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魁印
- 作品数:30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不同灭菌条件对草菇生长及出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不同灭菌条件对草菇生长及出菇的影响,以期指导草菇熟料工厂化栽培。[方法]研究不同灭菌条件下菌袋污染数量、满袋时间、现蕾时间、菇蕾密度和出菇产量。[结果]仅100℃灭菌1.0 h和121℃灭菌0.5 h 2个条件出现部分污染。与对照相比,不同条件的满袋时间相差较小,集中在7~8 d长满菌袋或菌床;现蕾时间差别较大,对照仅需3 d即可现蕾,14组灭菌条件需要7~10 d,比对照至少延长4 d。不同灭菌条件处理与对照配方相比,产量差别较大。灭菌处理方式产量基本集中在第二潮,第一潮产量较少。100℃灭菌5.0 h的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条件,两潮总产量几乎是对照的2倍。不同处理条件菇蕾密度差别较大,密度与产量间无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草菇熟料工厂化栽培奠定基础。
- 李正鹏黄迅余昌霞陈明杰李魁印
- 关键词:草菇灭菌
- 一种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草菇栽培料配方,所述栽培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玉米秸秆:100‑150份;油菜秸秆:100‑150份;甘蔗渣:50‑70份;草木灰:50‑80份;污泥:40‑50份;石灰:20‑30份;棉籽...
- 李魁印
- 文献传递
- 242份小麦品种(系)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及分子标记检测被引量:13
- 2020年
- 对贵州、四川等省242份小麦材料在田间成株期进行抗条锈病鉴定,并利用5个已知抗条锈基因(Yr5、Yr10、Yr15、Yr18、Yr26)的分子标记对其进行检测,以期明确小麦材料的条锈病抗性水平和抗病基因类型,为科学合理利用小麦优异抗病材料奠定基础。结果表明,242份小麦材料经田间鉴定,成株期表现抗病的材料有116份,其中表现为免疫、近免疫、高抗和中抗的材料分别为11份、27份、41份和37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4.54%、11.16%、16.94%和15.29%;表现为慢锈的材料仅有1份,占0.41%;表现中感和高感的材料有125份,占51.65%。经分子检测,供试材料中59份携带Yr26基因,13份含有Yr18基因,21份含有Yr15基因,14份含有Yr10基因,52份含有Yr5基因。其中,贵农19号等39份材料同时含有2个抗性基因;贵农775、贵协3号等7份材料携带3个抗性基因;80F-1-4-2含有4个抗性基因;其余抗性材料未检测到上述Yr基因,可能含有其他未检测的抗病基因。
- 周军李魁印张立彭琴徐如宏任明见
-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成株期分子标记抗病鉴定
- 黄瓜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及植株再生被引量:5
- 2022年
- 为优化黄瓜未授粉子房培养高频胚诱导体系,以9个不同黄瓜基因型为试材,对影响未授粉子房培养胚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对再生植株的倍性和同质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之间出胚率差异显著,其中SG033出胚率最高,达95.93%,SG035出胚率最低,为8.15%;杂交种的胚胎发生能力显著高于产胚能力弱的亲本。在不同因素组合的处理中,处理11(秋季播种,定植于塑料大棚,盛花期取样,以开花前1 d的未授粉子房为外植体,4℃预冷处理4 d,接种于诱导培养基MS+0.08 mg·L^(-1)TDZ+30 g·L^(-1)蔗糖+7 g·L^(-1)琼脂,35℃热激暗处理2 d)的出胚率最高,比处理6、14、3分别提高了12.96%、30.00%、30.74%。采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检测和SSR验证再生植株,分别获得了单倍体、二倍体、双单倍体及三倍体。综上所述,将产胚困难的黄瓜材料与产胚能力强的材料杂交后,用处理11进行子房培养能明显提高低出胚材料的诱导率。
- 曹冰东付文苑唐兵陶莲王青青归俊娥滕九翠李魁印邓英孟平红
- 关键词:黄瓜未授粉子房再生植株
-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高粱籽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检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5
- 2022年
- 【目的】高粱是酿酒和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的比值大小与白酒品质及饲料质量密切相关。传统的高粱成分化学检测方法已不适合高通量测试,采用改进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对高粱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进行光谱预处理、得分处理和结果监控建立高粱籽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的预测模型,旨在得到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的检测方法,为高粱的遗传改良及品质分析提供依据。【方法】从450份高粱资源中筛选出112份代表品种作为校正集和验证集,通过双波长法测定112份高粱品种籽粒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的化学值,并收集波长为850—1 048 nm的近红外光谱,对光谱进行扫描数据矩阵和化学数据计算得分(PL1)处理解释光谱间差异,剔除马氏距离(GH)大于3的超常品种以减小建模误差。采用Modified PLS回归技术建模,通过不同散射处理和导数处理等方法建立不同的定标模型。根据交叉验证标准偏差(SECV)、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确定最佳模型,并进行结果监控和非参数检验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直链淀粉的近红外预测模型SECV是2.7732,1-VR是0.9503,相关系数(RSQ)是0.9688。Bias=0.229<2.7732(SECV)×0.6,即偏差(Bias)小于定标模型SECV的0.6倍;预测标准偏差(SEP)=1.266<2.7732(SECV)×1.3=3.60516,即SEP小于定标模型SECV的1.3倍,11.01(SD)—10.81(SD)=0.2<11.02(SD)×0.2=2.204即化学数据和近红外预测数据标准偏差(SD)差值小于化学数据SD的20%。支链淀粉的近红外预测模型SECV是1.7516,1-VR是0.8818,RSQ是0.9127。Bias=-0.014<1.7516(SECV)×0.6即Bias小于定标模型SECV的0.6倍,SEP=1.316<1.7516(SECV)×1.3=2.2708即SEP小于定标模型SECV的1.3倍,5.30-5.29=0.01<5.30×0.2=1.06即化学数据和近红外预测数据SD差值小于化学数据SD的20%。利用30份模型外高粱籽粒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两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
- 张北举陈松树李魁印李鲁华徐如宏安畅熊富敏张燕董俐利任明见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高粱直链淀粉支链淀粉
- 茅粱糯2号轻简化栽培技术
- 2024年
- 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省酒用高粱种植面临劳动力短缺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围绕酱香型酒用原料高粱茅粱糯2号开展了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探究与示范推广。本文详细介绍了茅粱糯2号高粱的轻简化栽培流程、技术参数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并分析了轻简化栽培技术在提高种植效率、降低成本和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的效果。
- 李魁印胡欣平常向彩丁延庆任明见
- 荨麻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以荨麻(Urtica fissa L.)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筛选出56条CDS序列,通过中性绘图分析、ENC绘图分析和PR 2绘图分析,探究其密码子的使用模式。结果表明,荨麻叶绿体基因组中密码子第3位偏好以A/T碱基结尾,密码子使用模式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最优密码子分析中确定GCT、CGT等15个最优密码子,且大多数以A和T结尾。本研究结果为提高外源基因在荨麻叶绿体中的表达效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李魁印李魁印张鸿从春雷宋晓慧陈薇薇庞丽常向彩田山君
- 关键词:荨麻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
- 芥菜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分析
- 2025年
- Trihelix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响应逆境胁迫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为了研究芥菜Trihelix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和参与调控茎膨大的机理,从芸薹属基因组数据库下载芥菜基因组数据,结合从转录组数据,对芥菜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成员进行鉴定,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芥菜全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81个Trihelix家族成员。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对芥菜的Trihelix家族成员进行全面分析,包括理化性质分析、染色体定位、亚细胞定位、系统发育关系、共线性分析、基因结构及保守基序分析、茎膨大时期的特异性分析。根据亲缘关系分为4个亚家族,并且基因结构分析、保守基序分析与聚类分析具有一致性。表达模式分析显示Trihelix家族基因可能在芥菜茎膨大中起重要作用。在鉴定出的81个芥菜Trihelix家族基因成员中,SIP1亚组成员在芥菜茎发育时期特异性表达,推测在芥菜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BjuA010701、BjuB046251、BjuB046548、BjuB042327、BjuB023618、BjuA017962在茎瘤芥茎的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较高,可为芥菜的发育研究提供候选基因。该研究同时也为其他植物中Trihelix家族的鉴定提供了基础,为进一步明确芥菜Trihelix家族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
- 李魁印李魁印段丽丽李伟李伟杨巍唐兵常向彩
- 关键词:生物信息分析
- 高粱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对高粱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树、基因结构、蛋白结构和顺式作用元件进行研究,通过转录组数据对该家族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高粱全基因组中鉴定出11个淀粉合成酶基因,包括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两类。结果表明,SbGBSSⅠ在胚乳中高表达;SbSSⅠ、SbGBSSⅡ和SbSSⅢb在开花14 d的根、茎、叶和幼苗中高表达,其中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SbSSⅠ、SbGBSSⅡ、SbSSⅢb在花序展开的三个时期中高表达。
- 周光怡李魁印李志友姚茂星王睿王睿吴传喜任明见
- 关键词:高粱淀粉合成酶基因家族
- 紫云县火花冰脆李优质栽培技术被引量:2
- 2017年
- 为指导紫云县火花冰脆李生产,从建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总结了火花冰脆李的栽培技术。
- 李魁印杨远祥
- 关键词: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