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东
-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青岛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督导体系改革路径研究
- 2025年
-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学督导队伍。但是,目前部分应用型高校存在顶层设计不健全、督导内容和指标“应用型”针对性不足、督导队伍规划无法满足需求、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反馈结果运用不足等问题。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如完善顶层设计,构建“校、院、室”三位一体的督导体系;完善“审核、听课、专项”督导内容,构建应用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稳定队伍,提升督导能力;提升督导工作信息化水平;强化“沟通与指导”,实现以督促改、以督促建。
- 姜中杰周晓东
- 关键词:教学督导应用型本科高校
- 基于OBE理念的“一核五维”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研究
- 2025年
- 本研究以OBE理念为导向,深入剖析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涵盖管理、质量、监测、评价、决策五个维度的“一核五维”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详细阐述了该体系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实施策略、创新点以及预期效果,旨在为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 孟祥增周晓东刘娟
-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
- 民办本科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 2013年
- 本文结合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的现状和特点,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发展为目的,探讨构建一种适合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以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 姜昌雷周晓东
- 关键词:民办高校就业能力
- 基于职业胜任力目标导向的实践小学期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 2022年
- 随着就业市场对人才职业胜任力的日益重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在职业胜任力目标导向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通过实践小学期的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知识应用能力及社会适应性。本文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实践小学期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脱节、教学资源匮乏、企业参与度不足等。基于职业胜任力理论构建了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践小学期改革框架,该框架强调与企业紧密合作,设计符合行业需求的实践课程,并采用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践小学期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等。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改革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如资源配置不均、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不足、学生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 周晓东刘娟姜翠萍
- 关键词:职业胜任力项目化教学
- 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
- 2013年
-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文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探讨,为全面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供参考。
- 赵丽初周晓东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 “二聚焦、四协同、五位一体”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
- 2024年
- 2019年10月,教育部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并于2019年4月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随后,2020年10月,山东省出台《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四个转变”的建设思路。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青岛市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文科建设提出了“二聚焦、四协同、五位一体”的“上合方案”。文章立足于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明确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结合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和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建设,以及山东省“十强产业”等区域发展规划。本文通过校政企行四方协同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构建“双循环双递进双卓越”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本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新文科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对推动应用型高校新文科建设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 宋辉姜中杰周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