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丽丽

作品数:32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术
  • 7篇动脉
  • 7篇术后
  • 5篇心脏
  • 5篇静脉
  • 4篇缺损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室间隔
  • 3篇室间隔缺损
  • 3篇术后心律失常
  • 3篇腔静脉
  • 3篇全腔静脉
  • 3篇全腔静脉肺动...
  • 3篇外科
  • 3篇先天性
  • 3篇护理
  • 3篇畸形
  • 3篇监护
  • 3篇间隔缺损

机构

  • 2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2篇谭丽丽
  • 8篇张仁福
  • 6篇孙久华
  • 5篇汪曾炜
  • 5篇朱洪玉
  • 4篇蒲英英
  • 4篇周微微
  • 4篇吉哲
  • 4篇柳雅君
  • 4篇王善伯
  • 4篇王效民
  • 3篇尤伟
  • 3篇董英
  • 3篇毕娜
  • 3篇王虹
  • 3篇尹宗涛
  • 3篇陈朝晖
  • 3篇高文根
  • 3篇王军
  • 2篇李云凤

传媒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解放军护理杂...
  • 2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南方护理学报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黑龙江护理杂...
  • 1篇护理学报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3篇2005
  • 5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彩色多普勒对左房粘液瘤血流动力学的探讨
2000年
我们利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左房粘液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1 68例左房粘液瘤患者 ,男 76例 ,女 92例 ,平均年龄 4 4岁。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切除治疗。采用左室长轴、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心尖四腔、大动脉短轴等切面 ,充分显示肿瘤的瘤蒂部位、长度及肿瘤的大小 ,观察二尖瓣口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左房粘液瘤的瘤蒂越靠近二尖瓣口 ,对瓣口的血流速度影响就越大 ;瘤蒂长度越长 ,活动度就越大 ,对瓣口的血流速度影响也越大 ;粘液瘤的体积越大 ,对瓣口血流速度的影响越大。结论 :观察左房粘液瘤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周微微谢晓冬柳雅君李云凤王亚丽王善伯蒲英英谭丽丽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左房粘液瘤血流动力学
机械瓣置换术后抗凝的监测及出院指导被引量:3
1997年
作者总结600例机械瓣置换术后抗凝的监测及出院指导。主要经验是机械瓣置换术后服抗凝药的剂量应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抽血时间及方法正确,严密观察出血倾向,指导患者出院后提高抗凝效果。
王效民孙久华吉哲尤伟谭丽丽张黎
关键词:机械瓣置换术术后抗凝效果出院指导出血倾向
两种手术入路矫正法乐四联症术后心律失常的观察
1997年
法乐四联症(简称四联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紫绀型无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是心内畸形矫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心律失常致晚期猝死的发生率高达6%,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及远期效果。因此严密观察和减少术后心律失常是改善术后远期效果的关键。1994年1月至1995年3月我科共施行四联症心内矫正手术77例,现将经右心房与右心室两种不同手术经路矫正心内畸形后心律失常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吉哲王效民谭丽丽张黎董英
关键词:心律失常术后法乐四联症心内畸形远期效果天性
大鼠低温保存同种带瓣主动脉和肺动脉移植物免疫排异反应的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探讨同种移植物对宿主免疫状态的影响以及排异反应对移植物的作用。方法通过低温保存的大鼠同种异体带瓣主动脉和肺动脉异位移植的动物模型,观察同种移植后宿主体液和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移植物的病理改变。结果低温保存同种带瓣管道移植后有明显的免疫排异反应发生,细胞和体液免疫参与免疫排异反应的过程;慢性免疫排异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结论免疫排异反应导致移植血管内膜增厚、管壁钙化、狭窄和闭塞。
李东玉张仁福丁孝梅吉哲王新谭丽丽冯新丽孙文利
关键词:同种异体移植主动脉免疫排异反应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心内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观察
2001年
目的 探讨 3岁以内婴幼儿室间隔缺损 (室缺 )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及有效观察。方法 对 1990年 1月~1998年 12月的 389例婴幼儿室缺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 ,进行总结分析。分析其与年龄、术前心胸比值 (C/T)、合并肺动脉高压、室缺大小、手术方式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的关系。结果  389例中心律失常 30例 ,发生率为 7.7%。年龄≤ 1岁 ,C/T≥ 0 .5 ,合并肺动脉高压 ,室缺≥ 1cm ,手术为补片修补 ,主动脉阻断时间≥ 30min为高危因素 ,是手术的主要死亡原因 ,本组死亡 9例 ,死亡率为 2 .3%。婴幼儿室缺心内直视修复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术前C/T、合并肺动脉高压、室缺大小、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方式相关。结论 对高危因素的婴幼儿应是观察的重点 ,有针对性的进行观察 ,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可降低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王虹刘英楠王丽惠董英孙久华谭丽丽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婴幼儿心律失常心内直视术
孤立性右心室发育不全的术后监护
1999年
尤伟王效民谭丽丽王玉虹
关键词:术后监护护理
法乐四联症为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1997年
我科共对2570例法乐四联症病人手术治疗,其中251例(9.76%)为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修补室缺用一半月形补片,保持肺动脉瓣的功能,但必须以人工血管补片(123例)或带单瓣的人工血管补片(121例)拓宽右室流出道。结果表明,右室压力由术前的15.28±2.79kPa降至术后的6.16±2.15kPa,右室对左室的压力比值≤0.5为177例,0.5~0.75为61例,≥0.75为13例。手术死亡12例(4.78%)。
李新民张仁福汪曾炜谭丽丽惠丽萍
关键词:法乐四联症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肺血分布的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对肺血分布的确切影响。方法 应用99锝 大颗粒聚合蛋白 ( 99mTc MAA)肺灌注显像 ,对 17例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病人手术前、后肺血灌注情况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17例病人术后肺放射性核素计数值为 ( 313 7± 40 1)× 10 3,显著高于术前的 ( 2 6 6 8± 33 6 )× 10 3(t=2 2 3,P <0 0 5 )。术后右肺与左肺血流灌注量比值为 1 14± 0 15 ,高于术前的 1 0 2± 0 12。术后肺野上段血流灌注量显著降低 (t=2 93,P <0 0 1) ,下段血流灌注量显著增加 (t=3 14,P <0 0 1)其上 /下段比值为 0 2 3± 0 0 9。显著低于术前为 0 43± 0 0 8(t=3 19,P <0 0 1)。结论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仍可保持右肺的相对优势灌注血流。术后明显的坠积性肺淤血状态可能与远期肺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增加 ,以及活动耐力受限有关 ,但仍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证实。
尹宗涛张仁福王军高文根谭丽丽
关键词: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肺动静脉瘘
心脏原发性肿瘤的超声鉴别诊断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探讨心脏粘液瘤、脂肪瘤和横纹肌瘤的超声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查36 例心脏肿瘤,其中粘液瘤30 例,脂肪瘤4 例,横纹肌瘤2 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通过左室长轴、短轴、四腔和五腔心等切面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包膜、活动度、界线和回声特征。结果:粘液溜多发生在左房,有明确的瘤蒂,肿瘤活动度较大,有分叶。脂肪瘤与粘液瘤不同处是多发生在左室,活动度较小,有漂浮感,肿瘤回声较强,没有分叶。横纹肌瘤发生在室壁心肌内,肿瘤与正常心肌间有明确的界线。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原发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周微微谭丽丽尹富敏曹丹蒲英英柳雅君王善伯刘桐
关键词:心脏肿瘤超声心动图
^(99)Tc^m-MAA对完全旷置右心手术后肺血分布的定量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完全旷置右心手术对肺血分布的影响。方法 应用99Tcm 大颗粒聚合白蛋白肺灌注显像对 14例改良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ETCPC)患者手术前后的肺血分布情况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术后右肺与左肺血流灌注量比值为 1 16± 0 16 ,高于术前的 0 96± 0 11(P <0 0 5 )。术后肺野上段血流灌注量明显降低 ,与术前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下段血流灌注量增加 (P <0 0 1) ,其上 /下段比值为 0 2 2± 0 0 8,低于术前的 0 44± 0 0 9(P <0 0 1)。结论 改进的手术方法仍可保持右肺的相对优势灌注血流。
尹宗涛陈宪英张仁福王军高文根谭丽丽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缺损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