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宝勇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寿光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腺炎
  • 2篇瘦素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精氨酸
  • 2篇坏死因子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核因子
  • 2篇核因子-ΚB
  • 2篇氨酸
  • 1篇淀粉酶
  • 1篇修补术
  • 1篇医方
  • 1篇治疗儿童
  • 1篇治疗复发
  • 1篇术后
  • 1篇水肿
  • 1篇水肿型

机构

  • 4篇寿光市中医院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吕宝勇
  • 2篇李宁
  • 2篇闫军
  • 2篇李万胜
  • 2篇马文学
  • 1篇张叶峰
  • 1篇张叶锋
  • 1篇李玉红
  • 1篇董桂芬
  • 1篇刘来杰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2010年
甲状旁腺肿瘤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术前及时正确诊断较困难。我科1999--2009年共收治1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张叶锋闫军李宁吕宝勇
关键词:甲状旁腺肿瘤
精氨酸与瘦素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精氨酸联合瘦素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Wiste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急性胰腺炎组(B组)、精氨酸治疗组(C组)、瘦素治疗组(D组)和联合治疗组(E组),每组12只;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入制作急性胰腺炎模型。每组大鼠均在腹腔注射治疗6h后行腹主动脉采血、取胰腺标本;检测每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淀粉酶;胰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性,并对胰腺损伤进行病理评分。结果A组TNF.OL的含量、淀粉酶、NF-κB活性、病理评分依次为(1.206±0.446)μg/L、(1617.2±18.8)U/L、0.174±0.013、0.6±0.2;B纽依次为(3.201±0.321)μg/L、(4643.8±303.4)U/L、0.397±0.025、7.8±1.3;C组依次为(1.845±0.404)μg/L、(3370.9±173.2)U/L、0.255±0.026、3.9±1.1;D组依次为(1.996±0.374)μg/L、(3693.7±加8.0)U/L、0.274-I-0.062、4.2±1.2;E组依次为(1.440±0.287)μg/L、(2501.0±771.4)U/L、0.211±0.027、2.3±1.0。与A组相比,B组上述指标均增高明显(P均〈0.05);与B组相比,C组和D组以上指标均降低(P均〈0.05),而C组与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组较C纽和D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NF-κB与其余指标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精氨酸和瘦素在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过程中疗效确切且两药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吕宝勇闫军李宁张叶峰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精氨酸瘦素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
精氨酸与瘦素联合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疗效及机制的研究
目的:   1.研究正常大鼠胰腺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淀粉酶的生成情况。   2.研究大鼠发生急性胰腺炎(AP)时胰腺组织NF-κB的活性和血清TNF-α、淀粉酶的...
吕宝勇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精氨酸瘦素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自拟胰腺炎Ⅰ号中药方剂联合西医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前,临床上中医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方药颇多。本研究以中医"腑以通为用"理论为基石,采用温通为主、辩证施治,采用自拟胰腺炎Ⅰ号联合西医方法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110例,男65例、女45例,年龄37~67岁、平均51.1岁。纳入标准:持续性中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或伴有明显的腹胀、
纪世敏李万胜葛孚旭吕宝勇马文学
关键词:辩证施治腹部疼痛大柴胡汤温通尿淀粉酶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部分横断疝囊治疗复发腹股沟斜疝的体会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囊部分横断治疗腹股沟复发斜疝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为12例复发腹股沟斜疝患者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部分横断疝囊手术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其中原手术行传统巴西尼术8例(男6例,女2例),使用无张力修补术4例(男3例,女1例)。结果:12例复发腹股沟斜疝患者均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术中采用部分横断疝囊后完全剥除疝囊的方法,效果良好。手术时间45~90 min,平均(70.0±11.5)min,术后3~5 d出院,平均(4±1)d;术后随访6~24个月,发生阴囊水肿2例,均吸收;1例术后疼痛,经理疗及止痛治疗约1周好转痊愈。目前患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部分横断疝囊治疗复发腹股沟斜疝在完全剥除疝囊方面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缝合腹膜时无张力、复发率低等优势,且手术安全性高,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纪世敏吕宝勇葛孚旭李万胜马文学王敬宝刘来杰
关键词:复发疝疝修补术
颈部肿物切除术后护理新方法探讨
2012年
目的:探讨颈部肿物切除术后无菌切口护理方法。方法:收治行颈部肿物切除术患者200例,分为两组,传统护理组患者100例和新护理方法患者100例,通过对比术后切口,了解新切口护理方法在无菌切口愈合方面的优越性。结果:在传统护理方法下,颈部切口形成血肿10例,切口周围红肿20例,切口感染0例;新护理方法下颈部切口形成血肿4例,切口周围红肿6例,切口感染0例。结论:新切口护理方法在促进颈部无菌切口愈合方面较传统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李玉红吕宝勇
关键词:颈部肿物无菌切口护理方法切除术
中医方药治疗儿童特发性矮身材的研究概况
2025年
儿童特发性矮身材(ISS)是一种受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无生长激素缺乏和明显的进行性病理改变,辅助检查项目多显示正常,目前的医学检测技术尚无法明确病因。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重组人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等治疗药物的出现,给予了患儿改善身高的希望。然而,这些疗法或费用较高,或处于试验阶段,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进一步论证。这促使人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中医,开始寻找治疗ISS的出路。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主生长、发育、生殖,因此通过补肾健脾,可强化患儿脾胃运化能力,增强体质,维持酸碱平衡,调节内分泌功能,以促进生长发育。中医方药性价比和安全度较高,配合耳穴压豆、艾灸、推拿等辅助治疗手段,对于治疗ISS不乏是一种好的选择。文章对中医方药治疗ISS的研究概况进行分析。
张波赵志刚孙丽娟董桂芬吕宝勇
关键词:中医方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