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晓东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心肺
  • 3篇心肺复苏
  • 3篇肉瘤
  • 3篇体外
  • 3篇骨肉瘤
  • 2篇氧合
  • 2篇体外膜肺氧合
  • 2篇迁移
  • 2篇外膜
  • 2篇微小RNA
  • 2篇细胞
  • 2篇临床教学
  • 2篇膜肺
  • 2篇教学
  • 2篇非编码
  • 2篇肺氧合
  • 2篇长链
  • 2篇长链非编码R...
  • 1篇电图
  • 1篇凋亡

机构

  • 1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1篇宋晓东
  • 4篇肖鹏
  • 4篇吴学建
  • 3篇曹亚伟
  • 3篇郑飞
  • 3篇孙金鹏
  • 2篇黄明君
  • 2篇兰超
  • 2篇贾新雅
  • 2篇李军
  • 2篇赵晖
  • 2篇张唐娟
  • 1篇付国伟
  • 1篇杨柳
  • 1篇刘宏建
  • 1篇张竞超
  • 1篇张强
  • 1篇赵阳超
  • 1篇郭龙辉
  • 1篇曹建良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下左心室憩室1例
2017年
患者男,33岁.咽喉肿痛3个月,进行性活动后乏力、胸闷半个月.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104次/min,左心室肥大.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上异常回声,考虑赘生物可能;主动脉关闭不全(重度),考虑无冠瓣穿孔可能;全心增大,肺动脉高压(轻度);有效心搏量减低;心包积液少量.
张竞超李光峰郭龙辉宋晓东
关键词: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左心室憩室主动脉关闭不全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
长链非编码RNA CDKN2BAS靶向微小RNA-98-5p调控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DKN2BAS(lncRNA CDKN2BAS)是否通过靶向微小RNA(miRNA,miR)-98-5p影响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成骨细胞hFOB1.19(购自上海通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骨肉瘤细胞U2-OS、SOSP-9607、Saos-2、SJSA-1(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中CDKN2BAS、miR-98-5p的表达水平;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为si-con组、si-CDKN2BAS组、miR-con组、miR-98-5p组、si-CDKN2BAS+anti-miR-con组、si-CDKN2BAS+anti-miR-98-5p组,噻唑蓝(MTT)法检测CDKN2BAS与miR-98-5p表达对骨肉瘤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DKN2BAS与miR-98-5p表达对骨肉瘤细胞凋亡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CDKN2BAS与miR-98-5p表达对骨肉瘤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DKN2BAS是否靶向miR-98-5p;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p21、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p38 MAPK)的表达量。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hFOB1.19细胞与骨肉瘤细胞U2-OS、SOSP-9607、Saos-2、SJSA-1中CDKN2BAS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5±0.28、4.26±0.42、3.65±0.56、4.02±0.46、3.75±0.41,miR-98-5p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98±0.06、0.41±0.05、0.64±0.07、0.57±0.06、0.47±0.05,与hFOB1.19细胞比,骨肉瘤细胞株中CDKN2BAS表达明显上调(F=80.889,P<0.05),miR-98-5p表达明显下调(F=130.86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沉默CDKN2BAS与过表达miR-98-5p后骨肉瘤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8.57±8.63)%、(64.68±7.24)%,迁移细胞数分别为(98.43±11.51)、(93.46±12.54)个,侵袭细胞数分别为(47.93±6.84)、(38.64±6.69)个,沉默CDKN2BAS与过表达miR-98-5p后骨肉瘤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F=37.873、60
曹亚伟肖鹏孙金鹏宋晓东郑飞吴学建
关键词:骨肉瘤迁移凋亡
早期血压监测和干预对院外心搏骤停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结局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院外心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行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时,早期建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及干预对患者出院存活率及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OHCA并行ECPR救治的患者。根据电子病历系统记录的有创血压监测建立时间分组,早期监测干预组:ECMO转流开始后3 min内完成有创血压监测;晚期干预组:入ICU后完成监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ECMO治疗相关指标及预后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初始心律等)分析生存预测因素,Spearman检验评估与脑功能评分(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y,CPC)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4例OHCA并行ECPR救治患者,分为早期干预组23例和晚期干预组21例。早期干预组出院存活率高于晚期干预组(43.5%vs.9.5%,P<0.05),良好神经功能预后(CPC 1~2级)比例更高(34.8%vs.9.5%,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早期干预是出院存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调整后OR=18.84,95%CI:1.97~179.98,P=0.01);且按基线pH分层(截断值7.0)的分析显示,早期干预在pH>7.0亚组(aOR=0.392,95%CI:0.106~0.678)与pH≤7.0亚组(aOR=0.385,95%CI:0.075~0.695)均显著改善预后(交互作用P=0.183)。相关性分析显示早期血压监测和干预是CPC评分的保护性因素(ρ=0.40,P=0.007)。结论对OHCA行ECPR的患者,早期建立有创血压监测并干预可显著提高存活率并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可作为ECPR标准化流程的推荐措施。
宋晓东黄明君李军郭航罗垚陶晋胡悦朋张强贾新雅杨柳张唐娟窦冬青曹建良赵晖曹耿磊阚亚柏李杏杏兰超
关键词:院外心搏骤停回顾性队列研究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脂滴靶向光敏剂用于骨肿瘤细胞成像和光动力治疗
2024年
目的探讨聚集诱导发光材料LD-Orange对骨肿瘤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肿瘤细胞内吞能力,细胞器定位和对骨肿瘤细胞的光动力杀伤效果。方法采用骨肿瘤细胞系143B作为模型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成像探究LD-Orange与143B细胞孵育后的荧光成像以评估其内吞性能,用商业脂滴染料尼罗红(Nile Red)和LD-Orange共染,应用激光共聚焦成像确定其亚细胞定位并评估其细胞器靶向性能,用DCFH-DA作为活性氧指示剂,探究LD-Orange的细胞内、外活性氧产生能力,用Calcein-AM/碘化丙锭(PI)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和噻唑蓝(MTT)实验评估研究细胞杀伤和生物相容性,采用t检验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显著性。结果LD-Orange能够被骨肉瘤细胞系143B内吞,定位于细胞脂滴中,且其与商业脂滴染料具有95%的共染率,是一种靶向脂滴的染料。在30 mW/cm^(2)的低功率普通LED白光的照射下,LD-Orange表现出优异的活性氧产生能力。MTT细胞毒性实验表明,与对照组143B细胞存活率比较LD-Orange为15μmol/L时,143B细胞存活率不受影响(t=0.47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经过白光(30 mW/cm^(2))照射后,143B细胞的杀伤率为98.27%(t=39.610,P<0.01)。结论LD-Orange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能够被骨肉瘤细胞143B内吞,具有高的脂滴靶向性,具备较为优异的活性氧产生能力。LD-Orange对骨肿瘤细胞的脂滴良好的靶向成像能力和荧光成像引导下对骨肉瘤细胞的光动力治疗效果确认其为一种有效的脂滴细胞器靶向性光敏剂,为协助下的骨肉瘤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的效果提升提供了较为有效的尝试。
宋晓东邓谢鹏商文钊谢大路刘宏建苏会芳
关键词:聚集诱导发光光动力治疗骨肿瘤
LncRNA LOC73010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骨肉瘤U2OS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LOC730101对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将体外培养的U2OS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阴性组(转染阴性对照)和干扰组(转染靶向LOC730101的干扰序列),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中LOC730101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 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与迁移,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波形蛋白(Vi- mentin)、N-钙黏附素(N-cadherin)、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c-Myc、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 (MMP-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组细胞中LOC730101表达水平(干扰组、对照组分别为0.25±0.03、1.00±0.06,下同)、细胞成活率[(57.65±3.26)%、(100.00±7.39)%]、克隆形成率[(13.03 ± 2.12)%、(25.35±3.58)%]、侵袭细胞数(51.36±3.48、92.85±6.62)、迁移细胞数(77.15 ± 5.05、136.92 ± 15.35)和细胞在S期[(20.54±2.15)%、(28.15±2.38)%]、G2/M期所占百分比[(16.87±2.12)%、(23.36±3.12)%]以及细胞中Vimentin (0.52 ± 0.04、1.17 ± 0.13)、N-cadherin (0.31 ± 0.03、0.65 ± 0.04)、β-catenin (0.42 ± 0.03、0.73 ± 0.04)、c-Myc (0.29±0.03、0.65±0.03)、Cyclin D1 (0.26±0.02、0.58±0.04)、MMP-7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55± 0.03、0.86±0.06)均明显降低,而细胞在G0/G1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2.62±5.15)%、(48.46±3.65)%]以及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82±0.06、0.38±0.03)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性组的各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调LOC730101可抑制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
曹亚伟肖鹏孙金鹏宋晓东郑飞吴学建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在重症肺炎ECMO救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5年
分析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在重症肺炎ECMO 救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间我院体外支持中心临床实习生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常规教学)与观察组(15例,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质量。结果 在临床技能角度,观察组实习生在病情评估、气道管理、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应急处理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在专业知识角度,观察组在基础理论、专科知识、ECMO 操作及并发症管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整体教学质量提升效果理想。结论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在重症肺炎ECMO救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实习生的救治技能,强化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为重症肺炎患者ECMO救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今后教学中值得推广。
宋晓东曹耿磊
关键词:思维导图教学模式重症肺炎ECMO救治临床教学
长链非编码RNA LBX2-AS1调控微小RNA-491-5p影响骨肉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BX2-AS1靶向调控微小RNA(miRNA,miR)-491-5p影响骨肉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的骨肉瘤组织与瘤旁组织中LBX2-AS1、miR-491-5p的表达量。选取人骨肉瘤细胞U2OS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si-NC组(转染si-NC)、si-LBX2-AS1组(转染si-LBX2-AS1)、si-LBX2-AS1+anti-miR-NC组(共转染si-LBX2-AS1与anti-miR-NC)、si-LBX2-AS1+anti-miR-491-5p组(共转染si-LBX2-AS1与anti-miR-491-5p),分别将si-NC、si-LBX2-AS1、si-LBX2-AS1与anti-miR-NC、si-LBX2-AS1与anti-miR-491-5p转染至U2OS细胞。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LBX2-AS1与miR-491-5p的靶向关系;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 D1)、p2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瘤旁组织与骨肉瘤组织组织中LBX2-AS1的表达量分别为(1.01±0.10)、(3.56±0.35),miR-491-5p的表达量分别为(1.02±0.10)、(0.16±0.02),与瘤旁组织比较,骨肉瘤组织中LBX2-AS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35.027,P<0.05),miR-491-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42.16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i-NC组与si-LBX2-AS1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2±10.00)%、(55.67±5.54)%,G1期比例分别为(38.51±2.55)%、(52.27±4.68)%,S期比例分别为(30.10±2.14)%、(15.36±1.2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28±0.92)%、(24.11±2.37)%,与si-NC组比较,si-LBX2-AS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t=11.638,P<0.05),细胞周期G1期比例明显升高(t=7.745,P<0.05),S期比例明显降低(t=17.806,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t=18.680,P<0.05),Cyclin D1表达量显著降低(t=20.871,P<0.05),p21、Caspase-3表达量显著升高(t=22.687,P<0.05;t=20.871,P<0.05),差
曹亚伟肖鹏孙金鹏宋晓东郑飞吴学建
关键词:骨肉瘤脱噬作用
体外心肺复苏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分析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索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收住本院接受ECPR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的存活状态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探讨和死亡及预后不良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5例ECPR患者,出院时死亡62例(65.3%),存活33例(34.7%),与存活组患者相比,死亡组患者低血流时间[40(30,52.5)min vs.30(24.5,40)min]和总停搏时间[40(30,52.5)min vs.30(24.5,40)min]更长、总住院时间[3(2,7.25)d vs.19(13.5,31)d]和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时间[26.5(17,50)vs.62(44,80.5),h]更短,院内心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占比人数更多(56.5%vs.33.3%),ECMO前有自主心律恢复者更少(37.1%vs.84.8%),初始乳酸值[(14.008±5.188)mmol/L vs.(11.23±4.718)mmol/L]、APACHEⅡ评分[(30.10±7.45)vs.(25.88±7.68)]和SOFA评分[12(10.75,16)vs.10(9.5,1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MO前无自主心律恢复、初始高乳酸、高SOFA评分是ECPR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君君仝帅雷如意贾新雅宋晓东张唐娟王宏周岩李仁杰朱星强杨褚君兰超
关键词:心肺复苏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
基于ADDIE模型的体外膜肺氧合临床教学培训体系的构建
2025年
分析基于ADDIE模型的体外膜肺氧合临床教学培训体系的构建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间我院体外支持中心规培生3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常规教学培训)与观察组(16例,基于ADDIE模型的体外膜肺氧合临床教学培训体系),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规培生在ECMO基本原理理解、设备操作熟练度、紧急情况应对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评分为95.2±2.05、94.7±2.12、93.8±2.08、94.1±2.10优于对照组87.4±2.28、86.9±2.31、85.6±2.26、86.2±2.24。观察组在培训内容、教学方法有效性、实操训练满意度及综合培训体验评分为96.1±2.02、95.3±2.10、94.5±2.08、95.0±2.06优于对照组88.2±2.26、87.5±2.29、86.4±2.22、87.1±2.24。结论 基于ADDIE模型的体外膜肺氧合临床教学培训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规培生体外膜肺氧合学习能力,明确重点内容,并提高教学满意度,在今后临床教学中值得推广。
宋晓东曹耿磊
关键词:ADDIE模型体外膜肺氧合临床教学
密闭的体外膜肺氧合系统干备的无菌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估"干备"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系统能否在长达35 d的时间内保持无菌。方法严格无菌条件下组装5套密闭的ECMO系统(MAQUET,BE-PLS 2050),置于百级层流手术间内35 d,在预组装完成当天及第3、7、14、21、28、35天分别于离心泵前、泵后膜前、膜肺后3个部位使用无菌棉签对管路内取样,做细菌培养。同期对手术间内的空气进行细菌培养作为对照。最后对透明盒中的管路表面进行分段取样,观察有无细菌生长。结果同期的空气培养均为阴性。除了第35天ECMO环路4膜肺后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外,余管路内及透明盒中的管路表面取样标本均未观察到细菌菌落生长。结论"干备"的ECMO系统放置于百级层流手术间,28 d内使用是无菌和安全的;透明盒中的管路表面在35 d内是无菌和安全的。"干备"ECMO系统可以缩短ECMO的启动时间,从而降低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
赵阳超李杏杏李晓改付国伟黄明君赵晖王振卿孙微魏廷举宋晓东曹耿磊李军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微生物手术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