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平
- 作品数:176 被引量:1,077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民国时期课程标准委员会与中小学课程标准的编订
- 2025年
- 民国时期,课程标准委员会作为中小学课程标准的编订机构存在着不同的历史样态。20世纪20年代以来,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中小学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中小学课程及设备标准编订委员会等先后成立,它们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对民国时期中小学课程标准文件的出台起到了推动作用。课程标准委员会的更迭与中小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反映了民国时期中小学教育在不同时段的发展方向,展现了课程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与民间的互动图景。民国时期课程标准委员会对中小学课程标准的编订,在扩展课程研究、完善课程决策与管理机制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历史影响。
- 胡飞彭泽平
- 关键词:课程史
-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破格招生略论
- 2019年
- 国立大学破格招生始于民初,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渐趋普遍,全面抗战爆发后日益消退。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破格招生的实施得益于高校享有自主招生权限,政府对大学控制相对放松、中等教育不发达和大学对优质生源的追求是其产生的重要背景。相对于“唯分数”取才的选拔方式,国立大学破格招生体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然而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一些待改进之处。审视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的破格招生实践,可为当今高校自主招生的规范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
- 彭泽平金燕
- 关键词:民国时期自主招生招生标准
- 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与经验
- 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它不仅为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回顾改革开放三 十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历程,可以总结出如下历史经验:(1)依靠信任教...
- 彭泽平
-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生命成智:未来教育发展的中和之道被引量:8
- 2021年
- 在人的普遍的观念里,物是静默的、被处置的。随着社会发展,人与物的快速交融加速了两者的同质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的异化,究其本源是人的意识错误而造成的人与生命的隔离。子罕言天命,孔子的生命教育哲学核心是研究人的问题,主张摒弃把神作为人的思想的最终栖息地的宗教价值,实现价值规范主体由天道向人道转向,通过正心、立礼、成乐的方式,在天道恒常中不断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从而实现生命本体的永恒发展。面对未来教育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回望传统来寻求解决之道,但如果陷入对传统与现实的对应、解释与追逐中,传统便走向了僵化的境地。基于此,我们需以开放性的眼光看待孔子的生命教育哲学,跳出人对事物的无止境欲求的“目的因”陷阱,逐渐走出对外物的崇拜与迷信,推动生命成智,从精神自由解救的源头克服人的思想奴役人的迷惑性,重启向未来开放的生命对谈。
- 曾凡彭泽平
- 关键词:未来教育生命教育孔子生生反求诸己
- 民国早期中小学新教学方法实验及其启示被引量:2
- 2016年
- 民国早期,针对五段教授法机械灌输、呆板的弊端与问题,自学辅导法、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国外教学方法先后被介绍到国内并在一些中小学开展实验,在当时基础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改革、实验新教学方法的热潮。民国早期中小学新式教学方法的输入与实验是近现代中国教学改革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推动了当时新旧教育的更替与中西教育的融合,促进了当时教育界教学观念的更新,而且为后来国人教学"本土化"的探索提供了历史契机、素材和经验,对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彭泽平姚琳郭红云
- 关键词:民国早期教学方法
- 东西部高教差距究竟有多大
- 2002年
- 彭泽平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经费办学水平
- 反思性监控: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被引量:1
- 2011年
- 由于特殊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一直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首要问题。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视角下,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反思性"、"情境性"等特征,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朝着合格的知识行动者的目标迈进。基于活动情境的反思性监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应构筑教师发展的新模式——反思性监控模式。在反思性监控模式中,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自我反思性监控体系、他人反思性监控系统和反思性情境的构建来达到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 彭茂辉周羽娜彭泽平
-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
- 抗战时期重庆高校社会服务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抗战时期,重庆高校不仅高度重视并努力承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使命,而且积极面向抗战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肩负起服务社会的历史重任,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抗战时期大后方高校社会服务的缩影,重庆高校的社会服务不仅为战时大后方其他高校做出了表率与示范,而且为抗战救国大业与大后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并为当前我国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借鉴。
- 彭泽平胡志艳李礼
- 关键词:抗战时期高校社会服务
- 对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被引量:51
- 2003年
-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相关范畴而不是相对范畴,二者是一种弱相关的关系,其中任何一方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另一方的提高或者受到抑制。教育公平与效率是衡量教育的两个重要尺度和教育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二者各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和不同的制约因素,各自具有其独立的价值。缺失公平的效率不可能成为教育制度的基本支柱,同样,没有效率的公平也不能作为教育制度的现实基础。
- 彭泽平
-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效率
- 位育视域下乡土课程建设的价值、困境与突围
- 2025年
-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乡土课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成为传承与创新乡土文化的重要介质。在位育理论的视角下,乡土课程具有培养乡土人才、振兴乡村学校以及实现乡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价值意蕴。然而,乡土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着乡土课程取向的价值性冲突、乡土课程建设者的认同危机突显以及乡土课程场域窄化等困局。为此,乡土课程的建设要回归“位育”,突破“离农”与“为农”的价值之争,明确“以生为本”的课程定位;应激发课程建设者的乡土自觉,集中力量整合乡土文化资源,优化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内生性与外源性动力,探索出一条建构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的优质乡土课程之路。
- 彭泽平郭小涵
- 关键词:乡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