疼痛少,5例术后用止痛剂,24~74h排气,平均52h.手助切口愈合良好,1例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手助腹腔镜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不但安全可行,而且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疗效满意.
张雪峰吴国强金红旭李瑾蒋会勇宗修锟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门奇断流术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74例
目的评价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4~2009.12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74例,男137例,女37例,年龄(53...
荆全民王效增韩雅玲刘小江金红旭吴国强
关键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文献传递
Seprase表达与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Seprase是具有凝胶酶活性并与质膜结合的丝氨酸蛋白酶,目前研究发现,Seprase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呈高表达,其在肿瘤基质中的表达与长期存活率相关,但有关Seprase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病理生理特征却鲜有报道。本文...
张雪峰吴国强蒋会勇李谨宗修锟
关键词: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丝氨酸蛋白酶
文献传递
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胃冠状静脉栓塞术1例报告被引量:1
2004年
张雪峰金红旭李瑾吴国强宗修锟
关键词:腹腔镜手助脾切除术栓塞
人NDRG1的融合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被引量:4
2003年
NDRG1是在N myc缺陷的小鼠胚胎组织中发现的一异常高表达的新基因 .在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时 ,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中发现了人NDRG1 .为了研究人NDRG1的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用RT PCR技术 ,从人脑总RNA中克隆NDRG1cDNA ,进行序列测定后 ,将NDRG1插入pPROEXHTb表达载体中 ,转化E .coliDH5α感受态细胞 ,并在LB培养基中获得高效可溶表达 .表达的 6His NDRG1融合蛋白经Ni2 + NTA偶联的琼脂糖珠纯化 ,通过圆二色性分析其二级结构 ,结果为 :α螺旋 :2 3 6 ,β片层 :1 8 6 ,转角 :2 5 7,无规卷曲 :32 0 .用此融合表达的蛋白免疫家兔 ,制备得到高效价的抗体 ,利用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NDRG1抗原亲和吸附纯化抗血清提高了抗体的特异性 。
张健刘新平张伟吴国强沈岚王立峰苏金张万会药立波
关键词:圆二色性免疫血清抗体制备NDRG1基因
腹腔镜门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脾蒂的处理体会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下巨脾切除的脾蒂处理方法和技术。方法:2003年2月~2006年3月共完成手助腹腔镜门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33例。脾蒂的处理方法如下:直线切割缝合器23例,直视下结扎4例,血管闭合器(LigaSure)2例,钛夹2例,腔镜下结扎2例。结果:33例手术全部成功处理脾蒂,未发生脾蒂大出血。手术时间150~260min,平均190min。术中出血100~2000ml,平均490ml。切除脾重500~2000g,平均910g。术后32例恢复顺利,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腔镜下巨脾切除术脾蒂处理十分关键,直视下结扎和应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脾蒂最为安全、有效。
张雪峰金红旭李瑾吴国强宗修锟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脾蒂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行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 0 0 3年 2月至 2 0 0 4年 8月我科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2 4例 (Dixon手术 15例、Miles手术 9例 ) ,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 30例 (Dixon手术 2 2例、Miles手术 8例 ) ,对照研究两组病人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 2 0 1.4 6min和 15 6 .33min ,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但随着例数的增加腹腔镜手术的时间呈明显下降趋势 ,后 12例病人的平均手术时间为 172 .92min ,与开腹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 (12 9.17mlvs393.33ml,P <0 .0 1) ,清除的淋巴结数量无显著差异 (11.75枚vs13.2 7枚 ,P >0 .0 5 )。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和排尿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开腹组 (排气、进流食时间 2 .4 6dvs3.6 7d ,P <0 .0 1;进固体饮食时间 3.5 4dvs4 .70d ,P <0 .0 1;留置导尿时间 4 .17dvs5 .97d ,P <0 .0 1)。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9.5 4dvs12 .97d ,P <0 .0 1) ,住院费用仍明显高于开腹组 (2 .2 7万元vs1.92万元 ,P <0 .0 5 )。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行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切除范围能够达到开腹手术的水平 ,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极具?
金红旭张雪峰李瑾吴国强王希泽舒爱英曲化远宗修锟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肿瘤手术
NDRG2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NDRG2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及正常肝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ABC法、Western blot法及Real-time PCR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及正常肝组织标本中NDRG2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并结合图像分析,比较两者表达的差异。结果 NDRG2蛋白在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6.67%(5/30)和100%(30/3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阳性表达呈现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未见有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NDRG2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对含量为0.029 0±0.005 9,在正常肝组织中为0.109 2±0.002 8,前者低于后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相一致,在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均检测到NDRG2蛋白,肝癌组织中NDRG2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13±0.15,低于正常肝组织的1.57±0.18(P<0.05)。Real-time PCR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NDRG2 mRNA表达量为0.89±0.15,低于正常肝组织的1.48±0.17(P<0.05),但肝癌Edmondson-Steiner分级的各级肝癌组织之间NDRG2 mRNA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RG2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可能存在差异性表达,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了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但其具体作用及调控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吴国强张健李开宗窦科峰刘新平
关键词:NDRG2基因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免疫组化蛋白印迹实时定量PCR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