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兵

作品数:29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瘤
  • 9篇介入
  • 8篇栓塞
  • 8篇颅内
  • 7篇介入治疗
  • 6篇动脉
  • 6篇血管
  • 6篇颅内动脉
  • 6篇颅内动脉瘤
  • 5篇超声
  • 4篇弹簧圈
  • 4篇彩色多普勒
  • 4篇出血
  • 3篇多普勒超声
  • 3篇造影
  • 3篇支气管
  • 3篇脑动脉
  • 3篇脑动脉瘤
  • 3篇病变
  • 3篇彩色多普勒超...

机构

  • 18篇达州市中心医...
  • 1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27篇肖兵
  • 13篇赵卫
  • 12篇宋建琼
  • 7篇胡继红
  • 6篇向述天
  • 4篇靳仓正
  • 4篇刘春平
  • 3篇姜永能
  • 3篇胡正琴
  • 3篇王滔
  • 3篇王海思
  • 2篇曾旭
  • 2篇刘传森
  • 2篇刀永功
  • 2篇易根发
  • 2篇董国礼
  • 2篇刘谊
  • 2篇陈忠
  • 2篇许林
  • 2篇蔡洪

传媒

  • 6篇第五届中国西...
  • 4篇西部医学
  • 3篇临床超声医学...
  • 3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09
  • 1篇2008
  • 11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破裂的临时性全覆膜内支架治疗
目的:探讨临时性全覆膜食道内支架治疗食道破裂的可行性,安全性,适用性。 材料和方法:5例经食道造影(对比剂用76%泛影葡胺)确诊患者,男性4人,女性1人,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19岁.支架选用国产(南京微创公...
向述天赵卫刀永功胡继红靳仓正肖兵胡正琴
关键词:食管破裂食道造影
文献传递
正常腰椎表观弥散系数值大小及其变化规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正常腰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大小及其腰椎1~5椎体ADC值大小的变化关系,以及腰椎ADC值随年龄变化规律。方法125例正常志愿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47例;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43.21岁(标准差11.75岁)。其中≤20岁26例,男性17例,女性9例;20~40岁61例,男性37例,女性24例;>40岁38例,男性26例,女性12例。回顾分析其临床及MRI显示正常的腰椎病例,感兴趣区(ROI)大小分别取33、66、132、165、198、231、264、297mm2,分别测量并计算腰椎1~5椎体的ADC均值及腰椎总均值,按年龄分组分成≤20岁、20~40岁及>40岁3组,计算3组ADC均值,并作统计分析。结果腰椎ADC(×10-4mm2/s)总均值为1.92±0.79;腰椎1~5椎体的ADC(×10-4mm2/s)值分别为2.00±0.76、1.88±0.71、1.87±0.87、1.88±0.83及1.99±0.75。经t检验显示,腰椎1、5椎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椎2、3、4椎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1、腰椎5与腰椎2、3、4椎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1~3椎体的ADC值呈逐渐变小趋势,腰椎1与腰椎5椎体的ADC值接近。≤20岁、20~40岁及>40岁3组的ADC(×10-4mm2/s)值分别为1.94±0.77、1.93±0.82、1.89±0.79,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的ADC(×10-4mm2/s)总均值约为1.92±0.79,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变化趋势,测量病变腰椎的ADC值时,应选取与其正常情况下ADC值最接近的正常椎体作为对照较为适宜;随年龄增长,腰椎ADC值有下降的趋势。
曾旭周芷溪董国礼许林肖兵高才良
关键词:MRI弥散加权成像
儿童下肢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
目的:研究儿童下肢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8例儿童下肢血管畸形进行经导管栓塞术及结合局部注射硬化剂治疗:蔓状血管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结果:栓塞后临床症状、体征迅速改善,术后0.5~1.5年随访...
胡继红赵卫王滔靳仓正肖兵
关键词:儿童介入治疗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7例临床、CT及手术资料齐全的肠梗阻患者,其中21例为单纯CT平扫,36例在平扫基础上行增强扫描,其中三期动态增强12例,将CT原始数据进行MPR冠状、矢状重建,分析CT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CT诊断梗阻56例,符合率98%;确定梗阻部位48例,符合率88.9%;确定梗阻原因47例,符合率82.5%;10例血供障碍患者,CT检出7例,符合率70.0%。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肠梗阻的有无、梗阻部位及梗阻原因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对确定有无血运障碍也具一定价值。
曾旭董国礼周芷溪许林肖兵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肠梗阻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在胎盘植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患者分为A组(介入治疗组)和B组(药物治疗组)。A组12例患者先行髂内动脉造影,确认子宫动脉后再将导管超选择送入子宫动脉远端,经导管以甲氨蝶呤和明胶海绵颗粒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术后7d内彩超监视下清除宫内残留胎盘。B组12例患者在产后给予甲氨蝶呤肌注,之后在彩超监视下分次刮宫。治疗后随访3~27个月(平均12个月),期间观察患者阴道出血、胎盘组织排出、血β-hCG水平、子宫恢复情况、月经变化等情况。结果 A组12例中11例保留子宫,平均清宫出血量(80±38.4)ml,平均止血时间(25.0±5.4)min,平均治疗时间(45.3±6.4)min,术后4~10d内成功清除宫内胎盘组织,平均为(6.1±0.6)d,1例因穿透性胎盘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所有患者血β-hCG于胎盘完全排出后3~8d恢复正常,平均(5.7±0.7)d,保留子宫的11例患者2~3个月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经量如常。3个月后复查彩超示子宫基本恢复正常大小。B组12例,予MTX肌注,因治疗失败大出血切除子宫3例,除外失败病例,平均清宫出血量(102.4±7.04)ml,平均止血时间(27.1±4.5)d,所有患者平均治疗时间(10.4±5.4)d,血清β-hCG降至正常范围平均需(75.2±12.7)d,宫腔胎盘完全清除平均需(103.8±0.4)d,随访保留子宫的10例患者,5例产后3个月内月经恢复,其中3例月经恢复正常,其余5例产后4个月月经周期正常,但经量减少。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患者具有止血迅速、清宫出血量少、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可保留子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
符伟刘芳肖兵
关键词:胎盘植入化学栓塞甲氨蝶呤子宫动脉
气管支气管胸膜瘘的全腹膜支架治疗
目的:探讨临时性全腹膜支架在气管、支气管胸膜瘘治疗中的相关问题,安全性,可行性和支架置入的时间,取出方法。 材料和方法:选择5例气管、支气管胸膜瘘病人,全为男性,年龄40~60岁,其中两例为外伤所致,气管:右主...
向述天赵卫胡正琴肖兵姜永能王滔刘志勇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胸膜瘘
文献传递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小量咯血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经内科治疗后仍反复小量咯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小量咯血的28例患者,经行患侧支气管动脉、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膈下动脉及对侧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动脉后行起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结果 28例患者均一次性完全处理出血动脉后而止血,共栓塞动脉44支,以上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扭曲、分枝增多、血管丛形成,所有病例均未见造影剂外溢征象,随访1~12个月无复发,有效率100%,除栓塞术后早期胸背部疼痛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控制经内科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小量咯血患者中,仍不失为一种微创、实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肖兵宋建琼陈俊霖郑小雪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反复咯血介入治疗
儿童下肢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研究儿童下肢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8例儿童下肢血管畸形进行经导管栓塞术及结合局部注射硬化剂治疗:蔓状血管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结果栓塞后临床症状、体征迅速改善,术后0.5~1.5年随访,有效率100%,治愈率68%,并发症:病变部位疼痛加重,局部皮色皮温改变,软组织肿胀等。结论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下肢血管畸形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显著的方法。
胡继红赵卫王滔靳仓正肖兵
关键词:儿童介入治疗
颅内复杂动脉瘤的血管腔内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复杂颅内动脉瘤指巨大、宽颈、梭形、微小、夹层及假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虽然比神经外科有更大的优势,但目前大部分这类病变仍是血管内治疗的难点.就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作一综述.
肖兵赵卫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栓塞
彩超引导下浅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浅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6例浅表肿块病例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的方法和病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浅表肿块的穿刺活检成功率为99.5%,取材满意率为97.7%,未见明显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186例中良性病例89例,恶性病例97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浅表肿块的穿刺活检,操作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是浅表肿块明确病理诊断的有效方法。
宋建琼肖兵陈代途王海思唐燕
关键词:浅表肿块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彩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