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梅
- 作品数:53 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血TNFRI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2年
- 胡湘云李秀梅
- 关键词:白血病化学疗法免疫疗法
- 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出现费城染色体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出现费城染色体(Ph)的特点。方法对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的骨髓形态学、组织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结果进行追踪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血小板单系减少,无肝脾大,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相关抗体阴性,正常染色体核型,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反应;7个月后出现骨髓巨核细胞病态造血以及+8染色体;21个月后进展为AML,出现包含t(9;22)(q34;q11.2)的复杂染色体以及bcr-abl融合基因,采用伊马替尼联合HA、CAG方案化疗无反应。结论由MDS转化的AML出现Ph染色体非常罕见,与MDS疾病进展以及不良预后有关。
- 江亚军李秀梅朱贵华何耀柴星星杨小云庄万传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H染色体
- 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亚砷酸(As2O3)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As2O3联合ATRA治疗初治APL患者16例,As2O30.1%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点滴,持续4h,1次/d;ATRA40-60mg/d,分2次口服,观察完全缓解(CR)率,获得CR所需时间、不良反应。结果:15例患者获得CR,CR率93.8%,获得缓解时间(27.3±3.6)d,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As2O3联合ATRA治疗初发APL患者疗效好,能缩短CR的时间,长期CR时间需要进一步观察。
- 朱贵华林圣云李秀梅韩秀华庄万传胡致平
-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亚砷酸维甲酸
- 以血栓形成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以血栓形成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方法 总结2例以血栓形成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结果 2例患者均为中老年男性,分别以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脾脏动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表现,分别随访观察35个月和1个月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数异常增多,JAK2V617F突变型均为阳性,口服羟基脲以及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未发生其他部位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结论 不明原因血栓形成可能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首发表现,需加强随访观察,经骨髓涂片和JAK2V617F突变型检测诊断后主要依据危险分层进行治疗.
- 江亚军李秀梅王红霞庄万传朱贵华何耀
-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栓形成JAK2V617F突变
- 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2、SIL-2R和TNF-α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02年
- 目的 分析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清 IL - 2、SIL - 2 R和 TNF-α含量的变化。方法 分别应用 MTT比色法 ,双抗体夹心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42例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前后血清 IL- 2、SIL- 2 R和 TNF- α含量检测 ,并与 3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白血病患者化疗前 IL - 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 (P<0 .0 1) ,而 SIL - 2 R、TNF-α水平则显著地高于正常人 (P<0 .0 1) ,化疗后 6个月复发者 IL- 2、SIL- 2 R、TNF- α水平持续异常 ,未复发者 IL- 2、SIL- 2 R、TNF- α水平接近正常。结论 观察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变化与白血病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
- 李秀梅何浩明滕月新韩秀华朱贵华
- 关键词:化疗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放射免疫分析法双抗体夹心法
- 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组织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组织因子(T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病情评估、预后及短期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7例NHL患者(病例组)化疗前、化疗4周期后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TF及VEGF表达与国际预后指数及短期疗效的潜在关系。结果 NHL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TF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708,P=0.00)。Ann Arbor分期Ⅲ/Ⅳ期(22/19例)、有全身症状(22例)、乳酸脱氢酶升高(21例)、体力状态分级2~4级(12例)及结外病灶数>1(16例)的NHL患者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表达量显著高于Ann Arbor分期Ⅱ期(6例)、无全身症状(25例)、乳酸脱氢酶正常(26例)、体力状态分级0~1级(35例)及结外病灶数≤1者(31例)(P均<0.05)。高中危组(11例)及高危组(7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低危组(15例)及低中危组(14例)(P均<0.01)。化疗前未缓解组(11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表达量显著高于缓解组(36例)(P均<0.01)。化疗后缓解组两者表达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但是未缓解组两者表达与化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F和VEGF高表达可作为NHL病情评估、预后评价以及短期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 王红霞李秀梅韩秀华江亚军朱贵华庄万传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国际预后指数
- 补肾生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方(太子参、黄芪、白术、仙灵脾、熟地黄、龟板胶等)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随机分为中药联合康力龙加左旋咪唑治疗组和康
- 李秀梅庄万传韩秀华何耀
-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组
- 文献传递
- 白血病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血清中 β2 MG的含量与白血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 3 6例白血病及 4例MDS患者血清中β2 MG ,并与 6 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对照分析。结果 白血病与MDS患者的β2 M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血清 β2 MG对白血病诊断有一定意义。
- 杜娟李秀梅徐国杰陆港霞张子龄
- 关键词:白血病Β2-微球蛋白
- 小剂量HA配合GM-CSF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近期疗效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HA配合GM-CSF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近期疗效。方法:HHT 0.75mg·m^-2·d^-1、Ara-C15mg·m^-2·d^-1,静脉滴注,第1天~第10天,休息7d-10d后重复,GM-CSF 100mg·m^-2·d^-1,皮下注射,中性粒细胞>2×10^9/L即减量或停用观察。结果:13例患者经小剂量HA配合GM-CSF应用,获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6例,未缓解(NR)3例,CR率达30%,有效率达76.9%。结论:小剂量HA配合GM-CSF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
- 李秀梅韩秀华朱贵华庄万传胡湘云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护理干预对白细胞介素-11联合环孢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白细胞介素-11联合环孢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TP)患者的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3例糖皮质激素无效的ITP患者根据纳入顺序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白细胞介素-11联合环孢素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如体重和心率监测、心理辅导及药物指导,患者干预前、出院后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疗程结束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出院时,干预组患者在精力、情绪反应、睡眠、社会孤独感和身体活动能力5个方面评分[(18.7±10.3),(23.4±8.5),(24.4±7.9),(21.2±12.8),(15.7±5.7)分]均低于对照组[(27.5±10.7),(29.6±16.4),(29.7±13.4),(27.3±8.9),(19.7±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1,2.21,2.23,2.47,2.34;P〈0.05)。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护理干预结合白细胞介素-11联合环孢素治疗ITP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并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李玲玲庄万传李秀梅刘后芹
- 关键词:紫癜特发性白细胞介素-11环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