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促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21年
-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因长期高糖环境导致局部微环境改变,创面难以愈合,其治疗难度大、时间长、费用高,成为临床治疗中较为棘手问题。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是指利用血液中各成分沉降系数不同,用不同的离心方法将自体全血分离成具有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液制品。PRP中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血管重塑新生,具有良好的促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研究显示,PRP具有抗炎、促进细胞修复、减少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外基质产生、修复周围神经、稳定血管内皮、重建微循环、抗菌等作用,可有效促进DFU的创面愈合,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创面的治疗。
- 金路左蕊刘丽刘丽诺布央卓向小燕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富血小板血浆
- miR-409-3p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micro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它通过与靶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在转录后上调其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miR-409-3p属于microRNA家族的一员,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的miR-409-3p,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在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血管生成、迁移、侵袭和耐药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其可能作为新的循环标志物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miR-409-3p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左蕊金路刘丽刘丽赵鹏宇(综述)向小燕(审校)
- 关键词:MICRORNA肿瘤预后
- miRNA在瘢痕疙瘩中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瘢痕疙瘩(keloid disease,KD),又称“瘢痕瘤”或“蟹足肿”,是皮肤损伤后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代谢异常过度沉积,且超出原有损伤范围向四周呈蟹足状生长的一类皮肤纤维性疾病。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K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探索KD发病机制对预防及治疗KD,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长约21-23个核苷酸,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类短的非编码单链RNA。近年来通过对miRNA的深入研究,发现miRNA调控着细胞生长,组织分化,细胞凋亡等一系列生物进程,与纤维化疾病、炎性疾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本文就miRNA在K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对KD的发病机制有进一步了解,另外根据miRNA在KD中的表达特性,希望可以为KD的早期准确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提供新的思路。
- 刘丽刘丽金路刘小嘉赵鹏宇向小燕
- 关键词:MIRNA瘢痕疙瘩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
- 绝经妇女取环术前应用间苯三酚和米索前列醇疗效评价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对绝经妇女取环术前应用间苯三酚及米索前列醇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提供最佳选择方案。方法将80例绝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间苯三酚组,B组为米索前列醇组。比较两组术中宫颈软化程度、疼痛评分,取环操作时间及结果,以评价两组疗效。结果间苯三酚组宫颈软化程度,镇痛效果,取环时间,取环成功率均优于米索前列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绝经妇女取环术前应用间苯三酚疗效优于米索前列醇,取环成功率高,病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均胡辉权周密冯露刘丽杨清
- 关键词:间苯三酚绝经妇女取环米索前列醇
- 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
- 刘丽
- 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载脂蛋白是一类能与血浆脂质结合、运输血脂到机体各组织进行代谢及利用的蛋白质。国内外研究发现载脂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形成不同等位基因型及不同表型的载脂蛋白,从而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众所周知,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现就目前报道及研究的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燕曾甜徐健刘丽
- 关键词: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冠心病
- 褪黑素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影响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相关机制研究
- 研究背景:瘢痕疙瘩是伤口病理性愈合的结果,具有像肿瘤一样侵入周围正常组织的特点,好发于胸、肩、耳等部位,不会随时间推移而自发消退。瘢痕疙瘩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但又因其手术切除后易复发的特点,使得瘢痕...
- 刘丽
- 关键词:褪黑素ROS线粒体凋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