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蔚华
- 作品数:59 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186例老年人胃癌临床特征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为老年胃癌患者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86例60岁以上老年人经术后病理诊断明确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临床症状、病灶部位、肿瘤大小、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病理特点及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86例患者中,男性137例,女性49例,平均年龄70岁;肿瘤发生部位:上区12例、中区33例、下区140例,全胃弥漫型1例;肿瘤大小:≤5cm 134例,5年生存率35.1%,〉5cm 52例,5年生存率19.2%;病理分型:腺癌153例,印戒细胞癌18例,黏液腺癌15例,合并淋巴结转移114例;手术方式:行根治手术157例,行姑息切除25例,联合脏器切除4例;其中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5%、45.2%、36,3%,行姑息手术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早期胃癌临床症状不典型,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以上腹部不适、隐痛、吞咽困难、消瘦及贫血为主,肿瘤多发于胃窦、胃体,以腺癌为主,确诊时为晚期,多合并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应根据全身情况、癌肿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而定,力争行根治性胃切除术,以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 杨健付蔚华
- 关键词:胃癌老年人预后
- 生理能力与手术应激评分系统和改良的生理能力与手术应激评分系统在预测胃癌术后死亡率和手术风险中的价值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生理能力与手术应激评分系统( E-PASS)和改良的生理能力与手术应激评分系统( mE-PASS)预测胃癌患者术后死亡率的价值及其相关参数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l月至2014年1月行手术切除的77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E-PASS和mE-PASS评分系统预测胃癌患者术后的死亡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和拟合优度检验评价E-PASS和mE-PASS评分系统预测术后死亡率的效率,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E-PASS评分系统的相关参数与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E-PASS和mE-PASS评分系统预测死亡组和非死亡组的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E-PASS和mE-PASS评分系统预测胃癌术后死亡率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和0.878。 E-PASS和mE-PASS评分系统预测胃癌患者术后死亡率的ROC曲线拟合优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严重心脏病、严重肺病、糖尿病、体能状态分级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为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因素(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严重肺病、ASA分级和手术时间为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E-PASS和mE-PASS评分系统预测胃癌患者术后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适用于临床。与E-PASS评分系统比较, mE-PASS评分系统简化了术中参数。严重肺病、糖尿病、手术时间和ASA分级为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宁波崔建功张增强赵智成李卫东付蔚华
- 关键词:死亡率
- 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9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0例,女49例;年龄为69(26~89)岁。99例患者中,41例行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设为机器人组,58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设为腹腔镜组。患者均由同一主刀医师团队行机器人或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术中及术后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倾向评分匹配按1∶1最近邻匹配法进行匹配,卡钳值为0.1。结果(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99例患者中,82例匹配成功,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各41例。倾向评分匹配后消除腹部手术史因素混杂偏倚,具有可比性。(2)术中及术后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机器人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15(130~340)min、术中出血量为50(10~400)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1(5~55)枚、术后重症监护室入住15例、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3(1~12)d、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为4(2~14)d、术后住院时间为8(5~25)d;腹腔镜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10(140~370)min、50(5~150)mL、19(5~34)枚、20例、3(0~9)d、5(2~10)d、8(6~17)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94、-1.87、-1.32,χ^(2)=1.25,Z=0.13、-0.83、-0.65,P>0.05)。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中转开腹分别为0和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分别为6例和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P>0.05)。两组患者均为R 0切除,无术后30 d再入院。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住院�
- 刘帮王沛瑶张瞾雄汪道函张文欣陈鹏宇赵恒彬闫永嘉付蔚华
- 关键词:结肠肿瘤右半结肠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短期疗效
- 激动型CD40单链抗体增强小鼠NK细胞抗肿瘤作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获得高纯度的激动型抗小鼠CD40单链抗体(scFv),并体内外验证激动型抗小鼠CD40 scFv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肿瘤的作用。方法亲和层析技术获得高纯度的激动型抗小鼠CD40 scFv蛋白。激动型抗小鼠CD40 scFv体外激活DC细胞,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2表达水平,反应CD40 scFv对DC的激活能力。将激活的DC细胞与小鼠NK细胞共培养后,将NK细胞与小鼠成纤维瘤T6-17细胞共培养,用WST-8法检测激活后NK细胞对T6-17的杀伤作用。进一步构建BALB/c裸鼠的T6-17肿瘤模型,给予CD40 scFv瘤体注射,观察对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种瘤后第20天处死小鼠,ELISA检测肿瘤组织匀浆中IL-12和IFN-γ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匀浆中浸润NK细胞数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NKG2D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CD40 scFv-pET28a重组质粒,并经基因测序验证无误。SDS-PAGE和His-tag Western blot检测证实CD40 scFv表达成功,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7×103。CD40 scFv处理的DC细胞的培养上清中IL-12水平为(555.86±40.48) pg/m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利用各组激活后的DC细胞培养上清刺激NK细胞后,与CD40 scFv处理的DC共培养的NK细胞对T6-17细胞的杀伤能力为(72.23±3.99)%,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40 scFv在体内对BALB/c裸鼠的T6-17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肿瘤最终生长体积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CD40 scFv组肿瘤组织匀浆中IL-12和IFN-γ水平分别为(188.801±32.718) pg/ml和(121.428±30.994) pg/ml,均较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显著升高(P〈0.05)。CD40 scFv组肿瘤组织NKG2D表达阳性率为(8.18±2.01)%,较NS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激动型CD40 scFv可以通过DC细胞增强NK细胞的抗肿瘤能力。
- 王曦张骜陈一川陆礼付蔚华
-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
- RNA干扰ILK基因表达减低结肠癌细胞SW620侵袭转移能力的研究
- 目的 通过RNA干扰结肠癌细胞SW620的ILK基因,探讨其对SW620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设计针对ILK基因shRNA,并构建pGenesil-1.2-ILK shRNA重组质粒.培养人结肠癌细胞SW620,阳离...
- 付蔚华崔玉刘宁波刘彤朱理玮王鹏志
- 腹膜后异位脑膜瘤切除一例被引量:1
- 2002年
- 李泮泉付蔚华薛东波林乐岷孙海军宋德华
- 关键词:外科手术术式疗效
- 全国多中心腹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了解全国范围内腹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30家医院2018年5月份所有接受腹部手术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围手术期的相关数据及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30d内SSI发生率。SSI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标准分为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器官(或间隙)感染。次要结局变量为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30d病死率及治疗费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SI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666例腹部手术患者,分别来自: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263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40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8例)、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87例)、四川华西医院(77例)、广东省人民医院(74例)、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71例)、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71例)、江苏省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64例)、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56例)、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56例)、山东省立医院(56例)、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52例)、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52例)、湘雅二医院(48例)、解放军总医院(48例)、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44例)、湖南省人民医院(38例)、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36例)、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30例)、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30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9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7例)、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2例)、湖南省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1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8例)、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15例)、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一医院(12例)、湖南省肿瘤医院(11例)、兰州大学第二医院(10例)。全组男性1019例,女性647例,年龄(56.5±15.3)岁。术后80例(4.8%)患者发生SSI,其中浅表切口感染39例,�
- 王之伟陈军任建安王培戈揭志刚金炜东胡建昆李勇张建文李蜀华涂建成张海洋刘宏斌商亮赵杰罗苏明姚宏亮贾宝庆陈凛任泽强李光义张浩吴志明王道荣郜永顺付蔚华杨华谢文彪张二雷彭勇王仕琛陈杰张军强郑涛王革非黎介寿
- 关键词:腹部手术手术部位感染
- 机器人辅助胃癌手术在争议中前行
- 2024年
- 胃癌是我国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列第3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治疗手段。机器人辅助手术作为微创技术之一,近几十年在我国经历飞速发展,同时也伴随争议。近年来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主的亚洲国家开展大量高质量临床研究,旨在评估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胃癌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笔者总结上述研究结果及团队实践经验,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胃癌治疗中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 闫永嘉张文欣张曌雄刘刚刘健付蔚华
- 关键词:胃肿瘤微创机器人辅助手术
- 转染FasL基因树突状细胞诱导异基因小鼠脾脏T细胞凋亡的研究
- 目的构建 FasL 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制备出稳定表达 FasL 蛋白的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并探讨其诱导异系小鼠脾脏 T 细胞凋亡的机理。
- 付蔚华赵娜邱宇杰朱理玮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小鼠脾脏细胞凋亡异基因
- 文献传递
- 人工髋关节织构化表面摩擦学性能研究
- 2023年
- 为研究微织构形状对人工髋关节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在人工髋关节表面分别设计仿生菱形织构、圆柱形织构和圆环形织构,以雷诺方程为理论研究基础建立流体动压润滑模型,用ANSYS Fluent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微织构表面润滑油膜的平均承载力和摩擦因数,并比较不同织构形状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所选织构参数、工况参数范围内,平均承载力随着面积率增大以及滑动速度的提高均呈现上升趋势,在面积率为25%、滑动速度为0.3 m/s时达到最大;摩擦因数随着织构面积率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在面积率25%达到最小值,摩擦因数与滑动速度的关系则因织构形状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的3种形状微织构中,仿生菱形织构的摩擦学性能最佳。因此合理选择织构形状可以减少人工髋关节摩擦副表面间的磨损。
- 郝佳丽郑清春郑清春张曌雄张春秋胡亚辉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微织构减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