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菊

作品数:2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护理
  • 11篇血液
  • 11篇血液透析
  • 4篇动静脉内
  • 4篇动静脉内瘘
  • 4篇内瘘
  • 4篇静脉
  • 4篇静脉内
  • 4篇静脉内瘘
  • 3篇生活质量
  • 3篇活质量
  • 3篇干预
  • 2篇血液透析治疗
  • 2篇透析患者
  • 2篇透析器
  • 2篇透析治疗
  • 2篇可调钠
  • 2篇护理干预
  • 2篇护士
  • 2篇患者生活质量

机构

  • 18篇贵阳市第一人...

作者

  • 18篇王菊
  • 8篇晏晓英
  • 4篇艾萍
  • 4篇蓝天座
  • 3篇陈红莲
  • 3篇陈松
  • 1篇蒋文勇
  • 1篇娄澜
  • 1篇张庆华
  • 1篇叶小舟

传媒

  • 3篇中国科技期刊...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健康之路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节护理对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0年
探讨细节护理在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名接受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开展调研研究,将其等分为X组和Y组,X组应用常规护理,Y组在X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干预,通过HAMA评分、凝血程度评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评级四个指标对调研结果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X组和Y组HAMA评分数值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相应指标数值,并且Y组治疗后HAMA评分数值显著高于X组相应指标数值(P<0.05);治疗期间Y组凝血程度评级为0级患者占比为97.22%,显著高于X组(凝血程度评级为0级患者占比为83.33%),(P<0.05);Y组不良反应患者占比为5.56%,显著低于X组(不良反应患者占比为19.44%),(P<0.05);Y组满意等级以上患者为94.44%,显著高于X组(满意等级以上患者为80.56%),(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赵小燕王菊晏晓英
关键词:细节护理满意度
护理经验交流在减少动静脉内瘘穿刺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经验交流在减少动静脉内瘘穿刺并发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6年3月1日-2016年5月31日,对本中心实行护理经验交流活动前后,统计动静脉内瘘穿刺10000针次,对穿刺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通过多种方...
晏晓英陈松王菊蒋文勇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文献传递
营养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年
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营养护理干预,两组均进行3个月护理,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独立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营养该护理干预用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蒋莉王菊刘娟
关键词:营养护理干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现场观摩在血液透析专科护士教学中的运用
2022年
血液透析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是一种慢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在体内相当于肾脏,起过滤、排除毒素、水分等作用,主要通过透析器将血液引流至体外,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清除,再回输已经净化完毕的血液至患者体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同时还会有诸多并发症,所以如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成为医疗领域重点研究的话题[2]。危重肾衰竭是肾内科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血液透析治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治疗方案,为了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医务人员在进行治疗方案的设置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相应的护理方式调整。在进行专科护士带教时,教育人员需要针对血液透析的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其中的风险因素,并开展有效的专科带教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王菊谢婷婷
关键词: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方法:收治尿毒症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试验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β2-MG及PTH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显著。
晏晓英陈松王菊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血液灌流
连贯性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高磷患者中的应用和成效
2020年
探讨健康宣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干预影响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85例维持性血液 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前和干预后,干预后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系统健康宣教 干预进行观察,常规的健康宣教,以此为基础,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和血磷、血红蛋白、血钙,甲旁亢生化指标。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的自我管理和血磷、血红蛋白、血钙,甲旁亢含量等情况都有了明显改善,结论:连贯性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对高磷血症认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目前认为对于患者血磷浓度为0.81-1.45mmol/L的标准,目治 疗高磷血症的方法有 3个 原则——充分透析、饮食控制、磷结合剂的使用。
王炎培晏晓英王菊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磷血症
双人核对制度在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022年
探讨在血液透析中实施双人核对制度对于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制度,进行13125次透析;研究组在常规制度基础上增加双人核对制度,进行15684次透析。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通过相关记录数据可知,在血液透析期间,研究组与对照组实施不同管理制度,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次不同,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次数要少于对照组,根据计算结果表明,脱管、漏血、穿刺口漏血、超滤量偏差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透析液、置换液偏差,钙、纳浓度偏差,肝素追加量偏差,凝血堵管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通过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例次显示,研究组管理效果有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血液透析中实施双人核对制度,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从而做好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工作,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可靠性,该种制度值得广泛推广。
王菊晏晓英叶小舟
关键词:血液透析
老年糖尿病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心理护理
2018年
观察及分析对老年糖尿病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以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体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研究组均显著的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研究组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老年糖尿病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中,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王菊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干预
可调钠血液透析对透析患者肌肉痉挛的预防和处理被引量:3
2010年
艾萍蓝天座王菊陈红莲
关键词:可调钠血液透析透析患者肌肉痉挛透析不充分剧烈疼痛生活质量
1例移植动静脉内瘘血栓16月球囊取栓术后护理
对1例移植血管内瘘血栓16月球囊取栓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移植血管生物相容性好,长期通畅率高,血流量大,能反复穿刺,使用时间长等诸多优点,但移植血管内瘘相对于自体内瘘,其管壁纤维受损害不宜修复,因此应正确掌握移植血管内...
刘娟陈松张庆华王菊
关键词:血栓护理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