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来兵

作品数:122 被引量:443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9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92篇教育
  • 17篇教育史
  • 11篇陶行知
  • 11篇教师
  • 10篇中国教育
  • 10篇史学
  • 7篇文化
  • 7篇课程
  • 7篇教学
  • 6篇教育史学
  • 6篇教育体系
  • 5篇中国教育史
  • 5篇实践教育
  • 5篇唯物
  • 5篇国教
  • 5篇CITESP...
  • 4篇育人
  • 4篇知识图
  • 4篇智库
  • 4篇史学实践

机构

  • 111篇华中师范大学
  • 7篇西南大学
  • 6篇教育部教育管...
  • 5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马鞍山网络大...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墨尔本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湖北省人民代...
  • 1篇广西外国语学...
  • 1篇济南市文化东...
  • 1篇中国陶行知研...
  • 1篇江西师范高等...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117篇刘来兵
  • 10篇周洪宇
  • 6篇郭伟
  • 4篇彭泽平
  • 2篇李广平
  • 1篇周中华
  • 1篇郑文华
  • 1篇李秋霞
  • 1篇王定功
  • 1篇肖军飞
  • 1篇刘大伟
  • 1篇杨汉麟
  • 1篇张云芳
  • 1篇张汶军
  • 1篇张力玮
  • 1篇吴姜
  • 1篇徐莉
  • 1篇尚连山
  • 1篇周洪宇

传媒

  • 14篇世界教育信息
  • 10篇生活教育
  • 7篇南京晓庄学院...
  • 7篇现代教育管理
  • 6篇教育研究与实...
  • 5篇河北师范大学...
  • 5篇湖北教育
  • 4篇教育导刊
  • 3篇课程.教材....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文教资料
  • 2篇宁波大学学报...
  • 2篇教师教育论坛
  • 2篇教育史研究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教育科学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教育研究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年份

  • 4篇2025
  • 8篇2024
  • 8篇2023
  • 11篇2022
  • 5篇2021
  • 14篇2020
  • 15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戴伯韬的教材编撰活动与思想
戴伯韬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与编辑出版家.新中国成立前,他先受陶行知生活教育影响,从事科普创作与《生活教育》杂志的编辑工作,后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从事抗日宣传与新民主主义教材编撰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持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
刘来兵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材编撰课程设计教学思想
文献传递
聚焦国家职教战略 服务地区人才需求——访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方益权被引量:4
2020年
一、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办学特色、国际合作等领域成效明显《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方校长,感谢您接受我刊的专访。在“双一流”建设推进之后,国家也对高水平高职院校及其专业建设提出了要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高水平院校和专业建设方面做出了哪些成绩?又有哪些发展思路?方益权: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浙南闽北唯一的一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和浙江省重点高职院校,同时也是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的50强高校,仅在2018年就获得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服务贡献、育人成效3个“50强”的荣誉称号。总体来看,我校的发展思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刘来兵侯睿琪(采访/整理)
关键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荣誉称号
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2023年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教师队伍建设时告诫广大教师要遵守“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标准,并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是教师的行为作风。教师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这一使命对师德师风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刘来兵
关键词:教师队伍素质身正为范师德师风建设师风
东西方教师节的起源与尊师礼仪
2014年
教师节,一个专属于教师的神圣节日,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第一个教师节是由葡萄牙于1899年设立的,距今已有115年的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每年的10月5日定为"世界教师日",旨在向全世界的教师表达国际社会的崇敬之情,迄今共有100多个国家在这一天庆祝教师节。葡萄牙、德国、捷克、法国、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教师节各具特色,但究其根本,都是对教师及教育工作的感谢与尊重。我国教师节的起源可追溯至1931年,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正式将教师节定在每年的9月10日。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是否将教师节日期改为孔子诞辰的论争,目前尚未定论,但无论怎样,丰富教师节文化内涵、组织有特色的庆祝活动、重建尊师重道传统美德都是我国教师节发展应该遵循的趋势。
卢全民刘来兵
关键词:教师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贯彻落实之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被引量:1
2025年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入以公平、高质量为核心的新阶段。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要以实现教育公平优质为主要目标,以系统推进教育公平为基本原则,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任务,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为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普及水平、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人口结构转型与教育资源适配的冲突、管理体制壁垒与优质均衡目标的矛盾、评价改革滞后与育人方式变革的脱节等挑战,同时又迎来了建成教育强国赋予的时代机遇。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须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优化教育公共服务布局等作为实践路径,加强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点作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人才根基。
刘来兵张勇明
关键词:基础教育体系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现代化
民生主义视野下卢作孚的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被引量:3
2015年
卢作孚是我国近代贯彻民生主义思想以探索乡村现代化道路的先行者之一。他创办的民生实业有限公司展露了经济现代化的无限生机,他开拓的现代北碚显现了城镇化建设的魅力前景,成功演绎了经济与教育在社会建设中的双重变奏。卢作孚在北碚的经济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共同旨趣均是基于民生立场,指向民生发展,开创了"实业·民生·教育"融为一体的区域现代化建设模式,是近代中国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典范。
刘来兵
关键词:区域教育现代化卢作孚民生
教育特区的SWOT可行性分析及发展策略被引量:1
2012年
教育特区思想作为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手段之一,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借鉴SWOT矩阵模型对教育特区内外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分析,结合机遇与外在威胁,以期从思想、制度、环境等三个层面谋求教育特区的可行性发展策略。
刘大伟刘来兵肖军飞
关键词:教育特区
叙事与分析相融 事实与感觉协奏——读《守本与开新——阎锡山与山西教育》有感
2011年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盖伊(Gay,P.)指出:“没有分析的历史叙事是陈腐的,没有叙事的分析是不完善的。”这是新叙事史的代表性观点,亦可视为西方史学在或偏于叙事与或偏于分析之间长期博弈的理性归结。在历史研究中,永远都不能抛弃以事实为基础的叙事,同时,支离破碎的历史碎片惟有经由史家的分析才能接近历史的原生态。那么,衡量一份史学作品,其焦点就落在了叙事与分析的维度之上,
杨汉麟刘来兵
关键词:历史学家
“生活·实践教育”理念下的学校变革——访天有集团副总裁、总校长鲍成中被引量:1
2020年
一、紧随时代发展要求,聚焦生活、生命和生存《生活教育》: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不断进入我国发展的视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学校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发展,教育也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与品质。人们面对着价值多元的世界、日益激烈的竞争,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您在治校的过程中秉持怎样的理念或思想呢?
刘来兵赵美君鲍成中
关键词:第三次工业革命副总裁
基于UTAUT模型的高校学生MOOC平台的使用意愿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为探究哪些因素会影响高校学生MOOC平台的使用意愿,该文通过构建基于UTAUT的高校学生MOOC平台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进行实证研究.采用SPSS22.0对475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利用AMOS21.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和感知趣味性对高校学生的MOOC平台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任意学习风险性和社会隔离性对高校学生的MOOC平台使用意愿产生负向影响.其中,性别会干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和任意学习风险性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学历层次会干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隔离性和任意学习风险性对使用意愿的影响;专业类型会干扰努力期望和任意学习风险性对使用意愿的影响.
张慕文刘来兵
关键词:使用意愿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