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军

作品数:65 被引量:229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山西省实验动物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胰腺
  • 18篇胰腺炎
  • 18篇腺炎
  • 14篇腹腔
  • 14篇腹腔镜
  • 13篇胆囊
  • 13篇手术
  • 12篇切除
  • 12篇切除术
  • 12篇急性胰腺炎
  • 11篇单孔
  • 10篇单孔腹腔镜
  • 10篇胆囊切除
  • 10篇胆囊切除术
  • 7篇瘦素
  • 7篇肿瘤
  • 7篇重症
  • 7篇细胞
  • 6篇重症急性
  • 6篇重症急性胰腺

机构

  • 54篇山西医科大学...
  • 19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山西大同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垂杨柳医...

作者

  • 62篇闫军
  • 6篇刘斌焰
  • 4篇刘斌钰
  • 4篇李祥
  • 4篇尚瑞刚
  • 4篇李向文
  • 3篇李宁
  • 3篇姚晋林
  • 3篇姚晋林
  • 3篇李丽芬
  • 3篇邢雁霞
  • 3篇王基
  • 3篇张鹏飞
  • 3篇冀强
  • 2篇吕宝勇
  • 2篇王世民
  • 2篇李燕书
  • 2篇马凯
  • 2篇鲍民生
  • 2篇刘卓林

传媒

  • 1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2篇中国药物与临...
  • 5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长治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发展与现状被引量:6
2015年
国外于1983年将腹腔镜技术第一次尝试应用于阑尾切除术后,普通外科医师开始了对微创手术的不懈追求,从而不断地推动腹腔镜器械的创新,也加速了医师在该技术领域的探索。在更安全、更微创、更美观、疗效更确切的目标指引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逐渐从三孔腹腔镜过渡到双孔腹腔镜又发展到现在的经脐单孔腹腔镜。朱江帆等[1]完成了国内第一例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将国内微创外科带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宋浪冀强闫军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器械传统腹腔镜微创外科慢性阑尾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诊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20年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胆道结石和胆道梗阻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本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目前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不难做出诊断。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及外科干预是治疗关键。本研究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AOSC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着重对内镜治疗的发展及手术时机进行论述,以便于服务于临床,为AOSC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
张凯(综述)闫军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治疗手术时机
简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准备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不置鼻胃管、尿管及不备皮(会阴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方法对2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进行分析,随机设不置胃管、尿管及不备皮为观察组和置鼻胃管、尿管及备皮为对照组各100例。对两组下床活动、排气时间、进流食情况及切口感染、麻醉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排尿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在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日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留置尿管组患者除特殊情况外均可自主排尿,手术切口感染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C术前不常规放置胃管、尿管、备皮的改进是合理的、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王建忠闫军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准备胃管尿管备皮
瘦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组织NF-κ B、iNOS及NO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瘦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NO表达的影响,以及瘦素在SAP肺损伤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AP组和外源性瘦素治疗组。以5%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造模后6h取材,检测肺组织NF-κB活性、NO、iNOS含量,同时观察血浆淀粉酶及其病理改变等。结果正常对照组几乎无NF-κB活化,SAP时NF-κB活化及iNOS、NO高表达。瘦素对SAP肺组织NF-κB活性有抑制作用,可使iNOS活性表达降低,并可降低血浆淀粉酶。肺病理可见:给予外源性瘦素后,SAP大鼠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肺组织NF-κB活化与iNOS表达及肺组织病理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肺组织NF-κB活化及iNOS过度表达可能是SAP肺损害发生的原因之一。瘦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途径减少iNOS的表达,从而减少过量NO的生成,减轻SAP肺组织损害。
刘卓林闫军
关键词:瘦素急性重症胰腺炎INOSNO
低分子量肝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干预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死亡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模型组及SAP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每组18只,比较术后3组大鼠死亡率及术后12,24,48和72 h血清SOD和MDA的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AP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SAP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SAP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血中SOD活性较高而MDA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LMWH可明显降低SAP大鼠死亡率,提高SOD活性,抑制MDA产生。
刘斌焰闫军
关键词:低分子量肝素重症急性胰腺炎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外源性瘦素在急性胰腺炎时对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该研究通过比较各实验组的NO、iNOS和cNOS含量,从而观察Leptin与NO、NOS之间的关系。从一氧化氮的角度探讨瘦素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时对胰腺的作用,以探讨瘦素抗急性胰腺炎的机制,为临床应用Leptin提供实验依据。
李燕书闫军孙晓刚尚瑞刚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外源性瘦素一氧化氮酶表达LEPTIN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效果较好。
任华闫军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
精氨酸和瘦素联合应用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精氨酸和瘦素联合应用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对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ANP模型,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NP组、假手术组、精氨酸组、精氨酸和瘦素组,术后6h后对各实验组采血,对各组大鼠行血清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检测。取各组大鼠胰腺组织标本,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精氨酸和瘦素组大鼠血清淀粉酶、TNF-α、IL-1β明显比精氨酸组降低,胰腺组织坏死程度减轻(P<0.05)。结论精氨酸和瘦素在ANP时有相互促进作用并对胰腺组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张叶锋闫军
关键词:瘦素精氨酸胰腺炎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
低分子量肝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组织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IL-8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SAP肝损伤保护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LMWH组,检测术后24 h和72 h肝组织HSP70的表达、血清ALT、TNF-α、IL-6和IL-8水平及胰腺和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镜下可见:假手术组胰腺和肝细胞形态正常;模型组胰腺和肝细胞呈片状坏死及大量炎细胞浸润;LMWH组胰腺和肝细胞有少量的炎细胞浸润及点状坏死。24 h与72 h肝HSP 70表达:24 h比72 h多,依次为:假手术组(0.212±0.051,0.207±0.039),模型组(0.371±0.064,0.314±0.048),LMWH组(0.262±0.062,0.232±0.049),LMWH组表达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P<0.01)。血清ALT、TNF-α、IL-6和IL-8水平72 h比24 h低,LMWH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进一步分析,肝HSP 70表达与血清ALT、TNF-α、IL-6和IL-8间呈正相关。结论 LMWH通过下调肝组织HSP70表达,降低血清ALT、TNF-α、IL-6和IL-8水平,减轻SAP肝损伤。
刘斌焰刘斌钰李祥邢雁霞李丽芬闫军
关键词:低分子量肝素重症急性胰腺炎热休克蛋白70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低分子量肝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治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存活率和血清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AP模型组、SAP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比较术后3组大鼠存活率、取血检测并比较术后12、24、48和72 h血清NO的变化。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F检验,存活率用χ2检验。结果SAP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存活率明显高于SAP模型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SAP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血清48和72h时间点的NO水平均较模型组高,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可以明显增加SAP大鼠血清NO水平,改善胰腺微循环,对SAP起到治疗作用。
刘斌焰闫军
关键词:低分子量肝素重症急性胰腺炎一氧化氮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