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怀丕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人肉
  • 2篇人肉搜索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媒介
  • 1篇新闻
  • 1篇新闻专业
  • 1篇新闻专业主义
  • 1篇新闻专业主义...
  • 1篇信息环境
  • 1篇宣泄
  • 1篇英敛之
  • 1篇张季鸾
  • 1篇司法
  • 1篇拟态
  • 1篇拟态环境
  • 1篇旁观
  • 1篇旁观者
  • 1篇专业主义
  • 1篇网络
  • 1篇网络暴力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作者

  • 5篇刘怀丕
  • 2篇柳丹妮

传媒

  • 1篇知识经济
  • 1篇青年记者
  • 1篇今传媒
  • 1篇新闻窗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建“拟态环境”理论被引量:12
2010年
现代社会巨大而复杂的环境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感性经验范围。李普曼认为,人们再也不是主要凭借直接经验去认识客观环境,而是通过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去把握它。
刘怀丕
关键词:拟态环境感性经验信息环境大众媒介
网络“人肉搜索”的三种传播心理
2010年
网络“人肉搜索”作为人们使用媒介的一种新方式.除了反映出其对信息获知、群体认同与归属、从众等传播心理外.还反映出了网络“人肉搜索”所独具的宣泄、旁观者效应、黑箱经历等传播心理。本文试图从宣泄、旁观者效应、黑箱经历三条路径解析网络“人肉搜索”的传播心理。
柳丹妮刘怀丕
关键词:传播心理网络旁观者宣泄
“人肉搜索”与网络暴力之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2001年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陈自瑶事件"距今已有9年,而"人肉搜索"却愈发清晰和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本文试图将"人肉搜索"与网络暴力进行比较,以期把握"人肉搜索"的实质和特点。
柳丹妮刘怀丕
关键词:人肉搜索网络暴力
大公报“四不”方针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被引量:4
2010年
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大公报是唯一一家拥有百年报龄的报纸。1941年,大公报被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授予"最佳新闻事业服务奖",成为中国新闻史上唯一获得国际荣誉的报纸。
刘怀丕
关键词: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张季鸾英敛之办报方针办报宗旨
论网络民意对司法的监督
自2003年的“孙志刚案”起,网络民意开始深刻影响中国司法。此后,每年都有司法案件受到网络民意的关注和监督。从2003年的“刘涌案”到2008年的“许霆案”,再到2011年的“药家鑫案”、“李昌奎案”,直至2012年初还...
刘怀丕
关键词:网络民意司法法庭之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