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焰坤

作品数:18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修辞
  • 5篇修辞史
  • 5篇汉语
  • 4篇修辞学
  • 3篇语言
  • 2篇修辞方式
  • 2篇修辞现象
  • 2篇修辞学史
  • 2篇语言形式
  • 2篇审美
  • 2篇文化
  • 2篇汉语修辞
  • 2篇汉语修辞史
  • 1篇多德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机制
  • 1篇修辞活动
  • 1篇修辞特点
  • 1篇修辞效果
  • 1篇修辞学理论

机构

  • 12篇集美大学
  • 3篇黄冈师范学院
  • 3篇黄冈师专

作者

  • 18篇郭焰坤
  • 1篇黄海蓉

传媒

  • 4篇修辞学习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古汉语研究
  • 1篇语文建设
  • 1篇学术月刊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代汉语文献释义方式新探
2011年
准确地阐释语义是古代汉语文献教学的重要内容。吸收传统训诂学的基本方法据形释义、因声求义,依据古代文献的语言特征据文例释义,吸纳现代学术思想据语境释义,三种释义方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准确地阐释文言文本的思想内涵。
郭焰坤
关键词:因声求义
论《庄子》对拟人格的发展
1993年
王希杰先生《修辞学》(302页)说:“比拟主要是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不一定非要相似关系或相关关系。”拟人属比拟的一种,然汉语史上最初的拟人格却完全建立在人与物的相似性基础上,突破“相似性”者是《庄子》。 一、首先,我们看看庄周之前及其所处战国时代的拟人格运用的基本情况。为了观察和分析方便,我们把拟人格分成两类:甲类:片言式拟人格。
郭焰坤
关键词:《庄子》拟人化人格化片言咏物诗万物
美辞论的历史渊源及其文化背景
2011年
上世纪初从日本传入的修辞学美辞论的主张,实为我国自古以来的民族传统,自先秦到明清我国古代主流的修辞学理念恰是美辞论。美辞论是由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的性质决定的,正是儒家文化的周-鲁文化根源以及贵族化品质,美辞论才成为必然的修辞理论主张。
郭焰坤
关键词:民族传统贵族文化
从比喻的演变看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被引量:6
1998年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证了从比喻的演变所表现出的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其一,从喻体的虚化看思维演进对语言的影响;其二,从喻体的主观化、个性化看主体意识的逐步觉醒对语言的影响;其三,从比喻中性爱描写的历史演变看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其四,从比喻所反映的社会焦点问题的变化看制度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郭焰坤
关键词:文化语言比喻
论张爱玲小说的语言修辞特点被引量:1
2016年
文学作品的表达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经典的文学作品,其语言表达并非简单的辞藻堆砌,而是呈现出独特的修辞特点。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和表现手法,恰当地传达思想和情感,是文学作品成为典范的必备条件。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作家之一,其小说语言自成一家,强烈的音乐节奏感、诡异的色彩运用、错落的句法格式,构成了她精湛的语言修辞艺术,也使得"张氏小说"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龚家民郭焰坤
关键词:小说语言修辞特点
中华元典修辞学思想文质观探微被引量:1
2004年
 文化源头总是决定着文化的个性,我国文化元典的修辞学思想形成了我国修辞学根深蒂固的传统:内容本位轻视形式,这与导源于亚里斯多德《修辞学》注重语言形式的学科传统判然有别;修辞学思想立足于伦理学、政治学立场,强调修辞立其诚,注重修辞道德,这与古希腊、古罗马传统中有时仅强调修辞的工具性,把修辞纯作为论辩致胜手段的功利主义传统判然有别;修辞学学科不独立,始依附于伦理、政治学说,后依附于文论、诗话,这与亚里斯多德著作以《修辞学》名篇,将修辞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传统判然有别。现代修辞学应发扬我国古典修辞学注重内容、注重修辞道德的优良传统,同时吸取他人之长,在形式探讨和理论深化、系统化方面进一步作出努力。
郭焰坤
关键词:元典文质观依附性
诗性与理性——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与中国传统修辞学理论形态比较被引量:1
2001年
中西传统修辞学在理论形态上有“诗性”与“理性”之别 ,诸如定义概念与非定义概念之异 ,综合与分析之异 ,形象化表达与抽象表达之异 ,修辞学的依附性、非系统性与独立性、系统性之异等。研究、认识中西传统修辞学理论形态的差异 ,对总结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有其重要价值的。
郭焰坤
关键词:传统修辞学诗性亚里士多德《修辞学》
列锦辞格的产生与发展被引量:6
2003年
列锦的产生最初是由于诗歌语言不断压缩,诗歌在有限的诗行、固定的句子长度中不得不省略一些语言成份而形成的,梁隋间诗歌出现的动词省略是列锦的萌发形态,成熟的列锦产生于唐,至清无变化,现代列锦在使用范围、语言形式、表达效果三方面都有变化。同时现代还产生了一种被学术界称为“类聚格”的列锦的变异形态。
郭焰坤
关键词:诗歌创作语言形式
浅论汉语修辞史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郭焰坤
关键词:汉语修辞史修辞现象修辞活动艺术化语法史语体
藏词的产生及其词汇化
2006年
藏词始于东汉兴于魏晋南北朝,它产生于诗歌、骈文对历史典故、成语的变通用法,即为解决在字数有限制的简短的句子形式中大量用典的矛盾,裁割事典或成语以成词而形成的。
郭焰坤
关键词:藏词用典词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