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飞梅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麻醉
  • 4篇手术
  • 3篇瑞芬太尼
  • 3篇全麻
  • 3篇老年
  • 3篇芬太尼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止血
  • 2篇止血带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多模式镇痛
  • 1篇血回输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吗啡
  • 1篇盐酸吗啡缓释...

机构

  • 8篇浙江省安吉县...
  • 5篇吉县人民医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13篇邱飞梅
  • 5篇潘继品
  • 3篇卢珺
  • 3篇卢珺
  • 2篇周敏
  • 2篇王敏
  • 2篇商剑
  • 1篇胡四平
  • 1篇柯昌斌
  • 1篇赵立来
  • 1篇吴捷
  • 1篇卢君
  • 1篇商剑
  • 1篇吴捷
  • 1篇王敏

传媒

  • 3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乡村医药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方法治疗围术期低温寒战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输入加温液体与注射曲马朵(曲马多)治疗围术期低温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椎管内麻醉下术中发生寒战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不同处理方式。加温液体组采用恒温箱中39℃恒温保存的液体配合静脉输液加温器,使最后进入患者体内的液体温度维持在37.5~38℃;药物组采用曲马多1mg/kg,静脉注射。记录两组患者寒战发生的时间、发生时的体温、寒战停止所需时间、停止时体温,以及术毕、术后1h的体温,观察术后8h内寒战再发率及术后1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加温组在寒战停止时体温、术毕时体温、术后1h体温均明显高于药物组,加温组术后8h内寒战再发率较药物组明显降低,药物组止颤需时明显较加温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患者围术期发生低温寒战,可先用药物(曲马多)快速止颤,同时输注加温液体补充丧失的体热,提升机体温度,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潘继品邱飞梅卢珺
关键词:寒冷季节曲马朵
不同瑞芬太尼剂量对老年病人未用肌松药气管插管呼气末七氟烷ED50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老年病人无肌松药气管插管不同瑞芬太尼剂量对呼气末七氟烷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需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三组:C组(对照组)30例,未用瑞芬太尼;F1组25例,瑞芬太尼1ug/kg,60s缓慢给药,随后瑞芬太尼0.1ug·kg-1·min-1输注;F2组,31例,瑞芬太尼1ug/kg,60s缓慢给药,随后瑞芬太尼0.2ug·kg-1·min-1输注。所有患者给与初始七氟烷浓度为5%,当患者眨眼反射消失后,三组分别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瑞芬太尼0.1ug·kg-1·min-1,瑞芬太尼0.2ug·kg-1·min-1,当呼气末七氟烷浓度稳定10min后,行气管插管。下一例患者呼气末七氟烷浓度根据Dixon序贯法确定。结果 C组气管插管呼气末七氟烷ED50为4.90%,95%可信区间为(4.75~5.05)%;F1组气管插管呼气末七氟烷ED50为3.13%,95%可信区间为(2.93~3.33)%;F2组气管插管呼气末七氟烷ED50为1.53%,95%可信区间为(1.40~1.66)%;F1组、F2组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与C组比分别减少了36.12%、68.78%。结论瑞芬太尼剂量依赖性减少老年患者未用肌松药气管插管七氟烷呼气末浓度。
邱飞梅吴捷王敏
关键词:瑞芬太尼气管插管
新形势下麻醉科医师医患纠纷的防范被引量:5
2014年
麻醉师是现代医疗行业中风险最高的职业之一,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的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医患纠纷官司逐年增加,其中手术麻醉导致的纠纷占有较大比重。文章就麻醉科医师如何防范医患纠纷进行了探讨。采取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医师的医德医风教育;提高麻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加责任感,制定合理的医疗工作相关管理制度;认真详细的书写麻醉记录等等。医师只有从多方面加强教育,才能有效的防范麻醉科医患纠纷。
卢珺邱飞梅
关键词:麻醉科医师医患纠纷
加强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加强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麻醉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按照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的常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给予加强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气管插管时、切皮后、停药时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术后血压异常、寒颤、低氧血症、缺血性心脏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和停药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气管插管时收缩压为(136.92±19.57)mmHg,舒张压为(84.57±12.39)mmHg,切皮后收缩压为(126.93±16.68)mmHg,舒张压为(78.43±11.76)mmH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56、4.98、5.14、5.83,均 P <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时心率为(74.46±11.28)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25,P <0.05);观察组术后血压异常8例,寒颤2例,低氧血症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44%,对照组术后血压异常15例,寒颤4例,低氧血症5例,缺血性心脏病2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7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4.58,P <0.0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有助于减少老年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心率的波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邱飞梅卢君
关键词: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
瑞芬太尼预注射抑制上肢手术止血带反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预注射瑞芬太尼对上肢手术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上肢肘部以下手术行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1组、R2组、C组,每组30例。神经阻滞完成后,R1组预注射瑞芬太尼0.6μg/kg(注射速度为0.55μg/s),R2组、C组预注射等速度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8min后R1组、R2组均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C组持续注射等速度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记录麻醉前(T1)、臂丛阻滞后5min(T2)、预注射后(T3)、上止血带后15min(T4)、60min(T5)以及术毕时(T6)的BP、HR,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持续监测使用瑞芬太尼期间RR、SpO2最低值、呼吸暂停时间。结果持续输注后RR、SpO2,R1组明显高于R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1组、R2组患者T3~T5时点MAP、HR较T1~T2时点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2更为明显;R1、R2组VAS评分在T4、T5时点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射0.6μg/kg(注射速度为0.55μg/s)瑞芬太尼可以明显减弱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产生的呼吸抑制,且可以抑制上肢手术止血带反应。
邱飞梅潘继品吴捷胡四平
关键词:预注射瑞芬太尼臂丛阻滞手外科手术止血带反应
全麻联合超声引导TAP对腹腔镜肾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对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将本院7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全麻法,观察组在全麻的基础上联合TAP阻滞。分析两组镇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住院时间、不同时间内的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缩短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联合超声引导TAP在腹腔镜肾切除术的麻醉效果优良,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延长镇痛持续时间,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洪丽邱飞梅
关键词:腹腔镜肾切除术腹横肌平面阻滞全身麻醉
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罗哌卡因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在基层县级医院迅速推广普及。随着外科医生的手术熟练度快速提高,LC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且该类手术有多个接台的习惯,故特别适用于快通道麻醉…。由于其使用的是起效快、苏醒快等短效类麻醉药,如丙泊酚、瑞芬太尼等,因此在停药后患者较易出现术后疼痛,而术后疼痛是导致苏醒期躁动的重要因素㈦。本文旨在研究盐酸吗啡缓释片用于快通道麻醉LC的多模式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潘继品王敏邱飞梅商剑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盐酸吗啡缓释片多模式镇痛罗哌卡因快通道麻醉手术时间
左旋布比卡因对老年人膀胱镜检查的麻醉效果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在老年膀胱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择期行膀胱镜检查的老年患者80例,ASAⅠ~Ⅲ级,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以0.5%左旋布比卡因8mg与脑脊液配制为2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B组以0.5%布比卡因8mg与脑脊液配制为2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记录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感觉、运动阻滞消退的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的程度,记录麻醉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提供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在老年病人膀胱镜检查中完全可以替代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下的麻醉,且安全、效果可靠。
邱飞梅
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膀胱镜老年人
静脉输注5%葡萄糖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意义
2017年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5%葡萄糖注射液对无痛肠镜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无痛肠镜患者随机分为0.9%氯化钠200ml(C)组、5%葡萄糖100ml(P)组和5%葡萄糖50ml(D)组,每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进行结肠镜检查,C组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P组静脉输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100m1.D组静脉输注5%葡萄糖注射液50ml+0.9%氯化钠注射液150ml,测定患者输液前和术毕时的血糖浓度,观察停用丙泊酚至患者苏醒的时间、丙泊酚的用药总量与肠镜操作时间。结果输液前血糖、肠镜操作时间与丙泊酚用药总量三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毕时血糖C组明显低于P组和D组,D组明显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苏醒时间C组比P组和D组明显延长,D组明显长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脉输注5%葡萄糖液100ml能有效防治无痛肠镜患者低血糖的发生,避免麻醉苏醒时间的延长,且方法经济易行,不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邱飞梅卢珺周敏
关键词:无痛肠镜苏醒时间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对母婴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作为一种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麻对母亲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择期剖宫产产妇50例。按麻醉用药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R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K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记录两组产妇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记录两组新生儿1、5min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娩出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R组产妇血流动力学较K组更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组产妇术后苏醒更迅速、更彻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与氯胺酮相比,产妇血压、心率较平稳,术后苏醒较快,且对新生儿Apgar评分影响较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卢珺邱飞梅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氯胺酮剖宫产全麻母婴APGA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