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琨
-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氩气刀联合咪喹莫特治疗甲周疣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和评价联合应用氩气刀及咪喹莫特治疗甲周疣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单一应用氩气刀治疗;治疗组58例,采用氩气刀及咪喹莫特乳膏联合治疗。3个月后随访结果,对有效率和复发率作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82%(55/58),68.96%(40/58);复发率则分别为5.17%(3/58),29.31%(1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氩气刀及咪喹莫特治疗甲周疣,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王琨张理涛
- 关键词:氩气刀咪喹莫特甲周疣
- Reading man皮瓣修复乳房外Paget病术后缺损1例
- 2025年
- 报告1例男性患者,57岁,主因阴茎阴囊暗红色斑片7年伴剧烈瘙痒就诊,经门诊取病理提示乳房外Paget病(EMPD)。收入院行皮损扩大切除术,Reading man皮瓣缺损区修复成形术。术后伤口Ⅰ期愈合,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衔接过渡自然。
- 王琨张俊邢卫斌
- 关键词:邻近皮瓣乳房外PAGET病
- 应用额鼻皮瓣修复鼻部缺损被引量:2
- 2013年
- 整形外科起源于鼻整形,鼻位于面部正中,对面部的轮廓和容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鼻部尤其是鼻尖鼻背部皮肤肿瘤占面部皮肤肿瘤的比例很大,如何修复鼻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缺损,日益成为临床医师常见及比较棘手的问题。我科自2009年1月开始,遵循鼻亚单位的美学原则,应用额鼻皮瓣法修复鼻部皮肤肿瘤术后缺损30例,均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为在临床大规模开展和进一步探索改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 王琨刘刚刘峰
- 关键词:鼻缺损皮瓣修复
- 瘢痕疙瘩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0
- 2012年
- 瘢痕疙瘩是指皮肤创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性变而形成的超出原损害范围的皮肤良性肿瘤^[1]。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同家族中可有多人患有瘢痕疙瘩,有学者认为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瘢痕疙瘩是由成纤维细胞所致的胶原过量合成和沉积所产生。任何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治疗和预防瘢痕,必须针对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
- 王琨刘刚
- 关键词:瘢痕疙瘩
- 应用滑行皮瓣修复指端小汗腺汗孔癌1例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应用局部滑行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远端指腹小汗腺汗孔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经门诊取病理活检,确诊为左拇指小汗腺汗孔癌,择期行病灶扩大切除术,邻近皮瓣修复术。术中送即时冰冻切片病理,确认原发病灶切除彻底。设计左拇指指腹滑行皮瓣,修复缺损区创面。结果 术后伤口Ⅰ期愈合,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术后1个月首次复诊,切口瘢痕无明显增生,患指感觉及运动功能逐步恢复正常。结论 利用滑行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皮肤肿瘤术后缺损,就近取材,血运可靠,皮瓣易于成活,术后患指外观接近正常,无功能障碍,是临床上修复手指远端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
- 王琨顾安康
- 关键词:小汗腺皮瓣
- 头皮肿物920例临床特征与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920例头皮肿物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分布。方法收集1990-2013年在本院皮肤外科收治的920例头皮肿物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头皮肿物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结果良性病变797例(86. 63%),癌前或交界性病变28例(3. 04%),恶性肿瘤95例(10. 32%)。良性病变前5位为脂溢性角化病、皮脂腺痣、黑素细胞痣、寻常疣、小叶性毛细血管瘤。交界性病变前3位的病变分别是日光性角化病、皮角、增生性外毛根鞘瘤。恶性病变前4位为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外毛根鞘癌及鲍温病。结论对头皮肿物的病理分类有助于临床医生掌握最新的疾病谱系,为病因学研究和诊疗工作提供依据。
- 张秀君顾安康张理涛聂振华王琨肖尹纪华安
- 关键词:头皮肿物病理
- 双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鼻翼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疗效评价
- 2025年
- 目的:评价双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鼻翼基底细胞癌(BCC)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入院的50例鼻翼BCC患者进行双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术前根据肿瘤复发风险确定切除范围,设计双皮下蒂岛状皮瓣。术中切除病变组织后,依次形成皮瓣并旋转推进修复缺损,精细缝合。结果:50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坏死和局部缺血水疱,伤口Ⅰ期愈合。随访1~12个月,无复发,皮瓣色泽与周边皮肤接近,瘢痕不明显,双侧鼻翼外观基本一致。结论:双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鼻翼BCC术后缺损效果良好,美观且并发症少。
- 王琨张俊
- 关键词:皮下蒂皮瓣基底细胞癌
- 应用组合皮瓣修复颜面部皮肤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和评价应用组合皮瓣修复颜面部皮肤肿瘤术后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22年1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罹患颜面部良恶性皮肤肿瘤病例共50例。根据原发皮损切除后缺损区的面积和位置,选择2种以上的局部(邻近)皮瓣联合应用修复缺损区创面。结果所选病例术后皮瓣均成活,伤口Ⅰ期愈合,外观及功能正常,颜面部无明显器官变形或移位。结论应用组合皮瓣修复颜面部皮肤肿瘤术后缺损,方法可靠,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王琨张俊张理涛
- 关键词:组合皮瓣皮肤肿瘤
- 头皮皮脂腺痣伴发基底细胞上皮瘤一例被引量:1
- 2013年
-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72岁,因左颞部头皮斑块状肿物70年,出血破溃2年入院。患者出生后不久即发现左颞部头皮淡黄色斑块,
- 王琨刘刚顾安康蔡景龙
- 关键词:基底细胞上皮瘤伴发左颞部斑块状
- 临床表现为甲黑线的甲鲍温病1例及文献回顾
- 2025年
- 报告1例临床表现为甲黑线的甲鲍温病病例。患者男性,74岁,左手拇指甲黑线10年,手术切除送病理检查,病理示:甲母质及甲床上皮增生伴全层异型,散在色素分布;甲板增厚,染色不均,其内可见较多棕黑色素沉着。诊断:甲鲍温病。经治疗,患者恢复良好,随访1个月无复发,截至投稿日仍在临床随访中。
- 张俊顾安康王琨邢卫斌
- 关键词:鲍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