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吸虫
  • 1篇血吸虫病
  • 1篇疫情
  • 1篇疫情监测
  • 1篇疫情监测报告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状况
  • 1篇营养状况分析
  • 1篇腮腺炎
  • 1篇吸虫
  • 1篇吸虫病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流行性
  • 1篇流行性腮腺炎
  • 1篇麻疹
  • 1篇麻疹抗体
  • 1篇麻疹抗体水平

机构

  • 4篇常德市疾病预...

作者

  • 4篇何卫军
  • 3篇聂俊雄
  • 2篇蒋小伟
  • 1篇辜宏胜
  • 1篇肖俊文
  • 1篇周应彩
  • 1篇姚孝明

传媒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05年湖南省7~22岁汉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汉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抽样调查7~22岁汉族学生10 662人,精准测量其身高标准体重法,运用身高体重法评价其营养状况,分城乡、男女、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男女正常体重率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呈现男女差异、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结论湖南省汉族学生营养状况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这在女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何卫军聂俊雄
关键词:营养状况
2014年常德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常德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人群麻疹疫苗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随机抽取的常德市健康人群共1100人血清进行麻疹Ig G抗体检测。结果 2014年常德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5.82%,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843.48毫国际单位/毫升(m IU/m L)。不同年龄组间麻疹抗体阳性率、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1.17,F=18.57;P均〈0.05)。男女性别麻疹抗体阳性率、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妇与新生儿麻疹抗体阳性率、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德市麻疹抗体水平总体较高,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建议对初、高中、大中专院校学生、育龄妇女、以及20~34岁成人等重点人群开展麻疹类疫苗接种,提高并维持全人群较高的麻疹抗体水平。
蒋小伟熊衍广何卫军聂俊雄
关键词:麻疹抗体水平
2006-2016年常德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常德市2006-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常德市2006-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6年常德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7 162例,平均年报告发病率为11.32/10万,发病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季节分布呈双峰特点,主高峰为4~7月,次高峰为11月至次年1月;高发年龄为3~14岁,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75:1;病例数最多的职业为学生,占总病例数的56.65%;全市各区县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1.42,P<0.001)。结论适时调整免疫策略,落实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强化腮腺炎疫苗接种,通过落实综合性措施达到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目的。
蒋小伟辜宏胜何卫军聂俊雄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
2005-2009年湖南省汉寿县丁家拐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目平湖湖沼型疫区血吸虫病流行动态,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进行病情与螺情监测。结果居民感染率逐年下降,由2005年6.61%降至2009年1.25%,男性高于女性,职业人群以渔民最高。耕牛粪阳率维持在10%左右,垸外钉螺密度大幅度下降,由2005年秋季的4.24只/0.11m2降至2009年的0.03只/0.11m2,2005年秋季垸外阳性螺密度0.004只/0.11m2,2006年以后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今后耕牛与渔民是防治工作重点。
何卫军周应彩肖俊文姚孝明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