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409-3p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micro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它通过与靶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在转录后上调其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miR-409-3p属于microRNA家族的一员,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的miR-409-3p,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在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血管生成、迁移、侵袭和耐药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其可能作为新的循环标志物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miR-409-3p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左蕊金路刘丽刘丽赵鹏宇(综述)向小燕(审校)
- 关键词:MICRORNA肿瘤预后
- 上肢深静脉血栓诊治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目前,临床上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所上升。罹患上肢深静脉血栓可导致患者发生多种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对上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逐渐增多。上肢深静脉血栓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在诊治方面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临床医生常根据诊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经验诊治上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的学者应深入研究上肢深静脉血栓的特点,寻求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方法来治疗上肢深静脉血栓。本文主要是阐述上肢深静脉血栓诊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 田洲舟刘丽陈奎
- 关键词:上肢静脉血栓
- miRNA在瘢痕疙瘩中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瘢痕疙瘩(keloid disease,KD),又称“瘢痕瘤”或“蟹足肿”,是皮肤损伤后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代谢异常过度沉积,且超出原有损伤范围向四周呈蟹足状生长的一类皮肤纤维性疾病。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K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探索KD发病机制对预防及治疗KD,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长约21-23个核苷酸,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类短的非编码单链RNA。近年来通过对miRNA的深入研究,发现miRNA调控着细胞生长,组织分化,细胞凋亡等一系列生物进程,与纤维化疾病、炎性疾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本文就miRNA在K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对KD的发病机制有进一步了解,另外根据miRNA在KD中的表达特性,希望可以为KD的早期准确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提供新的思路。
- 刘丽刘丽金路刘小嘉赵鹏宇向小燕
- 关键词:MIRNA瘢痕疙瘩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
- 疣状皮肤结核一例
- 2023年
- 本文报道一例疣状皮肤结核患者,曾按银屑病治疗无效。该患者结核分枝杆菌DNA(+),T-SPOT试验(+),PPD(+++),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四联口服治疗2个月后,皮损明显消退。
- 李锋张蕾黎思刘丽杨晓龙熊心猜
- 关键词:皮肤结核疣状组织病理
- 富血小板血浆在瘢痕防治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瘢痕是机体组织损伤修复的必然结果。过度的瘢痕带来的瘙痒、疼痛、外观损害以及功能障碍是造成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的重要原因。富血小板血浆(PRP)是自体血液中提取血小板及血浆浓缩物,具有丰富的生长因子、减少炎症、胶原合成及重塑等优势,作为一种治疗瘢痕的新方法在临床取得显著疗效。本文就PRP对瘢痕防治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诺布央卓左蕊金路刘丽包树明向小燕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瘢痕萎缩性瘢痕瘢痕疙瘩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促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21年
-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因长期高糖环境导致局部微环境改变,创面难以愈合,其治疗难度大、时间长、费用高,成为临床治疗中较为棘手问题。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是指利用血液中各成分沉降系数不同,用不同的离心方法将自体全血分离成具有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液制品。PRP中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血管重塑新生,具有良好的促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研究显示,PRP具有抗炎、促进细胞修复、减少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外基质产生、修复周围神经、稳定血管内皮、重建微循环、抗菌等作用,可有效促进DFU的创面愈合,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创面的治疗。
- 金路左蕊刘丽刘丽诺布央卓向小燕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富血小板血浆
- 高血压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与高尿酸 (HUA)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 2 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5 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应用B超对肱动脉进行扫查 ,在静息、反应性充血时对肱动脉内径进行检测 ,计算不同状态下的管径变化及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率 (Flow MD % )。将所有对象按Flow MD %大小分成 4个亚组 ,比较各组尿酸情况。结果 :随血尿酸浓度增大 ,Flow MD %逐渐减小 ,尿酸与Flow MD %呈负相关 ,r =- 0 .6 37,P <0 .0 5。结论 :HUA与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的早期损害有关系。
- 张俊罗开良刘增长高兴玉吕湛罗勇刘丽
- 关键词:高血压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尿酸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合并近平滑念珠菌皮肤感染一例
- 2025年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合并其他致病菌导致健康成年人发生皮肤感染非常罕见,本文报道一例。患者,女,78岁,5个月前干农活时左手背受伤,后出现红斑、肿胀及结节,未正规治疗,结节渐扩大、增多。组织病理提示感染性肉芽肿。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DNA检测提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给予口服伊曲康唑、盐酸莫西沙星,外用聚维酮碘溶液治疗,1个月后皮损明显好转。
- 唐康恒刘丽王宇琪丁小洁
- 关键词:皮肤感染结节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近平滑念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